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380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区域环境规划专家系统设计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隽  王红瑞 《环境保护》1994,(12):37-39
环境专家系统是环境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专家系统的发展过程,论述了环境专家系统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环境规划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2.
讨论了环境规划中区域社会-经济-环境模型建立的原则,提出了适合非定态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因子的预测方法,并给出了江苏靖江“十一五”期间环境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3.
安步以当车     
现代社会,汽车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家庭,给能源、环境、交通等各方面带来挑战。其实,只要时间充足,路程适宜,人们不妨“安步以当车”,既为减排低碳作贡献,又可锻炼身体、修心养性,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84.
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进步三方面构建乡镇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并引入“可持续发展度”、“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制约度”,对瓜洲镇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对限制瓜洲镇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规划基准年(2006年)瓜洲镇的可持续发展度为0.759,处于较强可持续发展阶段;影响瓜洲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于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治理方面(占36.75%),其次为经济结构方面(占25.65%),接着为发展支持(占24.21%)、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占9.42%)、生活质量(占2.62%)、经济效益(占1.34%)。  相似文献   
85.
SWOT分析方法在城镇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热点课题,城镇环境规划对于中国的城镇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的环境规划分析方法大多是对环境现状的直观描述和简单归纳总结,缺少定量的分析,因此。需要全新的分析方法的引入。本文运用综合评判法、矩阵分析、四半维平面坐标、强度梯度等数学手段,将SWOT分析方法引入环境规划领域,构成了一个适合于环境规划决策过程中应用的系统和定量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某城镇的环境规划实例,深入探讨了在城镇环境规划中如何引入SWOT分析这一重要方法,并成功得出了该镇环境规划的方向和对策,为其他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6.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使得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成为可能。以多光谱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SPOT5为主要数据源,以RS图像处理,解译分类和GIS空间分析为主要技术,结合DEM、其他社会经济自然地理数据和实地调查等的辅助分析方法,进行番禺区土地利用二级分类,为研究土地利用和环境规划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7.
Contamination of aquatic ecosystems with heavy metals has been receiving increased worldwid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armful e ects on human health and other organisms in the environment. Most of the studies dealing with toxic e ects of metals deal with single metal species, while the aquatic organisms are typically exposed to mixtures of metals. Hence, in order to provide data supporting the usefulness of freshwater fish as indicator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t has been propo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bioaccumulation and depuration of chromium in the selected organs of freshwater fingerlings Cirrhinus mrigala, individually and in binary solutions with nick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idney is a target organ for chromium accumulation, which implies that it is also the “critical” organ for toxic symptoms. The results further show that accumulation of nickel in all the tissues of C. mrigala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hromium. In addition, the metal accumulations of the binary mixtures of chromium and nickel are substantial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individual metals, indicating synergis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wo metals. Theoretically the simplest explanation for an additive joint action of toxicants in a mixture is that they act in a qualitatively similar way. The observed data suggest that C. mrigala could be suitable monitoring organisms to study the bioavailability of water-bound metals in freshwater habitats.  相似文献   
88.
"中意环保合作——环境污染事故损害评估与鉴定机制项目"国际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来自环境保护部政法司、科技司、环境规划院,清华大学,地方环保局及意大利环保部的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享了关于国内外环境污染损害评估、鉴定和诉讼的研究成果。对典型环境污染诉讼案例进行了剖析。与会代表就完善我国环境污染事故损害评估的相关法律体系、评估方法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89.
竹涛  赵文娟  李祥  马名烽 《环境工程》2016,34(12):73-77
为落实铜陵市环境总体规划中大气环境规划,首先,利用A值法计算铜陵市大气环境容量,得出各区域大气环境承载率;之后,采用CALPUFF模型对铜陵市气象、土地利用以及地形要素进行综合处理;最后,根据模型输出对受体点和市域面积结果并结合ARCGIS得出不同影响性划分结果,以划定铜陵市总体规划中大气红线,并对后续规划提出针对性建议。从铜陵市污染源影响区、污染物影响区以及受体影响区地理坐标及面积占比评价结果来看,以污染物年均浓度为基准,红线部分面积为234.07km~2,占比为19.49%。  相似文献   
90.
我国环境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孝民 《环境科学》1993,14(4):10-15
本文回顾了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指出在我国环境规划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分支.20年来经过了孕育时期和探索时期,“七五”期间得到较快的发展进入了发展时期。环境规划成为我国环境科学和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环境科学工作中发挥了先导作用。文章用大量实例总结了环境规划方法的进展,说明了随着环境规划的迅速发展,我国环境规划方法论也逐步得到完善和丰富,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文章最后展望了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环境规划未来发展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