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41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突发排放废水中可能含有大量阴离子和有机物,其会淬灭自由基和限制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的应用.考察了过硫酸钠投加量、Fe2+投加量、pH、Cl-、HCO3-、NO3-和其他有机物对过硫酸盐降解苯胺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过硫酸盐和Fe2+浓度的升高,苯胺的去除率也随之增加,但过量投加反而会导致苯胺的去除率下降,活化过...  相似文献   
92.
降水中硫酸根离子监测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降水监测中硫酸根离子(SO^2-4)浓度测定过程中降水采样布点、样品分析的质量保证措施,以及确保降水监测分析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等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3.
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利用罗曼光谱测定反应生成物的方法,研究了NO2和含SO^2-3溶液的反应机理,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NO-3,SO2-4和S2O2-5,反应的初始产物是NO-2离子和SO-3,基团:NO2+SO^2-3→NO^-2+SO^-3。SO^-3基团可以进行重组,或与氧反应生成SO-3基团。在无氧条件下,(SO^2-4)/(S2O^2-3)=1.8±0.3,反映SO^-3基团重组的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94.
以FeCl3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结构导向剂,纳米碳粉为模板,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α-Fe2O3砂芯微球.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BET/BJH)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新型α-Fe2O3砂芯微球尺寸均匀,直径为50μm左右,是由直径40nm"米粒状"纯相α-Fe2O3自聚而成,SBET为25.45~32.46m2/g.在紫外(UV,高压汞灯)辐射下能够活化过硫酸盐(PMS)产生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4-·).40min内AO7的降解率可达98.6%,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鉴定了主要的活性氧自由基(ROS)为SO4-·.此外发现PMS作为一种电子捕获剂,能有效抑制光生电子(eCB-)和空穴(hVB+)的复合,AO7能直接和hVB+、SO4-·和羟基自由基(OH·)反应而迅速被氧化降解;α-Fe2O3回收重复使用10次,仍可以达到80%以上的去除率.通过考察α-Fe2O3投加量、PMS浓度、初始pH值、阴离子和初始AO7浓度等不同条件对AO7降解率的影响,发现在初始pH值为7.0,α-Fe2O3的投加量为1.0g/L,PMS浓度为0.3g/L时,40min内对AO7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9%以上;阴离子CO32-、NO3-以及Cl-对该体系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5.
苗利 《环境科技》1992,5(3):31-33
硫酸根的测定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硫酸钡比浊法,该法干扰少,快速而被广泛采用。过去样品和试剂均用移液管加入,影响因素较多,操作时只要任何一个条件稍有变化,都会引起测定结果的重现性不好,稳定性差,回收率不理想等缺点。特别是高浓度样品测定灵敏度下降较大。为了减少诸多的影响因素,我们采用注射器用力将沉淀剂和  相似文献   
96.
味精废水处理工艺中的氨氮,硫酸根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邵巍 《环境保护》1999,(11):26-27
由于味精废水中COD,SO^2-4和NH3-N浓度高,pH值低,使味精废水处理难度较大。本文介绍了味精废水排放标准,提出了利用的味精废不提取酵母蛋白及SO^2-4和NH3-N对生物处理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离子色谱法替代铬酸钡光度法测定硫酸根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以清洁水质和标准样品为实验对象,分别采用离子色谱法和铬酸钡光度法进行对比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证明了用离子色谱法替代铬酸钡光度法测定硫酸根离子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
以改进的化学沉淀法处理硫酸铵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MAP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中存在的问题。如处理成本高、处理后的废水中磷浓度高,对化学沉淀法进行了改进研究,考察Mg^2+以外的二价金属离子(Ni^2+,Mn^2+,Zn^2+,Cu^2+,Fe^2+)在磷酸根作用下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针对废水中磷浓度高的问题,进行了MAP沉淀法的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体系pH值和沉淀剂投加比例的合理控制,可以使在高浓度氨氮废水在出水氨氮浓度达标的同时,实现废水中的氮磷浓度同时控制;针对NaOH作pH调节剂成本过高,而以Ca(OH)2作pH调节剂时,钙离子严重影响MAP沉淀效果。对硫酸铵废水体系提出了CaSO4沉淀——MAP沉淀新工艺。结果表明,这一改进完全可以消除钙离子的影响。实现以石灰取代传统的NaOH调节剂。  相似文献   
99.
徐睿  杨威  杨哲  成倩兰  顾丽婷  郭盛 《环境工程》2020,38(2):48-54,47
通过浸渍加焙烧制备出膨胀石墨(EG)负载CuO复合材料(CuO/EG),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将复合材料用于活化过硫酸盐(过氧单磺酸钾,PMS)降解盐酸四环素(TC),在焙烧温度为500℃,负载量为1:4,催化剂投加量为0.2 g/L,PMS投加量为0.2 g/L的条件下,CuO/EG/PMS体系在20 min内即可将TC完全降解。同时,研究发现该复合催化体系在较广pH范围(3~9)内,以及无机阴离子共存的条件下均保持高效的催化性能。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捕获实验表明,催化降解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SO4-·。此外,CuO/EG/PMS体系对于染料罗丹明B和酸性红G同样具有优异的降解效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0.
为增强Cu(Ⅱ)/PMS(PMS为活化过硫酸盐)体系的氧化能力,加速Cu(Ⅰ)和Cu(Ⅱ)之间的循环转化,以MO(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Cu(Ⅱ)/PMS/UV(UV为紫外线)体系氧化降解MO的效果和反应机理,以及UV在Cu(Ⅱ)/PMS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反应20 min时,Cu(Ⅱ)/PMS体系中MO的降解率为41.13%,Cu(Ⅱ)/PMS/UV体系中MO的降解率达到100%;通过投加TBA(叔丁醇)和EA(乙醇)发现,在酸性条件下体系的主要氧化物种是SO4-·(硫酸根自由基)和少量的·OH(羟基自由基);MO的降解率随pH的增大而减小;提高紫外灯功率和PMS投加量均有利于MO的降解;最佳Cu(Ⅱ)投加量为10.0 μmol/L,超过Cu(Ⅱ)的最佳投量会抑制MO的降解;MO的降解过程符合假一级动力学;紫外可见光谱图分析结果表明,MO最终被降解为共轭二烯类物质.研究显示,在Cu(Ⅱ)/PMS/UV体系中,UV可以有效促进Cu(Ⅱ)向Cu(Ⅰ)的转化,从而显著增强Cu(Ⅱ)/PMS体系的氧化能力,有效降解水中污染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