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222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水中色度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针对目视比色法色度测定不足之处,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改进.(1)在天然水的测定中,研究了以往的380nm作最大吸收波长测吸光度方法的问题.寻找到最佳波长455nm,吸收池5cm测定天然水吸光度A.(2)在5~400℃测定温度对吸光度无影响,溶液浊度、pH值对吸光度测定的影响呈线性关系.(3)在工业废水的测定中,先扫描出其最大吸收波长,以仪器检测限吸光度0.010为稀释终点.改进废水稀释倍数法.  相似文献   
32.
生化需氧量测定中接种液的制备和稀释倍数的确定是2个关键的步骤,本文提出一种可行的制备接种液的方法,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一种稀释倍数计算方法,适合在实际分析中使用。  相似文献   
33.
《化工环保》2008,28(6)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碱性、高盐浓度、高有机物含量的环氧树脂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中和、膜滤;(2)膜蒸馏;(3)蒸发浓缩;(4)结晶。该方法解决了高含盐碱性废水难以用传统生物处理法处理的问题(高盐高碱条件下生物菌难以存活),技术先进,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  相似文献   
34.
针对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处置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开发了污泥一体化强化渗滤浓缩自然干化与消化新工艺反应器,并进行了城市水厂污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为0.8 kg VSS/(m3·d)、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为8.3 d、污泥停留时间为120 d的条件下,污泥有机物去除率可达到44.4%,排泥含水率达到79.1%,污泥消化与浓缩过程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渗滤液须抽回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相似文献   
35.
预浓缩与GC-MS联用分析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预浓缩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了垃圾填埋场几种恶臭气体的分析方法。该法用SUMMA罐采集垃圾填埋场臭气,经预浓缩系统冷凝浓缩后,用GC-MS分析测定。几种臭气的检出限均低于3.0×10-3mg/m3,经6次重复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该法已用于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臭气的采样分析。该法的应用增强了西安市对臭气的监测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36.
37.
污泥浓缩作为污泥处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开发高效的污泥浓缩工艺对于降低污泥含水率、提高脱水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脱水能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MBR污泥浓度高、污泥粒径小、污泥沉降性能较差等特点,故采用传统的重力浓缩和机械浓缩技术很难有效实现污泥浓缩。因此,尝试采用气浮浓缩技术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可行性。从气浮浓缩的中试结果来看,较适宜运行参数为:固体负荷为15 kg/(m2·h),水力负荷为1.5 m3/(m2·h),回流比为1,PAM投配率2‰(w/w干固体),溶气压力为0.4 MPa,气固比为0.03。经过中试设备进行气浮浓缩后,污泥含水率降低至96%左右。此外,还研究了采用气液多相泵系统对剩余污泥的浓缩效率,结果显示,该设备的使用相对于传统溶气气浮工艺,其优点表现在占地小、工程造价低以及运行成本低等方面。  相似文献   
38.
4段式平板膜处理污泥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段式平板膜处理污泥及中水回用工艺是根据次临界通量的原理设计运行的.在中试装置运行25 d的过程中,发现污泥浓度逐级提升,在进泥浓度为3 g/L左右时,出泥平均可达35 g/L;同时发现,膜出水COD和氨氮浓度均在工艺运行18d内分别保持在50 mg/L和10 mg/L;最后,研究发现,从第1段到第4段过程中,污泥的粒径逐渐减少,而污泥的粘度和毛细脱水时间是逐渐增大的.  相似文献   
39.
李维  杨永哲 《环境工程学报》2014,8(9):3743-3748
根据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产生的富磷剩余污泥含有硝化细菌和生产废水含有高浓度氨氮的特点,将生产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内源电子受体),并将获得的内源电子受体利用在富磷剩余污泥浓缩过程,同步实现内源电子受体反硝化及其抑制富磷剩余污泥释磷行为。结果表明,将富磷剩余污泥(excess activated sludge,EAS。EAS1是在好氧方式下添加,EAS2是在缺氧方式下添加)与生产废水(reject water)按4种比例(Ⅰ、生产废水∶EAS1∶EAS2=15%∶85%∶0%;Ⅱ、生产废水∶EAS1∶EAS2=15%∶80%∶5%;Ⅲ、生产废水∶EAS1∶EAS2=15%∶75%∶10%;Ⅳ、生产废水∶EAS1∶EAS2=15%∶65%∶20%)混合曝气用于产生内源电子受体时,最佳硝化时间均为12 h,可将液相中的氨氮分别由初始的(113.16±0.85)mg/L、(117.18±4.39)mg/L、(129.48±4.85)mg/L及(142.53±0)mg/L降至(0.74±0.41)mg/L、(0.45±0.15)mg/L、(0.41±0.15)mg/L及(0.38±0.08)mg/L;同时,硝酸盐氮分别由初始的(7.48±7.91)mg/L、(12.87±5.81)mg/L、(12.87±5.81)mg/L及(13.55±6.18)mg/L升为(128.37±11.03)mg/L、(141.43±12.71)mg/L、(148.01±14.84)mg/L及(146.22±7.53)mg/L。内源电子受体可将重力浓缩过程中释磷量分别削减85%、63%、64%及83%,同时使得由生产废水回流引起的氨氮积累量分别减少89.25%、69.93%、74.31%及85.40%。在整个内源电子受体产生及其应用于抑制污泥释磷阶段,TN去除率分别为39.59%、44.54%、51.86%及57.33%。上述内源电子受体胁迫条件下的浓缩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由重力浓缩释磷引起的磷积累量,且可同步实现减少由生产废水回流引起的氨氮积累量。  相似文献   
40.
第一次去黄山市徽州区唐模古村采风,给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今年4月上旬,我和几位影友在拍摄黄山油菜花时,走进了仰慕已久的黄山市徽州区的唐模古村落。据史料记载,唐模村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