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安全科学   126篇
废物处理   86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609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108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以高有机硫北宿烟煤为研究对象,在对石灰石中各组分进行固硫试验的基础上,对固硫能力较强的CaCO3,Na2CO3和K2CO3在不同温度,不同固硫剂用量条件下进行了固硫试验研究,并利用改进的自动测硫仪对CaCO3,NaCO3和K2CO3作固硫剂时固硫型煤的硫析出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2.
用双层PRB技术处理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设计了双层结构可渗透反应屏障(PRB),对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原位处理的可行性进行实验研究.其中,第一反应器主要填充了零价铁,对复杂的不可生物降解和难生物降解的卤代烃等有机物进行分解;第二反应器主要填充了释氧剂(ORC),对有机物进行彻底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第一反应器后BOD5 COD值由0 32升高至0 75,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和80%;ORC反应器最大释氧量为7 64mg·L-1.采用双层PRB结构治理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3.
化学解耦联剂对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的减量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合建式曝气沉淀池模拟装置,将3,3′,4′,5 四氯水杨酰苯胺(TCS)作为代谢解耦联剂添加到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工艺中.连续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每g固体悬浮物中含量为0 5mg时,TCS是一种有效的化学解耦联剂,可降低剩余污泥产量约30%.在60d的运行期间,活性污泥工艺的COD去除效率和污泥的沉降性能未见有明显影响,但出水氨氮及总氮浓度升高,污泥的SOUR值相应增加.镜检发现,添加解耦联剂运行60d后,污泥中的丝状菌增多,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减少,且活性也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可以应用TCS来降低活性污泥工艺中的剩余污泥产量,但对污泥的种群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4.
滑坡灾害孕育-激发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降雨造成的地下水与斜城岩土体之间的复杂作用--水-岩相互作用不仅是滑城灾害的主要激发因素,它的滑坡孕育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滑城激发有关的突隙水压力效应的滑城临界降雨量、地下水富集斜坡的稳定性评价、水-力耦合及地下水对岩石的软化效应等方面.孕育过程在滑城研究中居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以流-固耦合等理论为基础对岩体进行时效变形预测,对于斜坡研究中居于重要的,但是,由于大多数滑城的孕育都是在近地表的侵蚀性地球化学环境中进行的,与深埋地下空间的开挖问题存在明显区别.作为水-岩相互作用主要类型之一的水-岩化学作用是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深入开展滑城灾害孕育过程中的水-岩化学作用研究不仅对斜城维护、加固及滑城预报是重要的,而且可以促进水-力双重耦合、水-热-力及水-热-力-化学多重耦合等复杂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5.
为解决煤层注水降抑尘技术中水分易流失,开采时注水抑尘效果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既能增加煤层保水率又能改善煤层脆性的抑尘方法:研制出以海藻酸钠(SA)为基质的成胶型抑尘剂,并开展比表面积试验、氮气吸附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和产尘率试验,研究表面活性剂、黏度及注射压力对成胶型抑尘剂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有利于煤层润湿,但对抑尘效果影响较小;抑尘剂黏度增大有利于保水,可使保水时间由10 h提升至30 h,但会导致材料难以进入煤层内部;注射压力对于抑尘剂的抑尘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当煤层注射压力较小时,抑尘剂难以快速渗入煤的内部孔隙中,随着压力的增大,抑尘剂逐渐渗入煤孔隙中。当注射压力升至3 MPa后,抑尘效果不再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产尘率由4%降低至2.3%,相对降幅达50%,有效降低了产尘。  相似文献   
176.
作物根际沉积碳输入而引起的根际激发效应,对农田土壤碳排放通量和碳平衡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由于频繁的干湿交替,土壤CO2和CH4排放以及根际激发效应明显有别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因此,明确稻田生态系统干湿交替过程中水稻根际激发效应的方向与强度,对于减缓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13C-CO2连续标记法,结合盆栽试验,研究干湿交替和持续淹水条件下,水稻生长以及根际激发效应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持续淹水处理,干湿交替处理使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以及根冠比显著提高,并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持续淹水条件下,13CO213CH4排放通量随水稻生长由10.2 μg·(kg·h)-1和2.8 μg·(kg·h)-1(63 d)增加到16.0 μg·(kg·h)-1和3.2 μg·(kg·h)-1(75 d).而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经过12 d的落干处理13CO213CH4排放通量分别降低了57.5%和88.1%.持续淹水条件下,CO2和CH4的根际激发效应表现为正激发效应,而且随水稻的生长而增加.而干湿交替处理下,经过12 d的落干处理,CO2和CH4的根际激发效应分别由0.29 mg·(kg·h)-1和12.3 μg·(kg·h)-1(63 d)降低到-0.39 mg·(kg·h)-1和0.07 μg·(kg·h)-1(75 d).因此,干湿交替处理,能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和降低CH4的累计排放量.合理地田间水分管理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7.
在处理含硅有机废气的过程中,由于分解产物覆盖贵金属催化剂活性位点,从而导致催化剂失活。若开发预处理剂,安装在贵金属催化剂前端,可吸附、锚固Si物种,从而保护后端贵金属催化剂,延长VOCs催化剂寿命。本研究利用浸渍后涂覆制备预处理剂,并对样品的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延长贵金属使用寿命50%以上。  相似文献   
178.
提出了环境舱法测试美缝剂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释放量的方法,对市场常见的美缝剂产品的TVOC进行了测试,并研究了美缝剂的TVOC释放规律和主要污染物.同时对美缝剂的甲醛释放量进行了测试.通过对16种环氧树脂美缝剂产品的数据分析显示,美缝剂产品的甲醛释放量风险较低;75%的产品在第7天的TVOC释放量可达到500μg·m-3以下.但个别产品在28 d时仍有明显的VOC释放,显示其具有长期缓慢释放的特点.美缝剂释放的主要污染物为苯甲醛与苯甲醇,个别产品检出有甲苯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9.
过氧化钙在环境修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氧化钙(CaO2)作为一种兼具释氧性和氧化性的材料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环境修复中.本文综述了过氧化钙近年来在环境修复应用中的最新进展.从释氧剂和氧化剂两个角度出发,总结了过氧化钙在底泥、土壤、地下水等环境介质修复中的研究进展,概括了过氧化钙纳米改性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过氧化钙环境修复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0.
正2014年7月30日来自美国EPA科学协调与政策办公室(OSCP)的一个研究小组表示,美国EPA用于估计化学物质暴露的高通量工具适合用于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级。该研究小组在参加《联邦杀虫剂、杀真菌剂和杀鼠剂法》(FIFRA)科学顾问小组的一次关于与用于估计化学品暴露的新高通量方法相关的科学问题的会议上,重点讨论了ExpoCast——一项旨在开发基于人类暴露潜力筛查化学物质的高通量工具的环保署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