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94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232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71.
简单介绍了炼油碱渣废水的来源及特点,综述了近年来炼油碱渣废水中硫化物的去除技术(包括沉淀技术、氧化技术、生物技术、超声波技术、电化学技术等)的研究进展。结合各技术的特点分析指出:以催化氧化为核心,以高效、经济、条件缓和为主要目标的组合工艺的优化与集成以及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是炼油碱渣废水中硫化物去除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72.
针对炼油废水缺乏碱度而硝化效能受限问题,以CO_2曝气处理后的改性碱渣废水为碱度补充剂,按一定配比加入炼油废水好氧阶段以强化硝化效能。实验结果表明:经流量为1 L/min的CO_2连续曝气处理5 h后,碱渣废水p H可降至7.2~7.8,钙元素质量浓度可降低90.65%,并去除了部分汞、砷等有毒重金属;将该改性碱渣废水以1∶99的体积比加入炼油废水并进行生化处理,COD去除率可达90.2%;相较于未补充碱渣的炼油废水,出水ρ(NO3--N)提高25%~30%,硝化细菌菌群密度增加52%,污泥絮体形态结构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73.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碱渣中挥发性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碱渣中有机硫化物及无机硫化物。本法具有操作简单、卫生、分析速度快、定性定量准确,不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等优点,可在其它炼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4.
多元催化氧化技术实现了常温常压下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催化氧化反应所产生的大量羟基自由基(·OH)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与不能或很难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都可以发生快速的链式反应,无选择地将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物开环断链,氧化成简单的有机物、CO2和H2O。采用多元催化氧化装置处理石化碱渣废水,原水CODCr在4285~42,300mg/L之间,经催化氧化处理后,CODCr降至2000mg/L以下,出水水质稳定,为生化处理出水CODCr达标排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375.
《安全与健康》2006,(8):25-25
  相似文献   
376.
吴博任 《环境》2003,(6):42-43
汽车产生的污染使大气环境不堪重负,石油短缺的危机又日益紧迫,汽车工业一直在寻找着清洁燃料作为汽车的新能源。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醇类和氢,作为汽车的清洁燃料,陆续出现。  相似文献   
377.
韩素芹 《安全》2002,23(5):33-33
当前,不少加油站点、金银手饰加工点及家庭室内存在用塑料桶灌装汽油的现象,须知这一做法是极不安全的,稍不小心就会引起火灾事故。塑料桶的电阻率一般都比较高,如聚氯乙稀的电阻率就在1012~1026欧·厘米之间,很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据试验,人提着塑料桶随便走动,桶  相似文献   
378.
孙锌  张鹏  赵明楠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8):3059-3065
本研究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依据ISO 14040和ISO 14044等国际标准,通过中国某汽车生产企业的实地调研,核算了汽油发动机的累积能源需求(CED)、全球增温潜势(GWP 100 a)、酸化潜势(AP)、光化学氧化剂形成潜势(POCP)和富营养化潜势(EP)这5个方面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的环境影响指标中,均是使用阶段的贡献最大,占贡献总量的48%~94%;其次是原材料的获取阶段,原材料的获取阶段对于AP与EP的贡献大于44%,而对于其他类别的环境影响的贡献在9%~27%之间;生产阶段对各种环境影响的贡献小于8%.本研究辨识了汽油发动机全生命周期重大环境影响过程和关键贡献因素,为绿色发动机的设计研发及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79.
周杰 《化工环保》2016,36(2):221-225
合成了3种N-甲基吡咯烷酮离子液体([HNMP]FeCl4,[HNMP]CuCl2,[HNMP]ZnCl3),并将其用于模拟汽油(噻吩溶于正辛烷,硫含量1381μg/g)中噻吩的萃取脱除。考察了[HNMP]FeCl4的深度脱硫和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30℃下3种离子液体脱硫能力的强弱顺序为[HNMP]FeCl4[HNMP]CuCl2[HNMP]ZnCl3;在[HNMP]FeCl4与模拟汽油的体积比为1∶1、FeCl3与[HNMP]Cl的摩尔比为1、萃取时间为60min的优化条件下,单程脱硫率为70.7%,经4级萃取后模拟汽油中的硫含量降至61μg/g、总脱硫率为95.6%;利用真空加热法对[HNMP]FeCl4进行再生,[HNMP]FeCl4使用5次后脱硫率从70.7%降至59.5%,仍保持较好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380.
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甲醇汽油的毒性研究进展。从甲醇和汽油没有协同效应入手,将重点导向甲醇的毒性研究。从甲醇的毒性机理入手指出甲醇毒性存在物种差异,人对甲醇毒性敏感。收集了大量基础信息指出甲醇的急性毒作用带窄,急性中毒后果严重,易造成失明或死亡。国内外实验结果显示甲醇没有显著的慢性毒性,同时明确了各国对于甲醇的危害分类。结论指出甲醇的危害在于急性毒性,汽油的危害在于慢性毒性,发展甲醇汽油应注意规范操作、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