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69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540篇
基础理论   421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骆房增 《生态环境》2004,13(3):442-443
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步骤,连平县自2002年推广应用水稻控释BB肥一次性施肥技术,实现了“省工、省肥、增产、高效、低污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含硅熔渣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含硅熔渣对水稻养分的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不同类型的含硅熔渣,可提高水稻中硅和磷的含量,降低根系、茎叶和籽粒中的氮、钾含量,增加水稻对氮、磷、钾、硅的总吸收量。不同含硅熔渣的增产效果差异较大,增产最显著的是铁渣和黄磷炉渣,分别比对照增产43.4%和31.6%,施用含硅熔渣的各处理比对照平均增产19.1%,各处理间的产量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扩散方程、Elovich方程和多项式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水稻生长期内水稻对N、P、K、Si的吸收过程,尤以多项式方程拟合最佳。  相似文献   
993.
糯稻和非糯稻蜡质基因的新STS分子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前人公布的糯性水稻蜡质基因全序列测定结果的分析,根据糯性水稻与非糯性水稻蜡质基因序列位点的差异,设计了两个基于PCR扩增反应的可特异识别糯性水稻的显性和共显性STS分子标记;同时在前人公布的非糯性水稻蜡质基因的不同类型(Wxa和Wxb)的全序列比对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两种基因型特定的差异位点,设计了两个基于PCR扩增反应用于特异识别这两种Wx基因的显性STS分子标记,并用新建立的标记对相应的水稻基因型进行了检测.图2表2参10  相似文献   
994.
杂草对不同水稻品种化感作用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高脚子粳稻、DV86、HG1和扬稻6号4个水稻品种和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单栽或与杂草共栽时,水稻叶片水浸提液对稻田主要杂草稗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正常单栽条件下,高脚子粳稻抗稗草的化感潜力显著大于:HG1和DV86,三者的化感潜力均显著大于非化感品种扬稻6号。不同水稻品种与杂草共栽时,其化感作用均由不同程度的变化,HG1在与稗草共栽时,对稗草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显著大于高脚子粳稻;DV86在与鸭舌草共栽时,对稗草幼苗的生长抑制最强。研究表明不同杂草对不同水稻品种的杂草化感作用的诱导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5.
水稻不同时期吸收的氮素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水稻不同时期吸收的氮素在其体内的行为,作者利用^15NH^4+和^15NO3^-双标记,对Indica水稻亚种(品种Hinohikari)进行水培,在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开花期施用,将培养液卢州)20mg/L的NH4NO3换成相同质量浓度的^15TH4NO3或NH4^15NO3;部分水稻在一周后收获,其他分别在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开花期、成熟期收获。植株分成根系、地上部的底部、地上部的顶部、旗叶和穗部,对各自的全氮、^15N进行测定,计算植物的总吸收量。从施用量、植株总吸收量以及三部分总和的植株氮残存量的比较来研究氮素在两种水稻亚种中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各个时期的^15NH4NO3或NH4^15NO3处理下水稻的N吸收总量上没有差别,但1周后收获的^15NH4-N处理的水稻中^15N的含量比^15NO3-N要高得多,直到成熟期收获的水稻都有同样的结果,这意味着各个时期吸收的NH4-N和NO3-N有着不同的损失量,吸收的NO3-N比NH4-N要损失得多。水稻叶片的氮素损失可能以N2O和NH3的形式。不同氮肥形态的处理下转移到穗部的氮素的量和来源也不相同,在NH4^15NO3的处理中穗部的^15N主要来自地上部的底部,而在^15NH4NO3的处理中穗部的^15N主要来自分蘖期吸收的^15N,少量来自成熟期并且^15N主要来自植株的各个部分。  相似文献   
996.
磷胁迫对水稻基因型根系形态及吸收铁锰铜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缺磷胁迫下4种水稻基因型(90-90—1、金23A、90-68-1、CDR22)的根系形态变化情况及其吸收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的影响。结果表明,(1)磷胁迫下,每个基因型在磷胁迫下其根系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如根长、根冠比均呈增加趋势,并且根表有红棕色铁氧化物膜包被。(2)磷胁迫下根系形态的变化影响了水稻对生长介质中铁、锰、铜、锌的吸收:正常水稻植株中铁、锰、锌的含量高于磷胁迫植株,其中磷营养状况对水稻吸收铁、锰影响最明显;而磷营养状况对水稻植株铜含量的影响与铁、锰、锌正好相反,且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997.
根据上海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土壤的要求,从资源化利用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的角度出发,将堆置多年的垃圾堆肥应用于土壤改良.为了研究在此过程中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我们设置了不同的垃圾堆肥施用量:0、7.5、15、22.5kgm^-2.在其上分别种植了大叶醉鱼草和紫菀,经过1个完整的生长季节,研究土壤中7种重金属含量的变化:Pb、zn、Cu、Cd、Cr、Hg和As.结果表明,垃圾堆肥对土壤的环境质量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垃圾堆肥施用剂量的增加,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也随之增加,但在本实验的垃圾堆肥用量下,重金属的含量指标均符合国家三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且大部分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重金属在水稻土中的分布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内,对20~40cm土层影响较小,没有出现重金属下渗问题.植物的生长量指标为确定垃圾堆肥的施用剂量提供了1个有效的参数,结果表明上海地区水稻土对垃圾堆肥的最大负荷量为15kg/m^2。  相似文献   
998.
控释肥料推广施用的意义与措施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郑惠典 《生态环境》2003,12(3):376-378
讨论了控释肥料推广施用的意义,总结了广东省控释肥料试验示范的效果,并对今后推广施用控释肥料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9.
抗水稻主要真菌病害的H50的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田土壤中筛选到一株编号为H50的链霉菌,表现了对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稻瘟病病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其次生代谢产物对病菌菌丝有断裂,扭曲,缢缩等有效致畸效应。根据菌株形态特征,细胞壁化学成分,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该菌株为: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图3表2参7  相似文献   
1000.
水稻磷效率差异的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磷效率差异显著的IR71379—2B—10—2—3-1(磷低效型)、IR7133l-2B-2-1(中间型)及IR74(磷高效型)3个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它们对磷的吸收效率、运输效率及植株体内磷的利用效率,进而研究了其对低磷胁迫的根系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机制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水稻磷效率的高低是由基因型对磷的吸收效率,运输效率及利用效率综合作用的结果.磷高效基因型IR74和磷效率表现为中间型的IR71331-2B-2-1具有高的磷吸收效率.旺盛的根系生长,高的根系活力,Km、Cmin小,Imax大及相对酸性磷酸酯酶(APase)活性高等是水稻对磷高效吸收的特征.但品种不同特征也有别,本试验中的IR74对磷高的吸收效率主要是由于根系生长旺盛,根系吸收面积大所致,而IR71331-2B-2-1高的磷吸收效率则主要缘于根系活力强,Imax大.低磷胁迫下,叶片中核糖核酸酶的活性也大大升高,约是对照的10~15倍,但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图2表6参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