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69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540篇
基础理论   421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中铁、锰对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栽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铁、锰含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土壤类型间甲烷排放量差异甚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中铁、锰通过对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及根膜形成的影响而影响甲烷的排放。  相似文献   
62.
农田土壤重金属镉(Cd)富集对农产品的危害极大,且不易去除。钙铝层状双氢氧化物(CaAl-LDH)为一类层状双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在土壤修复领域表现出高效、清洁、稳定的特点。选择典型五金加工企业周边Cd污染农田开展应用CaAl-LDH钝化土壤Cd大田试验,连续监测分析土壤Cd形态及稻米籽粒Cd含量的变化,探讨CaAl-LDH对农田Cd的钝化效果。结果显示,相比背景对照田块,施加CaAl-LDH田块土壤离子交换态Cd下降26.71%,残渣态Cd和铁锰结合态Cd分别升高18.49%、5.68%,稻米Cd含量下降68.42%。连续原位监测显示,CaAl-LDH应用于试验区Cd污染农田修复的第2年,稻米籽粒Cd含量降幅仍保持37%以上。  相似文献   
63.
Xα21基因导入水稻及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水稻愈伤组织为受体、质粒pCXK1301为Xα21基因供体,用农杆菌EHA105和PDS-1000/He基因枪转化受体,经Hyg浓度梯度筛选,获得一些转基因水稻植株,GUS检测、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报告基因(GUS)、选择标记基因(Hyg^r)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α21都已整合入转化水稻基因组中,Southern杂分析显示了Xα21基因在转化水稻基因组中整合的拷贝数。田间接菌鉴定表现抗白叶枯病。  相似文献   
64.
施用钢渣对水稻土硅素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钢渣种植水稻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钢渣使土壤pH升高,土壤水溶态硅和无定形硅的含量下降,活性硅及有效硅含量上升,水稻植株含硅量增加.除水溶态硅外,上述影响均随钢渣用量增加或粒度变细而增强.  相似文献   
65.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有机肥施用量的过多或过少均使水稻产量下降,化肥的施用也有相似的影响;有机肥与氮肥、磷肥、钾肥只有施用量在适宜的范围内,交互作用较大,产量最高.提出了延边地区水稻获得稳产、高产的施肥体系.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水稻土对Cu2+的吸附反应动力学,并考察了p H和磷酸根2个因素对Cu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土对Cu2+的吸附反应速率可明显分为快、慢2个阶段,快速阶段主要是Cu2+结合在高亲和力位点,而慢速阶段则是结合在低亲和力位点。提高溶液p H可促进水稻土对Cu2+的吸附,降低溶液p H则将抑制Cu2+的吸附,这主要是因为p H可通过改变水稻土表面电荷的性质以及溶液Cu2+的形态来影响吸附反应。提高离子强度,将降低低p H条件下Cu2+的吸附量,而对高p H条件下Cu2+的吸附量影响较小,这表明水稻土对Cu2+存在很大比例的专性吸附。溶液中磷酸根的存在,可促进水稻土对Cu2+的吸附。本文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对认识Cu2+在水稻土中的土壤环境行为及其污染控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7.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考察不同钝化材料对农田Cd轻度污染水稻修复效果及稻麦轮作后第二年水稻修复后效.结果表明,在轻度Cd污染农田中,各钝化材料处理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水稻籽粒中Cd含量.其中,在钝化材料施用当季和稻麦轮作后第二季水稻中修复效果最好的处理为中量纳米材料处理和石灰配施中量纳米材料处理,这两种处理...  相似文献   
68.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生物稻壳粉、生物稻草粉2种生物有机除草剂对水田杂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种生物有机除草剂对水田杂草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效,其中生物稻壳粉防效最好、经济效益最高,生物稻草粉防效和经济效益次之。该试验研究为生产有机水稻提供了新的除草方法。  相似文献   
69.
1993年6月上中旬,浙江温岭市牧屿镇北侧200百多亩水稻陆续发生枯焦现象,估计稻谷损失30000多公斤,折合人民币35000元,涉及40多户农户。6月中旬,农民多次要求附近的5家铸造厂赔偿损失,而该厂五之不理。6月25日,镇政府根据水稻枯焦症状以及铸造厂周围水稻常被氟污染的情况,召集双方进行调解磋商,决定由附近的5家铸造厂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厂方认为此决定不合理;第一,全镇共有铸造厂38家,他们仅仅是其中的5家;第二,6月上旬,少数农民曾几次在田边焚烧电缆线,焚烧的黑烟也可能会引起水稻枯焦。温岭市环境监测站接到申诉后,7月6日…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以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人工改变秧田微气候条件,提早中稻播期为突破口,辅之以提早移栽期和间种优质懦稻等系列配套技术措施,促成了前季中稻的早熟、高产、早收,同时又为后季再生稻创造了必要的时间和温光条件,从而使水稻单产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