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2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1336篇
安全科学   297篇
废物处理   185篇
环保管理   303篇
综合类   3526篇
基础理论   698篇
污染及防治   616篇
评价与监测   299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51.
952.
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中敏感藻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敏感藻是指在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中对毒物响应的温差大、时间快、种类多、剂量低的特殊藻类.自然藻中是否存在敏感藻以及如何确定,是建立藻红外测试法的关键.为此,开展了敏感藻确定方法的探索性研究.试验用8种藻,重金属、有机毒物、农药各10种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 brevistriata)对重金属、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对有机毒物、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对除草剂和杀虫剂、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对杀菌剂的平均绝对温差分别为0.21℃、0.27℃、0.19~0.20℃、0.20℃,分别高出各自的总均温差0.07℃、0.15℃、0.07℃、0.08℃;4种藻的平均响应时间1.5~7.0min,较好响应药品的响应率≥80%;发光细菌对部分药品的灵敏度在0.07~50.0mg·L-1,而4种藻对相同药品的灵敏度在0.01~7.0mg·L-1.根据敏感藻定义和试验结果,确定短线脆杆藻、羊角月牙藻、纤细裸藻、水华鱼腥藻分别为重金属、有机毒物、除草剂和杀虫剂、杀菌剂的敏感藻.  相似文献   
953.
现代化萃取技术在当前的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应用广泛且深入,例如其中比较热门的快速溶剂萃取(ASE)技术就发挥了它巨大的价值作用,专门用于监测水环境中的某些固体物质污染物,属于典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文章将以我国水环境有机污染问题作为开题,主要探讨有机污染物的前处理技术应用现状,然后再深入到快速溶剂萃取ASE技术中,探讨其技术实践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95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会给环境和生态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还可以经由食物链逐级传播,对人类身体构成潜在危害。由于POPs具有高疏水亲脂性,可以在水体中进行较远距离的流动迁徙,因此在地表水、地下水中的POPs污染的浓度一般较低,如何去除低浓度的POPs水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文章论述了POPs的危害、分类,对现阶段能够有效处理水环境中低浓度POPs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5.
综合消费量、真实蒸气压和单物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等影响挥发性有机物(VOCs)光化学反应的关键因素,筛选10种大宗挥发性有机液体,对其载运工具、装载方式、装载环节VOCs排放和治理现状进行调研。结果显示,10种大宗挥发性有机液体整体以汽车装载为主,其次为船舶和火车,占比依次为53.6%、26.5%、19.8%;汽车装车基本建成油气回收,多数实现底部装载;火车装车油气回收较为普遍,但全部为上装,收集效率较低;装船建成油气回收设施较少。根据装载源项VOCs的治理现状、标准要求及减排潜力分析,提出我国当前装载环节VOCs减排策略:原油是目前装载环节重点管控物质,应加快各类装载方式油气回收进程;装载工具方面,应加快装船VOCs治理进度;治理措施方面,应重点加强VOCs收集效果的优化和监管。本研究可为我国石油石化领域装载环节的VOCs污染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6.
利用溶剂热合成法合成了氨基修饰的Fe/Cu-MOF-NH2,分别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UV-vis、EA等检测方法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将其用于RhB的光催化降解,考察了RhB的初始质量浓度、催化剂质量浓度和pH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性能;在合成Fe/CuMOF-NH2时,当含氨基配体与不含氨基配体的摩尔比为1∶1、RhB初始质量浓度为300 mg·L-1、催化剂质量浓度为1 mg·mL-1、pH为4.2时,光照4 h后,催化剂对RhB的去除率达到99.53%。活性物种淬灭实验结果表明,·OH、h+分别是Fe/Cu-MOF-NH2和Fe/Cu-MOF在催化降解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以上结果可为探究Fe/CuMOF-NH2光催化降解RhB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7.
珠江三角洲典型生态系统有机含硫气体地气交换通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珠江三角洲森林、稻田和城市草地和菜地为研究对象,运用静态箱法,测量土壤COS、DMS、CS2和DMDS通量,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含硫气体交换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和菜地交换速率最大,城市草地次之,森林土壤交换速率最小。森林土壤吸收COS,释放DMS,有凋落物土壤气体交换速率高于无凋落物土壤,CS2和DMDS源与汇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森林COS通量受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呼吸的共同影响;有水稻稻田吸收COS,无水稻稻田释放COS,有水稻稻田DMS释放速率显著高于无水稻稻田。干旱稻田土壤吸收COS,水淹土壤释放COS,但DMS、CS2和DMDS释放速率两者间无显著影响;城市草地吸收COS释放DMS,CS2和DMDS存在不确定性,有草土壤COS和DMS交换速率高于无草土壤,割草前后气体释放速率无显著变化;菜地释放VOSCs,其中DMDS占75%。  相似文献   
958.
以上海某餐厨垃圾处理厂半干法厌氧发酵工程为研究对象,对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同期的工程运行监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运行1年,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增加2倍,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增加95.88%,平均进料有机负荷(以挥发性固体计)从2.44 kg/(m3·d)降低至1.63 kg/(m3·d).采用全自动产甲烷...  相似文献   
959.
郑顺安  陈春  郑向群  李松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1):2053-2059
为了解再生水灌溉对砂质紫色土土壤有机碳、氮和磷的形态及其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比较了四川省彭州市灌溉年限分别为3a和8a的2个再生水灌溉区土壤中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和磷的分布及化学形态.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区土壤有机碳、氮和磷主要分布在>2mm和2mm的大粒径团聚体所占比例下降,向较小粒径转化;>0.25mm团聚体中有机碳和氮含量显著上升,在所有5个粒级的团聚体中磷素含量都有显著提高.再生水灌溉还有利于紫色土重颗粒态有机碳和颗粒态氮的形成,且灌溉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在除<0.053mm的其它4个粒级团聚体中,再生水灌溉区土壤中交换态磷及钙结合态磷比例上升,而铁铝结合态磷比例下降.综上,再生水灌溉有效的改善了砂质紫色土土壤的有机碳库、氮库和磷库,长期灌溉可以减少人工施肥量.  相似文献   
960.
2015年7月~2016年3月期间在广西玉林市3个空气监测点位共采集环境大气颗粒物PM_(10)样品218份,PM_(2.5)样品202份,利用多波段热/光碳分析仪分析其颗粒物中有机碳和(OC)和元素碳(EC)浓度水平、时空变化、污染特征及可能来源.结果表明,玉林市PM_(10)中OC和EC质量浓度分别为10.99μg·m~(-3)和5.11μg·m~(-3);PM_(2.5)中OC和EC质量浓度分别为7.51μg·m~(-3)和4.70μg·m~(-3).3个监测点位大气中PM_(10)和PM_(2.5)冬季的OC和EC浓度水平均高于其他季节,PM_(10)、PM_(2.5)中OC和EC的相关性较好,R2分别为0.58和0.60(P均小于0.01).应用最小OC/EC比值法对二次有机碳(SOC)含量进行了估算,冬季大气PM_(10)和PM_(2.5)中SOC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50μg·m~(-3)和6.74μg·m~(-3),高于其他季节.PM_(10)和PM_(2.5)中SOC/OC比值均0.5,玉林市大气中粗细颗粒物均以SOC为主.夏季PM_(10)和PM_(2.5)中SOC/OC分别为80.6%和77.7%,为四季最高值,与夏季温度较高、光照强烈、有利于光化学反应将OC转化为SOC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