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480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81篇
综合类   737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01.
电子废物拆解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新污染物,对拆解场地土壤环境易造成污染。本文识别了电子废物拆解场地新污染物的种类,分析了场地土壤中新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综述了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土壤中新污染物研究和风险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2.
为研究建筑职业风险和新冠疫情风险下的统计生命价值(VOSL),以成都市建筑从业者为对象采集数据,基于生存分析处理删失数据的特性,运用二分式条件价值法(CVM)和Kaplan-Meier法测算不同背景下的VOSL,运用COX回归对VOSL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建筑从业者在职业风险和新冠疫情风险下的VOSL分别为429.472,459.079万元,生命价值评估具有情境依赖性且存在“引导悖论”;2种风险背景下受访者学历、月收入及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均会增强支付意愿,而安全满意程度的提高则会降低支付意愿;职业风险下影响支付意愿的关键因素为安全设备保障满意程度、重视程度和学历,新冠疫情风险下影响支付意愿的关键因素为卫生安全重视程度、学历和月收入。  相似文献   
903.
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来思考和分析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将会进一步廓清我们对这条道路的认识,从而更自觉地在实践中探索它、发展它.本文对此进行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904.
烟草特异性亚硝胺N’-亚硝基新烟草碱(NAT)和N’-亚硝基假木贼碱(NAB)不仅在所有烟草制品和烟草烟雾中广泛存在,还存在于大气颗粒物中,表明这2类污染物存在不可避免的暴露风险。NAT和NAB被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活化是发挥其致癌活性的重要前提,但到目前为止反应机理细节尚未被系统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系统揭示了NAT和NAB代谢的α-羟基化致癌路径,明确了反应的机理细节及能量关系。计算表明,P450催化的NAT和NABα-羟基化路径主要包括:(1)氢夺取反应(能垒为12.7~21.6 kcal·mol-1),形成放热但不稳定的Cα自由基中间体;(2)无能垒的羟基转移反应,形成剧烈放热的α-羟基化中间体;(3)α-羟基化中间体的自发分解反应(能垒为14.1~20.1 kcal·mol-1),产生最终有致癌潜力的重氮氢氧化代谢物。进一步比较发现,NAT 2-羟基化和6-羟基化路径都是其代谢的潜在致癌路径,而NAB的2’-羟基化路径是其主要致癌路径。此外,尽管NAT和NAB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后者的致癌活性可能要略高于前者。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理解NAT和NAB的代谢活化机制,并有助于识别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合理评估这2种亚硝胺污染物暴露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05.
宏蛋白质组学:探索环境微生态系统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蛋白质组学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概念和研究技术,虽然现在已经开展的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很少,但是在特殊极端环境中功能基因表达、特殊功能蛋白质的开发、生态元素循环等研究领域,宏蛋白质组学已经初步展示了其强大的功能.通过介绍并对比宏蛋白质组学常用研究技术和策略的优劣,发现在进行宏蛋白质组研究时,要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选取合适的研究技术和策略,才能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宏蛋白质组学已经在少数生态环境的功能研究中取得了成功,也必将在深入认识环境微生物群落功能、新环境标志物发现和环境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6.
栗婧  蔡忠杰  赵伟  秦永莹  马珊 《安全》2023,(12):55-60
为适应国家“双一流”建设对安全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解决“安全生产与消防法律法规”课程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基于OBE理论,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指标为引领,采用ADDIE模型构建案例驱动模式的安全生产与消防法律法规课程教学体系,根据“知—思—行”策略设计案例驱动模式的运行方式,并以成果评价为手段,持续改进教学模式,最后以危险化学品法规的讲授展示课程实践过程和教学成果。结果表明:设计的案例驱动模式在“安全生产与消防法律法规”课程中应用效果良好。该模式可为新工科背景下课程融合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具体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07.
过去的2019年,中国经济巨轮无惧风雨,破浪前行,实现了新跨越,站上了新起点。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2020年,突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随即又在全世界爆发,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08.
了解和认识百年来中国气候发生的变化、引起其变化的驱动因素以及未来的可能变化,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本文综合评估了观测到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实、中国气候变化的驱动力、中国未来气候变化预估三大方面,分析了气候变暖的趋势、水循环以及降水和冰川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生物化学循环、海洋和土地覆盖变化及其气候效应以及未来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等最新科学进展。在中国百年温度趋势、气候系统多气候指标变化特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中的人类活动作用以及气候系统模拟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可以看到中国气候变暖趋势持续、大气二氧化碳等长寿命温室气体浓度继续增长、人为强迫影响了多种气候要素在强度和频率的变化,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增加。本文最后提出未来中国气候变化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问题,包括:中国气候变化中的城市化效应、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在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气溶胶-云-降雨相互作用的机理、大范围土地利用变化(如大规模生态恢复工程)的气候效应,以及云辐射反馈、海洋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气候-碳循环反馈等过程对气候模拟不确定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909.
黄承芳  李宁  张正涛 《灾害学》2020,(4):210-214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了模拟疫情后经济恢复期内的动态变化过程,预估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部门间影响的差异化,该文结合疫情对经济冲击的特点和超额生产能力的参数引入,调整ARIO模型(Adaptive 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对疫情后经济恢复发展进行模拟预估。结果显示:①基于官方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GDP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了验证,预估结果与实际统计资料相比,误差范围低于一个百分点,故该模型是有效的,误差可接受;②超额生产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短期内经济的快速恢复和经济总损失的降低,到2020年底,更高的超额生产能力下总体经济恢复91%,较生产能力不变提高了5%,且在两种生产能力约束范围的恢复期内总经济损失约为12%~20%;③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是受疫情经济影响最为严重的两个部门,经济产出总损失约为24.4%和36.2%,产业部门间经济影响的波及传导作用,导致初期经济产出稳定的第一产业和信息技术业、金融业在恢复期内经济损失分别约为15.6%、17.4%和18.9%。随着未来各季度经济统计数据的公布,期待本研究能进一步验证模型结果同时调整参数设置,以更加全面且准确的认识新冠肺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0.
UPLC-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新烟碱类杀虫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样经离心后,采用直接进样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中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试验表明,该方法在20.0 ng/L~2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2.9 ng/L~8.4 ng/L,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1.2% ~109%,测定6次结果的RSD为4.1% ~13.9%,基质效应不明显.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