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39篇 |
免费 | 1291篇 |
国内免费 | 100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495篇 |
废物处理 | 157篇 |
环保管理 | 1084篇 |
综合类 | 4154篇 |
基础理论 | 373篇 |
污染及防治 | 600篇 |
评价与监测 | 139篇 |
社会与环境 | 122篇 |
灾害及防治 | 7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6篇 |
2023年 | 409篇 |
2022年 | 437篇 |
2021年 | 507篇 |
2020年 | 343篇 |
2019年 | 415篇 |
2018年 | 295篇 |
2017年 | 360篇 |
2016年 | 366篇 |
2015年 | 383篇 |
2014年 | 587篇 |
2013年 | 410篇 |
2012年 | 546篇 |
2011年 | 459篇 |
2010年 | 425篇 |
2009年 | 390篇 |
2008年 | 414篇 |
2007年 | 407篇 |
2006年 | 346篇 |
2005年 | 284篇 |
2004年 | 206篇 |
2003年 | 192篇 |
2002年 | 212篇 |
2001年 | 190篇 |
2000年 | 125篇 |
1999年 | 128篇 |
1998年 | 111篇 |
1997年 | 119篇 |
1996年 | 107篇 |
1995年 | 109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71.
侧流化学磷回收强化生物除磷的模拟预测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强化污水中生物除磷作用,本研究通过模拟预测与实验室试验验证了厌氧上清液侧流化学磷沉淀与回收对强化生物除磷的促进作用.模拟预测与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P=37.5工况下,当侧流比增加至30%时,通过化学磷沉淀(调节pH>9.0)可使出水中TP浓度从碳源抑制时的<6.0 mg·L-1(以P计)下降至≤1.0 mg·L-1(以P计),同时可回收进水中P负荷的64%.经验证与校正后的TUD数学模型模拟预测有着与试验结果近乎一致的效果.因此,数学模拟技术完全有可能取代中间试验过程而直接将小试结果放大至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2.
173.
电子产品虚拟试验评估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虚拟试验技术在电子产品评估鉴定中的应用方法。首先论述了虚拟试验技术产生的背景及其技术优势。然后结合国外的研究状况,重点对电子产品虚拟试验评估技术的基本流程和涉及的关键技术作了总结和归纳。最后,指出虚拟试验技术在电子产品评估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4.
环境试验技术实施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环境试验技术实施的全过程,重点阐述了有关标准、设备、人员、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指出实际工作中易忽视的情况,针对持续时间较长的气候性环境试验项目,提出了试验间隔确认经验值,最后对各因素影响试验结果的程度做了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5.
为研究特厚煤层分层开采过程中已采工作面上覆围岩破坏高度,以老虎台矿83002已采工作面为例,分别采用EH-4物理探测、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等多种手段进行分析论证。EH-4探测确定了垮落带和裂隙带位于油页岩层内,高阻区位于绿色页岩和砂砾岩的交界面,F1断层处出现离层空间,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对该结果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综合确定了覆岩破坏高度为400~485 m,为累计采高的6.3~7.5倍。研究成果可对下一分层83003工作面的安全开采进行指导,为类似条件矿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6.
为科学有效地论证多种方式组合的冷却屏蔽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人体表面温度控制的效果,需要对冷却系统及人体敏感部位发热量进行客观评估。通过对5名健康男性的高温测试,探究人体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体表温度的变化,得出胸部、背部及额头为热量最高部位,并构建以“人体-降温屏蔽服-外界环境”为主体的冷却系统数值模型,对不同环境中的屏蔽服冷却效果展开研究,分析穿戴冷却屏蔽服时人体躯干部分的温度分布及影响。结果表明:在屏蔽服中靠近胸部、背部部位引入相变材料和风扇,均可帮助人体降低体温,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7.
在低NOx浓度条件下开展甲苯和异戊二烯复合体系的烟雾箱模拟实验,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的在线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PTR-TOF-MS)实时监测混合体系中反应物与产物的浓度变化情况,探究人为源与天然源交汇过程中, 自然源挥发性有机物 (BVOCs)对人为挥发性有机物(AVOCs)化学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戊二烯与甲苯竞争OH自由基,从而抑制了甲苯的化学降解,该竞争反应开始得越早,抑制效果越显著.研究还发现异戊二烯会增强甲苯RO2降解途径产物的产量,生成更多1,4不饱和-二羰基化合物(如丁烯二醛和甲基丁烯二醛)与二羰基化合物(如乙二醛和甲基乙二醛),其中甲基丁烯二醛增量最高可达38.6%.此外,异戊二烯快速氧化生成的RO2自由基碳数更少,可能与甲苯氧化生成的RO2自由基发生了快速的交叉反应,有利于甲苯RO自由基的生成及裂解,最终导致甲苯RO2途径裂解产物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