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1篇 |
免费 | 123篇 |
国内免费 | 14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8篇 |
废物处理 | 267篇 |
环保管理 | 162篇 |
综合类 | 912篇 |
基础理论 | 27篇 |
污染及防治 | 193篇 |
评价与监测 | 21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66篇 |
2022年 | 72篇 |
2021年 | 98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就影响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裂解装置废碱液氧化反应的因素,在实验室小试规模试验的基础上,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着重分析了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在对现有装置工艺不做大的改动的前提下,提出了装置的技术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492.
1 报废氯气钢瓶简况 有2只1 t液氯钢瓶和2只0.5 t液氯钢瓶位于靠近厂区300 m左右的供应站院内,离供应站办公楼区100 m,1 t液氯钢瓶在底层直接着地,地面潮湿,0.5 t液氯钢瓶叠在大瓶上,接触地面部分占瓶表面20%,出口阀及安全易熔塞锈蚀严重. 相似文献
493.
对废家电所含的污染物种类进行了统计,对其可能对环境和人类产生的污染和危害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对这些污染物的污染防治要领和综合利用途径,进一步提醒人们要对废家电的资源和污染两重性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94.
495.
核电站废离子交换树脂微波干燥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核电站产生的废树脂,大多数采用暂存或水泥固化方法,但水泥固化增容比达4.8~5.2。桶内干燥工艺以其工艺简单,减容比大等优点,已在国外核电站得到应用。微波干燥具有由内向外的干燥特点。据报道,微波干燥废树脂的减容比可达5。用微波作为热源,在桶内干燥条件下对核电厂产生的废树脂开展了可行性研究。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初始含水率50%左右的树脂,干燥后的含水率均小于10%,减容比为1.5~2。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干燥废树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96.
497.
“无废城市”建设可以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对于在城市整体层面实现碳减排十分必要,且二者在目标和路径上具有协同性,应协同推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然而,目前我国“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存在融合度不足、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固废处理处置排放偏高以及相关碳排放理论与方法不完善等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的关系和协同推进的问题,估算“无废城市”建设产生的碳减排效益和潜力,识别“无废城市”建设中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的发展目标以及政策建议,为切实发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98.
机动车维修行业产生的废矿物油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08类危险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的危险特性.近年来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因机动车维修保养产生的废矿物油数量显著上升,环境监管压力逐渐增大,环境风险逐渐突显.通过统计和分析南京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废矿物油产生及收集转移现状,分析了目前在机动车维修行业废矿物油的环境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环保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99.
500.
“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协同推进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在城市层面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以来,部分省份和有关区域也在积极探索省域和跨区域层面“无废城市”建设。为了提高固体废物治理水平,最终实现“无废社会”,迫切需要在国家战略高度系统研究点线面协同推进策略,推动“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从不同维度有序开展。为此,本文梳理了首批“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成效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对城市层面“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短板进行了分析。对标“无废社会”终极目标,提出应从城市、省域、区域三个层面协同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并提出了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策略,最后提出了将“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目标纳入《“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修订《循环经济促进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循环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