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65篇
安全科学   94篇
废物处理   64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414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135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等离子体热解废弃轮胎的产物包括可燃气、固体产物两部分,本文利用工业分析、元素分析、SEM扫描、XPS表面分析、NMR分析等手段考察了等离子体热解固体产物的特性,并与轮胎工业用碳黑做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废轮胎等离子体热解固体产物可作为热解碳黑进行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82.
《环境工程》2015,33(1):117-119
为了解以医疗废物为原料的木酢液制备特性和木酢液的成分,采用磁化热解装置进行调制试验,收集了热解冷凝液,并采用GC-MS对冷凝液的成分进行了分析。检测出有机酸、酚、醛、酮、酯等38种有机成分,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主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医疗废物磁化热解冷凝液中的成分种类与木酢液十分接近,特别是乙酸(18.48%)与苯酚(5.15%)的含量较高,证明了依靠磁化空气热解医疗废物制备木酢液的可行性。而两者之间存在的成分差异对其功用的影响则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83.
随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要求逐步提高,热解气化工艺作为焚烧的有效补充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国内热解气化设施统计数据不足及应用现状不明的问题,通过网络报道、政府采购网和PPP项目数据库,对2010—2017年含"热解"和"气化"关键词的项目进行检索,对相关项目的地区分布、数量及运行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技术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共检索到项目69个,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已开展的热解气化项目中工艺类型以气化—二燃室工艺为主,70%分布在西南省份,72%的项目处理规模不超过50吨/日,项目开展数量自2016年开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4.
油墨污泥热解实验及能量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云  王居  顾萍  朱阁  刘石明  郭利民  肖波 《环境工程》2019,37(7):166-171
油墨污泥作为危险废物,实现其低成本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处置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油墨污泥在500~900℃内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了油墨污泥热解产物的特性,并分析了其低成本处理处置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实验用油墨污泥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高达60. 43%,热解后干污泥减容率可达55%~62%。含水率约80%的污泥经干燥、热解后,固体减容率达到90%,且固体残渣浸出毒性小,可安全填埋。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气体产率增加,热解残渣产率减小,在500℃时气体、热解残渣产率分别为21. 7%、48. 5%,900℃时分别为44. 3%、37. 4%; 600℃时焦油产率最高,达到30. 5%。根据800℃下热解结果进行了能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焦油和气体燃烧产生的能量可满足含水率65%的污泥干燥和热解所需,从而实现污泥热解过程的能量自给。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碳基体微观结构对材料整体性能的影响。方法用酚醛浸渍-碳化、中温煤沥青浸渍-碳化、甲烷为碳源前驱体,经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得到不同碳基体C/C复合材料。采用偏光显微镜对C/C复合材料不同碳基体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采用XRD和Raman光谱对C/C复合材料的树脂碳基体、沥青碳基体和热解碳基体的微晶尺寸进行表征,以玻璃碳作为参比样品,通过纳米压痕测试不同碳基体试样的弹性模量和硬度。结果碳基体为热解碳和沥青碳的石墨微晶缺陷少,完整度较好,石墨化程度高。玻璃碳和树脂碳基体中石墨微晶排列紊乱,有序度低,石墨化程度低。酚醛浸渍-碳化得到的树脂碳的微晶尺寸Lc最小,为1.69 nm,弹性模量和硬度最大,分别为(23.17±0.54) GPa和(3.26±0.10) GPa;光滑层热解碳和粗糙层热解碳的弹性模量和硬度次之;沥青碳的微晶尺寸最大,Lc为9.36nm,而弹性模量和硬度最小,分别为(12.53±2.29) GPa和(0.72±0.14) GPa。结论不同碳基体的C/C复合材料中,碳基体的石墨化度越高,微晶尺寸越大,各向异性越显著,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硬度越低。  相似文献   
86.
该文通过热重分析法研究无烟煤、褐煤和焦煤3种煤化程度不同的煤和小球藻在单独热解、两者混合热解时的热解特性,以及两者在不同掺混比情况下在热解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煤在单独热解时,热解失重量随煤阶的提高而降低,热解起始温度随煤阶升高而升高。(2)煤和小球藻混合热解的协同作用随着煤阶的提高而降低,低阶煤和小球藻的共热解在300~500℃内表现出明显协同作用。超出该温度区间小球藻会阻碍煤的热解,其中对焦煤的影响最严重。  相似文献   
87.
以含油污泥热解残渣为原料,在充分考察其组成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复合固化剂(水泥和粉煤灰的混合物)及液态黏结剂,制备路基材料,考察了影响路基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热解残渣的主要组分为SiO2、Al2O3、CaO和SO3,与传统路基材料较为相似;热解残渣的pH、矿物油含量和铜、镉、铅等重金属含量均满足《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2018)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在复合固化剂配比(水泥与粉煤灰质量比)为3∶2、复合固化剂与热解残渣质量比为3∶2、液态黏结剂加入量(m(液态黏结剂)∶m(复合固化剂和热解残渣))为0.15~0.20、养护龄期为7 d的条件下,所制得的路基材料抗压强度达到最佳,为2.77 MPa。  相似文献   
88.
以城市垃圾焚烧后的残渣为研究对象 ,着重地介绍城市垃圾焚烧炉中灰渣的形成、结构、组成等基本性质 ,同时借鉴燃煤技术初步探讨了城市垃圾焚烧过程中结渣的形成。对垃圾焚烧炉的正常运行提供科学的保证 ,对残渣的管理及综合利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FeCI3存在时六六六热解生成PCDD/Fs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明辉  包志成 《环境化学》1995,14(3):179-186
在开管体系中,于280℃时研究了六六六无效体在Fe,FeCI3存在时的热解,以及影响热解产物中PCDD/Fs生成量的因素。PCDD/Fs的生成主要取决于FeCI3,而Fe的存在并不增加体系中PCDD/Fs的生成量。在封管体系中,研究结果表明,PCDD/Fs的生成量随FeCI3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温度影响最大。实验还表明,氯苯、氯酚对PCDD/Fs的生成起决定作用。在250-28  相似文献   
90.
包志成  丁香兰 《环境化学》1993,12(4):281-287
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分析的基础上,对以六六六为原料生产多氯苯的两种工艺的产品及废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伴随多氯苯的生成,尚有多种氯化物产生。在水解生产工艺中,产品和废渣中有微量PCDDs和PCDFs,但产品中还有少量PCBs。在热解工艺中,废渣内发现大量的PCBs,PCDDs和PCDFs,最毒的异构体,2,3,7,8-TCDD含量高达24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