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17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579篇
基础理论   143篇
污染及防治   96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杨宁  李飞  杨志敏  曹威  苑宝玲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1):4770-4778
研究了维生素B12(VB12)催化纳米零价铁(nFe0)仿生还原降解工业级全辛磺酸(PFOS).结果表明,VB12催化nFe0不仅能够降解支链PFOS,而且也能够同时降解直链PFOS,这是首次报道直链PFOS的仿生还原降解.PFOS降解过程可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模拟,且升高温度有利于PFOS的还原降解去除和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定性分析表明,PFOS仿生降解产物包括4种全磺酸类(全碳链长度为C4~C7)、9种全羧酸类(全碳链长度为C2~C7、C10、C11和C13)和5种多代酸类(即H-全己酸、H-全庚酸、H-全辛酸、H2-全辛酸和H-全辛磺酸)化合物.全磺酸类和全羧酸类化合物首次在VB12仿生催化降解PFOS的产物之中检出,其中全十一烷酸(C10)、全十二烷酸(C11)和全十四烷酸(C13)等长链化合物第一次在降解PFOS过程中被发现.在降解样中检出的H-全烷烃(链长为C2~C7、C10、C11和C13)是否是PFOS的仿生降解产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相似文献   
242.
目的 研究两种橡胶O型圈在总压为25 MPa,CO2体积分数为5%,温度为120 ℃,液相介质Cl?质量浓度为7000 mg/L的高温高压高含CO2工况下的密封可靠性。方法 通过高温高压釜模拟井下实际工况,采用自研橡胶O型圈密封装置实现试样的承压状态,以物理性能、腐蚀形貌和抗渗透性能为考察指标,对两种橡胶O型圈的耐蚀性能和密封性能进行测试评价。结果 硅橡胶O型圈在承压状态下腐蚀后,拉伸强度由18.1 MPa下降为13.4 MPa,拉断伸长率由172.8%下降为151.9%。AFLAS橡胶O型圈在承压状态下腐蚀后,拉伸强度由21 MPa下降为14.6 MPa,拉断伸长率由277%下降为212.3%,硬度从84HA下降为75.5HA,表面破损严重。两种橡胶O型圈抗渗透性能随压差增大、温度上升而减弱。结论 承压状态下,两种橡胶O型圈性能衰减程度低于自由状态,硅橡胶O型圈在承压状态下表现出更好的密封可靠性。  相似文献   
243.
榴莲壳粉-聚偏氟乙烯复合膜对次甲基蓝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溶解-相转化法制备榴莲壳粉-聚偏乙烯(PVDF)复合膜吸附剂,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榴莲壳粉/PVDF质量比、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和吸附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的最佳条件为:榴莲壳粉/PVDF质量比为0.75∶1,溶液pH值为7,吸附剂用量为0.4 g,吸附时间为90 min。吸附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方程,吸附剂经5次重复使用,对次甲基蓝去除率为81.25%。  相似文献   
244.
选取广西桂南地区地下热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氢氧同位素及锶同位素研究手段,对研究区内地下热水中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热水中含量变化范围为0.01~17.93mg/L,其中43%地下水样品中含量超过饮用水骨症临界值1.5mg/L,高地下热水的主要水化学类型为Na-HCO3型,水体中含量与温度呈明显正相关性;地下热水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研究区地下热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同时受一定程度蒸发浓缩及水-岩作用影响,地下热水锶同位素特征显示,研究区地下热水水化学组成明显受长石、云母等铝硅酸盐风化及碳酸盐岩溶解影响;对地下热水水化学开展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热水系统中影响迁移释放的主要因素为萤石的溶解与沉淀过程。  相似文献   
245.
羟基镧改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对氟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羟基镧改性D101树脂复合吸附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复合吸附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水溶液中离子(F~-)进行吸附研究,探讨了该复合吸附剂对F~-的吸附特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含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在25℃、F~-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吸附剂量为0.4 g/L、溶液pH=5时,F~-吸附量最大,为24.45 mg/g;复合吸附剂对F~-的吸附动力学数据遵循拟二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整个吸附反应为多级控制过程;复合吸附剂对F~-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在10℃、25℃和35℃下,吉布斯自由能(ΔGo)均小于0,焓变(ΔHo)大于0,熵变(ΔSo)大于0,表明该吸附反应为自发吸热熵增过程。采用羟基镧改性D101树脂复合吸附剂可以有效去除实际含废水中的化物,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46.
采用铝酸钠沉淀法去除失效磷酸基化学抛光液中的铝杂质,并对溶液再生利用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和氢酸加入量与理论值的比均为1.2(即n(氢氧化钠):n(Al~(3+)):2:1、n(氢酸):n(Al~(3+))=28:5)的条件下,采用二步法过滤后,抛光液中磷酸质量分数大于50%,磷酸回收率为79.5%,Al~(3+)去除率为97.1%,剩余Al~(3+)质量分数为0.05%.滤渣经处理后成为新的有价物质,滤液在补加磷酸和其他有效成分后可再生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247.
采用2,4-二硝基苯为柱前衍生试剂,建立测定三七中三七素含量的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Luna-C18柱(4.6×250mm,5μm)、乙腈和HAc-Na Ac为流动相(17∶83),检测波长360nm,柱温40℃,20μL进样,在0.40μg/m L—1.2mg/m L浓度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三七素含量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123.5×103c+136.7,R=0.9987,RSD=1.5%,三七幼苗叶中三七素含量最高。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选择性好,可用于植物、药物和食品中三七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48.
应用改进的BCR法分级提取了硫酸生产过程水洗和酸洗流程中沸腾炉渣、沉灰渣和外排综合渣的形态,分析了3种硫酸废渣中总与各形态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的t检验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沉灰渣总与酸交换态含量最高,外排综合渣次之,沸腾炉渣最少。相关分析显示,2种流程中总与酸交换态(水洗r=0.950,酸洗r=0.829),总与残渣态(水洗r=0.982,酸洗r=0.958),酸交换态与残渣态(水洗r=0.877,酸洗r=0.708),可氧化态与易还原态(水洗r=0.780,酸洗r=0.672)显著相关,表明它们相互间可转化。经t检验,2种流程中,残渣态可经酸交换或氧化还原反应被活化,总与各形态,可氧化态与易还原态能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4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事项。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严重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典型植物对环境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监测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循环中子活化对苔藓中的可萃取有机、总以及全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50.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Fe,N,F-TiO2膜和Co,N,F-TiO2膜的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模型污染物,探讨了制备两种膜的最佳煅烧温度、镀膜层数和铁/钴掺杂量。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400℃,镀膜层数4层,Fe/Ti=0.05%,Co/Ti=0.02%时,得到的Fe,N,F-TiO2膜和Co,N,F-TiO2膜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高。其中Fe,N,F-TiO2膜的光催化活性要略优于Co,N,F-TiO2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