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多溴联苯醚在中国的污染现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作为"新POPs"逐渐受到环境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综合评述了PBDEs在我国各种环境介质、生物体以及人体中的污染现状.研究分析表明,PBDEs在我国的污染尚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但在广东贵屿和浙江台州等电子垃圾拆解地PBDEs的污染较为严重.本文最后展望了我国PBDEs研究中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北黄海近岸海域21个典型区域采集了可构成3个营养级的6种生物样品,分别为海带、裙带菜、牡蛎、扇贝、海参和黑鱼.采用HPLC-MS/MS检测6种生物样品中双酚A(BPA)、辛基酚(0P)、壬基酚(NP)、2,4-二氯酚(2,4-DCP)、对叔丁基苯酚(PTBP)和对特辛基苯酚(POP)质量比,并进一步采用生物富集因子(BAF)和生物放大因子(TMF)评价了北黄海近岸海域生物体内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富集作用与放大能力.结果表明,北黄海近岸海域生物体中6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质量比范围为检出限(nd)~1 796.26 ng/g,其中2,4-二氯酚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效应,辛基酚和壬基酚具有潜在的生物富集效应,同时营养级越高,生物放大作用越明显.研究表明,海洋生物体对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富集能力随营养级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作为最主要的三大传统溴系阻燃剂(BFRs),多溴联苯醚(PBDEs)、六溴环十二烷(HBCD)、四溴双酚A(TBBPA)具有半挥发性、环境持久性和远距离传输性,目前在全球各种环境介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毒理学研究表明,PBDEs、HBCD、TBBPA均具有明显的生物毒性和致癌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本文简...  相似文献   
14.
新然 《化工环保》2005,25(1):76-77
日本Tsukuba大学材料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生物体低温有效气化催化剂。产生的无焦油气体可用于生产电能,也可作为合成气生产甲醇、二甲醚或液体燃料。  相似文献   
15.
张丽 《环境》2006,(7):100-101
福建莆田后海养殖生物体重金属含量分析表明;牡蛎的Cd含量超标,其他养殖场生物体均未超标,另外牡蛎的Cd、Cu、Zn含量比其他养殖生物体明显高,鲷、大黄鱼体内的凡含量都是消化器官、肌肉、鳃,但Pb、Zn含量是呼吸器官、消化器官。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外周血红细胞微核测试技术,通过分析鳝鱼外周血细胞的核异常率和微核率,研究多氯代甲烷的遗传毒性和生态安全性.结果表明:①96 h后,质量浓度为3 mg·L-,30 mg·L-1和300 mg·L-1的CCl4和CHCl3污染所产生的核异常率分别为:5.38%和4.26%,9.62%和6.50%,12.18%和9.54%,表明CCl4对细胞异常率的影响大于CHCl3对细胞核异常率的影响;②96 h后,质量浓度为3 mg·L-1,30 mg·L-1和300 mg·L-1的CCl4和CHCl3污染所产生的微核率分别为:0.64%和0.40%,0.94%和0.55%,1.31%和0.95%,说明CCl4对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大于CHCl3对细胞核微核率的影响.表明用微核测试的方法分析环境中的污染物对生物体危害的程度是一种最便捷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3年8月对辽东湾海域拖网采集的127个生物体样品石油烃含量测试结果,结合历史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区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评估生物体石油烃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调查海区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为2.76~41.81 mg·kg-1,平均为12.19mg·kg-1;整体石油烃含量具有软体腹足纲甲壳动物蟹类软体头足甲壳动物虾类鱼类,内脏组织高于肌肉组织的特点;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与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与水体石油烃含量不存在明显相关性;年际变化趋势分析显示2012年软体类和甲壳类生物体石油烃含量高于2007年和2013年,表明调查海域2012年以前存在明显的石油烃输入;与国内其他海域相比,调查海域生物体石油烃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建立了同时测定生物体中壬基酚、辛基酚、双酚A、对特辛基苯酚、2,4-二氯酚和对叔丁基苯酚6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方法。以CH2Cl2作为萃取剂,采用加速溶剂萃取和氨基固相萃取柱对样品进行提取和净化。LC-MS/MS分析选用Waters Symmetry-C18色谱柱,以CH3OH和0.2%NH3·H2O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模式下,采用选择性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6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回收率在67.0%~89.0%,相对标准偏差在4.3%~8.5%,方法检出限为(1.0~1.2)×10-9。5种生物样品检测结果表明:6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在各种生物体中检出率较高,含量在ND(未检出)~384×10-9。方法验证和实际样品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的优点,适用于海洋生物组织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应用定量构效关系及替代生物种间相关方法估算有机污染物的毒性进行了评述,结果表明,对以非反应性毒性机理起主导作用的大量不同的有机污染物,定量构效关系及替代生物种间相关方法预测毒性均非常成功,同时指出了所讨论了的每一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20.
徐靖 《环境教育》2007,(4):22-2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门新兴的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等各种生产活动中。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生物体中,使其生物性态或机能发生部分改变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