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29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2006年3月30-4月1日,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举办了“全疆污染源监测技术暨上岗证培训班”。本次培训班是自1997年以来环境监测系统举办规模最大、组织最完善的一次。来自全疆各地、州、市环境监测站的93名监测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由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授课。培训内容包括污染源废气、噪声、汽车尾气等监测技术的理沧、现场操作实习等。通过此次培训,规范了污染源监测人员的监测行为,全面提高了污染源监测人员的监测技能,对保证监测数据的合法有效性及为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提供重要依据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2.
贺华 《干旱环境监测》2006,20(3):F0004-F0004
2006年6月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特大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演习在乌鲁木齐石化化肥厂进行。新疆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自治区公安厅、公安消防局、自治区环境保护局等9月厅局900余人参加了此次演习,全区60多家单位派人员观摩了演习。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应急监测室组织6名业务骨干携带应急监测仪器、出动应急监测车参加了演习。  相似文献   
23.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6):F0002-F0002
以研讨现代环境监测在今天以及今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发展方向和趋势为主旨的“现代环境监测”论坛,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倡导和江苏省环保厅、南京市环保局大力支持下,由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和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主办,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市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编辑部承办于2005年11月10日-11日在南京落下帷幕。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大学、辽宁、河南、山东省及上海、天津、大连、广州环境监测中心站等30余个环境监测站、17个科研机构、10所大学院校及部分企业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24.
从2005年3月份起,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有效地服务环境管理,服务于经济建设,在“南京市环境保护网”上开通了环境监测委托业务,客户可在网上委托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治理设施运行效果监测、ISO14000论证监测、标志产品论证监测、污染纠纷仲裁监测等。同时还可为客户提供网上业务咨询、网上下载委托书并告之收费标准。此举将进一步方便客户,  相似文献   
25.
2005年6月28日,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举行了建站3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国家环保总局、辽宁省环保局、沈阳市政府、沈阳市环保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辽宁省环境监测站、长春市等12家省外重点城市环境监测站、大连等12家省内城市环境监测站、东北制药集团等20家企事业单位、沈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等7家市环保直属单位分别来人来电表示了祝贺。  相似文献   
26.
27.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4):F0004-F0004
值此《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创刊二十周年之际,谨向贵刊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贵刊越办越好,越办越辉煌,知名度越来越高,为环境监测发展贡献越来越大!长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相似文献   
28.
谷超 《干旱环境监测》2006,20(4):236-236
2006年7月,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召开的全国酸雨普查工作总结会议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由于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在2002-2005年全国酸雨普查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酸雨普查工作先进单位。同时被评为先进单位的还有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奎屯市环境监测站。  相似文献   
29.
广州站成立于1974年,是全国最早的重点环境监测站之一。在岗职工逾300人,专业技术人员169人,高级工程师30人,具有总值达四千多万的各类监测仪器设备和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30.
《环境科技》2007,20(5):F0002-F0002
盐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于1978年,在政府、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建有2200m。的环境监测大楼,拥有环境监测人员68名,其中高级工程师9名,工程师23名。配备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傅利叶红外分析仪、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等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监测仪器,建立了突发性环境事故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