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8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1393篇
安全科学   122篇
废物处理   88篇
环保管理   139篇
综合类   2754篇
基础理论   434篇
污染及防治   616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8 毫秒
511.
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了蠡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和无机的形态及其赋存特征,同时结合间隙水体中DTP(溶解性总)的空间分布特征,讨论了各形态的生物有效性及其释放风险. 结果表明,蠡湖沉积物中的以IP(无机)为主,w(IP)占w(TP)的58.09%. IP中以生物可利用性差的Ca-Pi(Ca结合态无机)占优势,w(Ca-Pi)为(207.75±48.56)mg/kg,占w(IP)的48.97%;沉积物OP(有机)中以活性最差的NA-Po(非活性有机)占绝对优势,w(NA-Po)为(195.33±50.73)mg/kg,占w(OP)的67.09%. 间隙水中的以DIP(溶解性无机)为主,ρ(DIP)占ρ(DTP)的11.86%~86.13%,平均值为59.65%. WA-Pi(弱吸附态无机)、PA-Pi(潜在活性无机)、Fe/Al-Pi(Fe/Al结合态无机)、WA-Po(弱吸附态有机)、PA-Po(潜在活性有机)的质量分数均与间隙水中ρ(DT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w(Ca-Pi)与间隙水中ρ(DTP)呈正相关(P<0.05),w(NA-Po)与间隙水中ρ(DTP)无显著的相关性. 因此,即使在外源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沉积物中的IP及高活性有机的释放仍有可能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状态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512.
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以丙酸盐为单一外加碳源,通过比较进水中不同Zn2+浓度(0,1,5,10,20mg/L)下单级好氧模式下序批式反应器(SBR)的除效果,考察进水Zn2+浓度对单级好氧SBR生物除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各反应器中典型周期内及微生物体内储能物质的变化,探究Zn2+对单级好氧SBR生物除性能的影响机理.当进水Zn2+浓度为0和1mg/L时,除率分别高达96.84%和97.90%.当进水Zn2+浓度为5,10,20mg/L时,系统除率分别为89.32%,76.43%和57.29%,说明较高浓度Zn2+对单级好氧SBR生物除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较高浓度Zn2+可抑制COD的降解,微生物体内聚羟基脂肪酸酯好氧合成及酸盐激酶活性,并促进GAOs的代谢,使聚合成和水解量减少,从而降低系统的除性能.  相似文献   
513.
碳磷比对SND过程污染物去除及N2O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两个平行运行的SBR反应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碳比对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污染物去除及温室气体N2O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均能达到90%以上,总和总氮去除率随碳比的降低而提高,这是由于低碳比下聚菌得到富集,同时部分聚菌利用NO3-和NO2-为电子受体吸收,从而实现脱氮除的同步提高.系统的N2O释放量随碳比的降低而降低,低碳比下N2O释放量仅为高碳比的76%.低碳比下N2O释放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异养反硝化过程对N2O释放的贡献降低导致的.  相似文献   
514.
分别以硝酸盐、亚硝酸盐、氧气为电子受体,采用3组SBR反应器培养除污泥,连续126d的稳定运行表明:以硝酸盐、亚硝酸盐、氧气为电子受体除污泥对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8%, 78.7%, 87.4%,出水TP平均浓度分别为0.758, 0.931, 0.632mg/L.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电子受体除污泥的相似性与菌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硝酸盐,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污泥具有近似的菌群结构,与好氧除污泥菌群结构差异较大.基于各样品主导OTUs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比例的分布,主导微生物主要可以分为5个簇.通过序列比对,在97%的序列相似度条件下,种泥中聚菌与聚糖菌序列比例为0.716%与0.368%,以硝酸盐、亚硝酸盐、氧气为电子受体除污泥中聚菌与聚糖菌序列比例分别为1.78%, 2.53%, 4.80%与1.44%, 1.32%, 30.9%,厌氧-缺氧条件有利于抑制聚糖菌.亚硝酸盐为反硝化除污泥电子受体时潜在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15.
马来眼子菜群丛对太湖不同湖区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级提取的方法对太湖贡湖湾、南部湖区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群落内外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采集和分析,调查了沉积物中的不同形态的垂直分布状况,研究马来眼子菜群落对沉积物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群丛对沉积物铁铝(Fe/Al-P)的影响在贡湖湾和南太湖表现不同.贡湖湾马来眼子菜群丛内部沉积物Fe/Al-P高于群落外部的27.6%,差异性显著(P<0.05);南太湖马来眼子菜群丛内部沉积物中Fe/Al-P均值低于群丛外部的47.4%,差异性显著(P<0.05).植物群丛对沉积物有机(OP)的影响在贡湖湾和南太湖表现相似,两湖区植物群丛外部沉积物中OP含量均值高于群落内部.马来眼子菜群丛对贡湖湾和南太湖沉积物中Ca-P有较明显的影响,植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表层0~15cm范围内,贡湖湾湖区沉积物Fe/Al-P和OP含量较高,在植物的影响下转化为Ca-P,因此Ca-P在表层沉积物中呈上升趋势;南太湖沉积物中Ca-P含量较高,在植物影响下Ca-P有一定量的释放,因此Ca-P在表层沉积物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16.
