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8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1393篇
安全科学   122篇
废物处理   88篇
环保管理   139篇
综合类   2754篇
基础理论   434篇
污染及防治   616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91.
浓度50mg/L的实验室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以鸟粪石(MAP)形式回收的最佳摩尔配比,并借助X-衍射(XRD)对不同摩尔配比条件下得到的沉淀物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pH=9.5时,以鸟粪石形式回收的最佳Mg:N:P=4:1.6:1。对沉淀物的XRD分析发现,在pH=9.5,当固定Mg:P=1.6时,N:P=1时沉淀物中基本不含MAP,当N:P=2时,生成的沉淀物中混有少量的副产物Mg(3PO)42,当N:P2时则生成较纯的MAP;当固定N:P=4时,Mg:P=2是生成较纯的MAP的临界值,超过此比例则生成副产物Mg(3PO)42;当反应按照理论配比投加氨氮和镁盐时,所得产物基本不是MAP,而是副产物Mg(3PO)42。故鸟粪石沉淀结晶反应中应尽量提高氨氮配比,并避免投加过量的镁盐,以保证回收产物的纯度。  相似文献   
692.
陈垚  龙腾锐  周健  刘俊  甘春娟 《环境科学》2009,30(9):2592-2597
针对现有除技术存在的问题,以高盐高榨菜腌制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酸盐生物还原系统构建过程中形态的转化.结果表明,以3%的盐度(以NaCl计,下同)废水启动反应器,通过两阶段盐度逐步提升法,在进水有机负荷(COD)0.45kg.(m3.d)-1,负荷(PO43--P)5.0 g.(m3.d)-1,DO 6 mg.L-1,水温30℃,且未排泥的条件下,成功构建了超高盐(7%盐度)条件下的酸盐还原系统.通过该酸盐还原系统运行26个周期中,对平衡及污泥中形态转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中平均每日有41.8 mg.L-1的外源损失,而污泥中共有155 mg的内源通过形态转化以及酸盐还原途径损失,占外源损失量的14.2%,占系统损失总量的12.5%.系统构建过程中污泥的形态主要以Org-P→NaOH85-P→HCl-P→NaOH-P→BD-P→H2O-P途径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693.
低浓度含磷水体除磷填料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向衡  韩芸  刘琳  邹然  程启明  刘超翔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2):3227-3233
通过对不同填料进行初筛,选择红瓦、环保砖和水泥砖作为研究对象,对低浓度含水体进行吸附能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 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合理地描述低浓度含水体中各填料的等温吸附特性,Langmuir方程中3种填料对的理论饱和吸附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红瓦(38.13 mg·kg-1)>环保砖(25.79 mg·kg-1)>水泥砖(8.85 mg·kg-1),Freundlich方程中反应吸附能力的K值由大到小的规律同Langmuir方程的饱和吸附量一致.一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速率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填料对素的吸附动力学特征,从可决系数来看,Elovich型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从释放及其安全性分析,3种填料没有向水体释放,释放的重金属元素非常低,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各填料出水均偏碱性,因此,选择湿地植物时必须具有较强的耐碱性.综合考察得出,红瓦和环保砖可作为处理低浓度含水体的除填料.  相似文献   
694.
对黄土高原坝系流域(P)的湿沉降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了降雨-径流过程中各形态的输出变化,探讨了黄土高原坝系流域湿输出分异特征及其对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湿季(7、8月)共11场降雨,产生的湿沉降负荷为30.8 kg,湿沉降通量为0.16kg·hm~(-2),干季(9月)共3场降雨,产生的湿沉降负荷为20.51 kg,湿沉降通量为0.11 kg·hm~(-2),干湿季湿沉降负荷呈现出明显差异性;选取3场降雨过程(降雨量从小到大)进行动态分析发现,流域湿沉降负荷分别为3.33、7.51和6.35 kg,相应的本地区湿沉降通量依次为0.02、0.04、0.03 kg·hm~(-2),3场降雨总(TP)的输出负荷为1.5×10-3kg,溶解性总(DTP)的输出负荷为1.24×10~(-3)kg,PO_4~(3-)-P的输出负荷为7×10-4kg,表明该地区湿沉降以可溶性为主.根据单因子评价方法中的标准指数法,发现流域水质不能满足Ⅴ类水质标准,应对流域水体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695.
以天然方解石为材料,研究了不同pH值与不同粒径方解石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设置了不同质量浓度系列溶液,加人1g不同粒径,即小于100目、100~180目、180~325目和325目的方解石,在PH值分别为9.00±0.02、7.00±0.02和6.00±0.02时.研究方解石对的吸附效果,并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对等温吸附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方解石对的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用Freundlich方程来拟合.方解石的粒径越小,对的吸附能力越强,在本实验选取的粒径范围内,325目方解石对酸盐的吸附效果最好;但180~325目方解石对的吸附能力与325目方解石的差别不大,实际应用中,选用180~325目方解石即可取得对的较好的吸附效果.pH值是影响方解石吸附的重要因素,pH为6时,由于方解石微溶产生的Ca2 与水体中PO3-4结合形成Ca-P化合物,使其吸附效果较好;pH≥7时,通过方解石吸附作用、与碳酸钙共沉作用及以方解石作为结晶核的钙化合物结晶作用去除;pH为9时方解石对PO3-4吸附效果好于pH值为7时.  相似文献   
696.
该文基于汤逊湖流域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应用SWAT模型对其流域农业面源氮、入湖通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汤逊湖流域农业面源氮、年入湖通量分别为490 t/a和31.15 t/a,其氮、入湖通量最大的月份均出现在降雨量较大的5月,分别为59 t/月和5.58 t/月;东湖高新区和江夏区的农业面源污染对汤逊湖的贡献最大,应作为重点控制区域。  相似文献   
697.
地下渗滤处理村镇生活污水的中试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以红壤土作为填充土壤,在2cm/d的水力负荷下,进行了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村镇生活污水的现场中试.结果表明,地下渗滤系统对COD、氨氮、总和总氮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到84.7%、70.0%、98.0%和77.7%,出水COD、氨氮、总和总氮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7mg/L、4.0mg/L、0.04mg/L、4.7mg/L,达到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对总氮去除机理的分析表明,由硝化/反硝化实现生物脱氮是地下渗滤系统去除总氮的主要途径.在本中试系统中,反硝化效果良好但硝化效果不够理想,改善土壤环境以促进硝化作用是提高总氮去除率的关键.对土壤中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内部的还原性质是阻碍硝化反应进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8.
699.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强化生物絮凝+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式一体化工艺对城市污水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总TP的去除效能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组合工艺的较优运行条件下,装置对SS、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7%、89.3%、87.9%、73.4%、58.8%。组合工艺对污染物的总体去除效果良好,且稳定可靠,其中生物絮凝吸附段对总的去除率为32.4%,生物接触氧化段对总的去除率为39.1%,并对装置的除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00.
以贵州红枫湖后午重污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沉积物柱芯按每2cm分层,研究了沉积物中含水量、孔隙度、形态与生物可利用的垂向分布规律,并推算出污染沉积物的环保疏浚深度。结果表明,含水量和孔隙度在沉积物上部30cm内递减,30cm往下剧减。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生物有效的垂向分布规律相似,分别在6~12cm和15~16cm两个层段出现了转折,在底部30cm后趋于稳定。沉积物表层16cm中NaOH-P和有机含量的剖面变化,反映了红枫湖近20年来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演变过程。根据含量拐点法和环保疏浚经济成本的考虑,可将后午区域疏浚层的深度定为3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