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41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针对出厂水水质化学组分变化可能引起管垢成分释放进而导致管网"黄水"的问题,利用管段反应器,研究了硫酸根(SO24-)质量浓度变化对长期通地下水的铸铁管段总铁释放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硫酸根质量浓度变化可能造成的金属元素锰(Mn)、砷(As)、铬(Cr)、铜(Cu)、锌(Zn)和镍(Ni)的释放行为.研究表明,实验管段进水中SO24-质量浓度的升高能导致管垢总铁、Mn释放量显著增加,且当SO24->400 mg.L-1时,出水呈现明显的"黄水"现象.对实验管段进出水中微量金属元素的检测发现,尽管随着进水SO24-质量浓度的升高,出水中As、Cr、Cu、Zn和Ni质量浓度也随之增加,但其多数情况下低于进水质量浓度,说明管垢对这些微量元素具有吸附作用.增加水中溶解氧(DO)质量浓度对铁的释放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但当超过一定值时,其抑制作用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82.
83.
随着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实行,可凝结颗粒物(CPM)成为烟气治理难点.本文通过烟雾箱系统,系统考察了烟气组分以及相对湿度、紫外线强度等环境因素对SO2、NO2和NH3转化为硫酸根离子(SO42-)和硝酸根离子(NO3-)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NH3是体系中SO42-和NO3-浓度增长的重要因素,SO2和NO2可以共同促进SO42-和NO3-浓度增长.(2)通过对萃取液中和滤膜上颗粒物的微观分析发现,NH3在颗粒物成核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颗粒物中主要元素为N和S,硫酸盐和硝酸盐是颗粒物主要成分.(3)相对湿度对SO42-和NO<...  相似文献   
84.
气溶胶酸度对气溶胶的形成、气-固分配、沉降通量和营养输送等大气活动密切相关,该文在2015年3月-2016年2月利用ACSA-14对邯郸市PM2.5与PM2.5-10及其成分进行了连续一年的监测。研究表明,邯郸市的PM2.5年均浓度为142.2μg/m3,高于PM2.5-10的77.0μg/m3,PM2.5在PM10中的比例为64.9%。PM2.5硫酸根、硝酸根和可溶性有机物比例高于PM2.5-10的,且年均值分别为15.5、17.5和9.8μg/m3。邯郸市PM2.5和PM2.5-10呈中度酸性,pH值分别为4.5和4.3,春季和冬季的酸性较强。PM2.5中硝酸根的活度系数较低,硝酸根更易分配进入颗粒相。pH值的增大有助于硝酸根进入颗粒相,pH对硫酸根、硝酸根和铵根的活度系数影响...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基于Fe(Ⅲ)活化亚硫酸氢盐(HSO3,BS)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中双氯芬酸钠的降解,考察了pH、Fe3+用量、BS用量、DCF初始浓度、溶解氧、温度、Cl-及黄腐酸(FA)对Fe(Ⅲ)/BS降解DCF的影响,探讨了DCF的降解机理.结果 表明,Fe(Ⅲ)/BS可实现Fe(Ⅲ/Ⅱ)自循环,快速高效地降解DCF,...  相似文献   
86.
87.
以甲醛、苯甲醛为交联剂,制备交联壳聚糖树脂,再与锆(Ⅳ)离子反应制备锆负载交联壳聚糖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该吸附剂对水中硫酸根离子(SO24-)的吸附性能。实验发现,吸附时间2 h,SO24-溶液初始浓度500 mg/L,pH值3.0,溶液温度35℃为较优的吸附条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优惠吸附型,吸附容量可达78.65 mg/g;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锆负载前后交联壳聚糖对硫酸根的吸附量提高了约4.5倍;该吸附剂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88.
Mg/Al/Fe型类水滑石焙烧产物吸附去除水中硫酸根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Mg/AUFe型类水滑石(MgAlFe-HTLCs)并在500℃下焙烧得焙烧产物(HTLCs-500),利用HTLCs-500吸附去除水中的硫酸根离子,并用X射线衍射对MgAlFe-HTLCs及HTLCs-500吸附硫酸根离子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环境中其他因素对HTLCs-500吸附硫酸根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对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结果最好;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通过实验得到HTLCs-500对硫酸根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157.73 mg/g,和Langmuir等温线得到的理论最大吸附量161.29 mg/g相差不大,对硫酸根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硫酸根溶液的初始pH值对HTLCs-500吸附硫酸根离子的性能影响不大,最佳pH值为3;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HTLCs-500吸附去除硫酸根离子的机理之一为HTLCs-500通过吸附硫酸根离子来恢复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89.
张忠磊  陈海  杨琦  李博 《环境工程学报》2014,(11):4631-4635
以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自制FeS与K2S2O8混合体系去除水体中2,4-D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30℃时,初始pH=7,FeS和K2S2O8初始浓度分别为10 g/L和3.33 g/L,反应24 h,对初始浓度为10mg/L的2,4-D去除率可达77%;FeS/K2S2O8体系对2,4-D的去除速率受反应溶液pH影响显著,在pH为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速率较大,酸性和过碱性条件去除速率均会减小;对比FeS和K2S2O8单独处理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相同时间和条件下FeS/K2S2O8体系对2,4-D的去除率要高于两者单独处理2,4-D时的去除率之和;利用乙醇和叔丁醇为分针探针,采用分针探针竞争实验鉴定证明该体系中产生了SO-4·和·OH。  相似文献   
90.
系统分析了EDTA容量法测定硫酸根离子的误差产生环节,并对各个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误差控制办法。文中着重分析了由移液过程和滴定过程所产生的误差,最后指出,作为测定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标准,EDTA容量法无法保证应有的精度,应由离子色谱法取代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