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韦克 《劳动保护》2005,(3):82-84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者潮湿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可燃、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遇湿易燃物品不需要明火,即能自动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钾、钠以及三乙基铝(液态)、碳酸钙(电石)等。有的遇湿易燃物品与酸反应更加剧烈,极易引起燃烧爆炸。因此,这类物质达到一定数量时,绝对禁止用水、泡沫等湿性灭火剂扑救。这类物品的这一特殊性给其火灾时的扑救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92.
土样的颗粒级配对微生物胶结效果存在影响,但目前的研究很不充分。通过向粉土中掺入砂粒来制备不同级配土样,砂粒占试样总质量的比重由 0% 增至 40%。微生物选用巴氏芽孢杆菌,胶结液选用等比例的尿素和氯化钙溶液,加固方法采用两阶段注浆法。试验结果表明粉土中掺入砂土对于提高处理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有显著作用,碳酸钙生成量虽然有所减少但分布更均匀。密实度的提高有利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提升,但试样过于密实将对碳酸钙分布产生不利影响,碳酸钙相对集中在注浆口附近。当试样处于比较松散的状态下,粉土中掺入砂土越多(不超过 40%),强度提升越多;密实状态下,粉土中掺入少量砂土(不超过 20%)能有效提升强度。试样初始孔隙比越小,处理后的强度越高,但碳酸钙生成量有所下降。随着粉土中砂土掺入量增多、试样密实程度增加,碳酸钙晶体的尺寸有所减小,但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3.
对纳米碳酸钙对含磷废水的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对水中的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主要对纳米碳酸钙的投加量、进水pH值以及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对含磷废水处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最后得出,对于磷质量浓度为50 mg/L的含磷溶液,pH=12的条件下,投加固液比为0.02 g/mL,反应时间30 min,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8%.纳米碳酸钙对水中磷的吸附作用符合Langmiur等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94.
利用电石渣液相法制备纳米碳酸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电石渣为原料、氯化铵溶液为浸取剂、碳酸铵溶液为碳酸化试剂、柠檬酸为晶形控制剂,采用液相法制备了高纯度的纳米级碳酸钙。考察了多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得的碳酸钙进行表征。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碳酸化过程浸出液Ca^2+浓度为0.6mol/L,柠檬酸与碳酸钙质量比为0.03,碳酸化反应温度为12℃。制得的碳酸钙粒径为40~60nm,为纯净的方解石型晶型。  相似文献   
95.
碳酸钙和粉煤灰对铅胁迫下小麦毒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盆栽和网室盆栽的方法,研究了碳酸钙和粉煤灰对铅污染土壤的小麦幼苗生物效应、成熟期籽粒含铅量和蛋白质含量及生物产量的影响,探讨了碳酸钙和粉煤灰缓解铅毒害小麦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轻度铅污染(铅为350 mg/kg)的小麦农田,1.0 g/kg碳酸钙或50 g/kg粉煤灰对小麦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有效缓解铅对小麦的毒害;在重度铅污染(铅为600mg/kg)的小麦农田,1.0~2.0 g/kg碳酸钙或50~100 g/kg粉煤灰对小麦铅毒害缓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6.
以废弃磷石膏为钙源水热合成碳酸钙晶须,研究了不同反应前驱物和添加剂对碳酸钙样品晶形的影响,利用奥林巴斯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晶体形貌,并用X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钠为添加剂,在反应时间12h,反应温度120℃,柠檬酸钠浓度2%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得晶须长度约为50~120μm、长径比为40~100:1、大小相对均匀的文石型碳酸钙晶须。同时,实验还制得了形貌独特的稻草捆状和竹叶状碳酸钙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