齐琪  钱静  张杰  杨殿海 《环境工程》2014,32(1):25-28
以实际污水处理厂沉砂池出水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冬季低温条件下"上流式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好氧池+二沉池"工艺对低碳源南方城市污水的脱氮除效果。该生物反应器采用上向流形式,综合了初沉池、厌氧池、缺氧池的功能。结果表明:新工艺在低温条件下能保持良好的硝化、反硝化功能,出水COD、TN和NH+4-N可稳定达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TP效果可通过增大处理规模、控制规律排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17.
利用城市实际污水考察了ρ(MLSS)在2 400、3 350、4 300和5 250 mg/L 4种工况下SBR反应器(厌氧/好氧/缺氧/再好氧/沉淀/排水/预缺氧运行模式)的脱氮除效果,并分析了反应器单个周期内有机物、氮和的转化过程及污泥产量. 结果表明:ρ(MLSS)由2 400 mg/L升至5 250 mg/L时,系统TN去除率由52.5%升至66.6%;后续缺氧及预缺氧工序的脱氮比例(该工序TN去除量占系统TN总去除量的比例)由12.7%增至23.1%;ρ(MLSS)为4 300 mg/L时系统TP去除率(75.6%)达到最大. 后续缺氧及预缺氧工序中,ρ(MLSS)与内源反硝化速率呈正相关(R2=0.703 7);提高ρ(MLSS)可使PAOs(聚菌)在下一个周期内获得更多的碳源,使厌氧释量由1.62 mg/L升至9.10 mg/L,但PAOs吸动力会减弱,对除不利. 在后置反硝化、污泥衰减、能量解偶联等减量机制共同作用下,ρ(MLSS)为4 300 mg/L时系统污泥减量可提高24.4%. 从脱氮除及污泥减量效果综合考虑,ρ(MLSS)是双重后置反硝化工艺重要的控制参数,在该研究条件下控制在4 300 mg/L最优.   相似文献   
518.
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区土壤氮磷的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峡库区干流段忠县石宝寨与支流段汝溪河涂井设置固定采样点,研究1年内不同月份、不同高程出露表层土壤氮、含量随水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干流石宝寨点(未淹区/消落区)土壤中全氮、全年均含量分别为(0.68/0.74)、(0.56/0.54)g·kg-1,而支流涂井点为(0.67/0.80)、(0.52/0.65)g·kg-1,其中,干支流采样点消落区全氮含量在7月累积量最明显,全含量在9月最高;相应干流采样点的速效氮、速效年均含量分别为(39.81/40.42)、(11.75/14.22)mg·kg-1,而支流采样点为(35.63/48.89)、(6.72/7.68)mg·kg-1,其中,干支流采样点消落区速效氮含量在9月累积量最明显,速效含量在7月最高,与相应全量特征不同.可见,消落区土壤氮全量高,其相应速效态含量未必高.较于未淹区,干流石宝寨与支流涂井消落区土壤氮含量在落干期间均表现出一定的积累,且涂井点的累积量明显高于石宝寨点,待水位上涨时,汝溪河的潜在富营养化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519.
研究了巢湖十五里河水体与表层沉积物的氮分布,并采用传统化学分析法和梯度扩散膜技术(DGT)分析了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BAP)含量。结果表明,十五里河水体正酸盐(DIP)和总(TP)浓度自上游至下游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一直保持在富营养化水平〔ρ(DIP)≥0.343 mg·L-1,ρ(TP)≥0.676 mg·L-1〕,上游的污水汇入是导致水体浓度急剧升高的主要原因,中游污染源少而使浓度下降,下游农业面源与支流的汇入又使浓度有所增加。沉积物中4种BAP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藻类可利用(AAP)含量、NaHCO3提取(Olsen-P)含量、水溶性(WSP)含量和易解吸(RDP)含量,其中沉积物w(AAP)和w(Olsen-P)与沉积物w(T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中下游河段沉积物孔隙水中具有向水体迁移的趋势,说明这些沉积物有自孔隙水向上覆水扩散的潜在风险。十五里河BAP含量检测结果表明,DGT技术与传统化学方法检测结果相关性显著,因此DGT技术可作为今后十五里河BAP分析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20.
猪和奶牛粪污厌氧发酵中固相磷形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H2O、NaHCO3、NaOH和HCl连续抽提法分析了猪和奶牛粪污厌氧发酵前后固相的形态和含量。结果表明,猪粪厌氧发酵后的出料(沼液)固相中酸溶(HCl-P)所占比例为85.50%,较进料显著提高(P0.05);NaHCO3提取态(NaHCO3-P)、残留、水提取态(H2O-P)和NaOH溶性(NaOH-P)所占比例分别为5.83%、4.71%、2.15%和1.81%,均较进料有不同程度降低。牛粪厌氧发酵后排放的沼液固相中HCl-P、NaHCO3-P、H2OP、残留和NaOH-P所占比例分别为53.73%、19.62%、12.66%、8.60%和5.39%,均较进料无显著变化。沼液固相中各形态无机占总的比例为60.98%~100.00%。厌氧发酵运行结束后,猪粪沼渣固相中各形态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HCl-P、NaHCO3-P、残留、H2O-P和NaOH-P,分别占沼渣固相总的87.43%、5.17%、4.33%、1.79%和1.28%;牛粪沼渣固相中各形态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HCl-P、NaHCO3-P、H2O-P、残留和NaOH-P,分别占沼渣固相总的69.74%、9.91%、8.75%、8.30%和3.30%。猪粪经厌氧发酵后,由液相向固相转移,而固相中水溶态向难溶态转化;牛粪沼渣中的较猪粪沼渣中的更难被作物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