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383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124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681篇
基础理论   190篇
污染及防治   219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有机磺酸类化合物的络合萃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义燕  孙彦 《环境化学》1998,17(1):24-27
本文以三烷基胺为络合剂,正辛醇,煤油,氯仿,四氯化碳等为稀释剂,测定了络合萃取剂对于对甲基苯磺酸,磺基水杨酸稀溶液的相平衡分配系数,讨论了稀释剂,体系PH值和7301络合剂含量对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D值的影响,确定了形成的萃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92.
酸化—吹气—吸收法测定水及废水中的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志明  林大泉 《环境化学》1994,13(2):170-175
本文设计了硫化物测定的酸化-吹气-吸收装置,验证了装置对硫化的回收效果,对硫化物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对分析条件进行了最佳选择,建立了亚甲基监光度法测定硫化物的分析方法,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mgS^2-/l,线性范围为0.005-0.700mgS^2-/l,可应用于水和废水样品中微量硫化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3.
甲基异柳磷等四种农药的水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测定了甲基异柳磷、单甲脒、克草胺、嘧啶氧磷等四种农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条件下的水解速率、探讨了影响水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中性水溶液中,25℃时四种农药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甲基异柳磷270.8d,单甲脒6.5d,克草胺602.7d,嘧啶氧磷55.9d;当温度升至50℃时,四种农药的水解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为原来的2.0—10.8倍;改变pH亦会影响水解速率,甲基异柳磷和单甲脒均随pH增加水解大大加快;克草胺则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很稳定,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而嘧啶氧磷在酸碱条件下都不如在中性条件下稳定。  相似文献   
194.
痕量亚硝酸根的根谱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95.
叶钊  邱挺  潘海波 《环境化学》2003,22(6):578-581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TiO2醇凝胶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对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了讨论,并用XRD,FT-IR,BET和DRS对上述粉体进行表征.以光催化降解甲基橙为模型反应,结果表明,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所得的粒子比较,该工艺干燥的TiO2粉体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光催化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6.
通过富集培养,从空气中分离到一株脱色真菌,经初步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定名为ZH-1并研究了该菌株ZH-1对活性红ST-2BF脱色的条件,结果表明,其对活性红ST-2BF的最佳脱色条件为:pH=6.0、温度30℃、在此条件下运行40h脱色率达99.1%;探讨了碳源、氮源和接种量对其脱色率的影响;并对染料降解前后的紫外-可见光光谱进行了分析对比.图5参6  相似文献   
197.
白兰瓜果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优势病菌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引起白兰瓜贮藏期果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Fusarium lateritium Nees,Cephalothecium roseum,Aspergillus spp.,Penicillium spp.,Rhizopus stolonifer等5种引起白兰瓜果实腐烂的病原真菌,其中以F.lateritium Nees的危害最为严重,为优势菌,其次为C.roseum.而F.lateritium在pH6的Richard培养液中,置25℃黑暗静置培养14d后获得的培养滤液对白兰瓜种子胚根的抑制率最强.F.lateritium产生的毒素为非专化性毒素.表4参7  相似文献   
198.
碘酸钾氧化甲基绿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稀磷酸介质中痕量锡催化碘酸钾氧气甲基绿的褪色反应及动力学条件,建立了高灵敏度测定痕量锡的新催化光度法.方法的灵敏度为2.4×10-12g/mL,线性范围为0~0.12μg/L.用于人发、水样及矿石中痕量锡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9.
Hydrolytic degradation of the herbicide diclofop-methyl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multi-pH deionized water, natural aquatic systems and soil suspensions. Resulting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herbicide was stable in the acidic and neady neutral solutions for at least 15 d. The herbicide diclofop-methyl rapidly dissipated in the natural aquatic systems and soil suspensions with half-lives less than 4 d. Methyl-CD(partially methylated β-cyclodextdn) improved its hydrolytic degradation in the pH 8 deionized water and natural aquatic systems while humic acid inhibited its hydrolytic degradation at the same conditions. But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natural aquatic systems and soil suspensions increased its hydrolysis. Two catalysis mechanisms were introduced to describe the effects of cyclodextrin and organic matter on its hydrolytic metabolism. Though inorganic ions maybe improved its hydrolysis reaction in the natural aquatic systems, Fe^2 and Cu^2 did not form complexes with the herbicide and had poor influences on its hydrolytic degradation whether cyclodextrin was added or not.  相似文献   
200.
用内电解法预处理有机磷农药中间体甲基氯化物生产废水,结果表明是可行的,废水CODcr,有机磷,硫化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2.43%,60.62%,76.37%,出水的BOD5/CODcr由0.107上升至0.302,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验确定的操作条件为铁碳比铁碳比2、废水pH值5.5,反应温度>50℃,停留时间>7h,CaO用量20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