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76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545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13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屠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中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预曝调节-接触氧化-气浮工艺进行处理。当进水COD浓度为980~1200mg/L时,出水COD浓度可降至76.1~104mg/L,优于国家《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二级标准,此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适应于间歇性生产和季节性生产的屠宰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72.
通过沉淀和溶解两方面的实验数据,应用PHREEQC程序模拟了砷酸钙在不同CO2分压条件下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发现环境中的CO2可使砷酸钙盐在酸度较高(pH大于8.3)的条件下发生不一致溶解,使其溶解度升高;CO2分压越大,砷酸钙盐发生不一致溶解的酸度越低;CO2主要影响3∶2和5∶3的砷酸钙盐,而对4∶2砷酸钙盐的影响较小。这对不同类型砷酸钙盐废物的处置是否应考虑CO2的因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3.
好氧颗粒污泥在生物强化除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近年来好氧颗粒污泥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结构特征,并从生物除磷、反硝化除磷和沉淀作用三方面对好氧颗粒污泥除磷现象进行探讨。旨在为好氧颗粒污泥在生物强化除磷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74.
沉淀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痕量活性磷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可与磷钼蓝(phosphomolybdenum blue,PMB)生成水难溶的PMB-CTAB离子缔合物沉淀,从而分离富集水溶液中的PMB。该沉淀易溶于硫酸乙醇溶液,溶液在700 nm有强吸收,基于此建立了沉淀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痕量活性磷酸盐的新方法。对溶剂酸度、试剂用量、反应时间与温度等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并考察了盐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MB可被CTAB有效地定量沉淀;盐度在15~45范围内,对测定结果无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以盐度为35的人工海水为基底,做空白加P标实验,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0~8.00μg/L,平均回收率为95.0%,方法检测限为0.10μg/L。对实际海水中痕量活性磷酸盐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4%~7.1%,与广泛采用的MAGIC法比较,置信度为99%时结果无显著差异。新方法具有消耗试样体积少、测定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5.
76.
77.
以碳酸镁为吸附剂,在镉离子初始浓度为0~6 mmol/L,初始pH值为4和7的条件下,研究了碳酸镁与镉离子的吸附与沉淀作用。结果表明,由于碳酸镁的溶解及与体系中氢离子的中和,碳酸镁—镉体系的最终pH值为10.4左右;体系的平衡pH值随着镉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体系中镉的平衡浓度随着初始镉离子浓度的增加缓慢上升;碳酸镁对镉的吸附等温线为折线型,不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型,符合伪二阶吸附动力学模型。结合碳酸镁吸附镉前后固相表征的结果,说明碳酸镁与镉离子的作用机制随着镉离子浓度的增加,从离子交换发展为离子交换和表面配位反应并存,最后表现为表面沉淀。  相似文献   
78.
T酸一次洗水初步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印  柏承志 《化工环保》1998,18(5):263-266
采用重氮化-偶合-混凝沉淀和重氮化-混凝沉淀两种方法对T酸一次洗水的初步处理进步了研究。T酸一次洗水经两种方法处理后,COD去除率分别为61.3%、50.5%,色度去除率分别为74.6%、71%。  相似文献   
79.
混凝沉淀-高级氧化联合处理垃圾转运站污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污水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有机污染负荷高、具有强烈恶臭、色度高等显著特点,已成为城市重要的点源污染。为有效消减转运站污水有机负荷,探讨了混凝沉淀-高级氧化联合使用的物化处理方法,考察了联合处理过程中双氧水/亚铁、亚铁投加量、酸化后pH值、混凝剂投加量、中和后pH值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小试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剂投加400 mg/L,亚铁0.06 mol/L,酸化后pH为3,双氧水/亚铁=4∶1,中和后pH为7.5的条件下,污水COD消减量达到60%以上,色度去除率98%,恶臭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80.
混凝-Fenton试剂氧化工艺处理机械厂洗涤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厂机械洗涤废水,采用混凝-Fenton试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用聚铝(w(PAC)=5%)对废水进行絮凝沉淀,PAC最佳投加量为1.5 mL/L(废水),絮凝后的COD去除率为29.6%;芬顿试剂最佳操作条件为:n(H2O2)∶n(Fe2+)=5∶1,m(H2O2)∶m(COD)=2.5∶1,废水pH=5,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 h,经氧化后,COD的去除率为78.5%;经过混凝沉淀-芬顿氧化处理,COD的总去除率为84.9%,去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