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分析了利用混合废塑料改善道路沥青的可行性,并对废塑料聚合物沥青和废塑料、SBS复合聚合物沥青的感温性、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混合废塑料的资源再利用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2.
43.
采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GC/MS)分析技术,建立了路用煤沥青水浸出液中多环芳烃(PAHs)成分和含量的分析方法。对60℃下搅拌2 h的煤沥青水浸出液进行了液液萃取-GC/MS分析,确定了浸出物的主要成分;并在实验条件下对影响PAHs浸出的主要因素(如溶解温度、溶解时间、样品用量、溶液pH)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沥青水浸出物主要为四环以下杂环芳烃,且多为含氮杂环芳烃,溶解2 h时接近平衡,温度越高浸出量越大,在30℃下,水中PAHs的浓度最大能达到122.92μg/L,60℃下,水中PAHs的浓度可达382.35μg/L;酸性条件能够增强煤沥青中多环芳烃的析出,且酸度越大,浸出量越多。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了高速公路建设期和运营期低碳技术在成渝复线(重庆境)中应用,并估算各种低碳技术环境效益,对今后低碳公路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
以环己酮生产废水(以下简称废水)为溶剂,以木质素、三乙烯四胺及甲醛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制备了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木质素胺。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木质素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5 h,n(甲醛):n(三乙烯四胺)=3.0。经FTIR表征,以废水为溶剂和以去离子水为溶剂所制备的木质素胺结构相同。以实验制备的木质素胺为乳化剂制成的乳化沥青的性能指标达到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指标。  相似文献   
46.
对原进口沥青拌和机的除尘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设计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7.
黄韬 《环境》2009,(11):54-55
在滚滚车流里,面对着一成不变的灰黑色路面,司机大佬很容易产生疲倦感,这样一来,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就升高了。倘若发现自己的车行驶在一条红色或蓝色的道路上时,司机大佬们会不会精神为之一振呢?在法国巴黎东北,有一段长约30公里的公路,路面就是蓝色的。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市政沥青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烟尘采用电除尘器除尘的治理设计运用测试表明除尘效率达到了99.7%,确保了排放气体的烟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9.
为确定环境友好型环保生态型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对其进行强度特性、低温性能、高温稳定性、水稳性、抗剥离性及透水性等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并针对新型植草生态型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推广,通过植草试验研究比较所选基质和种子的实际种植效果及对环境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生态型沥青混合料在环保工程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0.
为测试天然沥青粉的热危险性,通过自热性试验和DSC/TG热分析试验测试其热效应,并测试了不同粒径对其起始放热温度、放热量和自燃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所用天然沥青粉A属于危险货物4.2项自热物质,天然沥青粉B不属于危险货物4.2项自热物质;天然沥青粉由30℃加热至800℃,在空气条件下会剧烈地放热,测得起始放热温度为167℃,总放热量为17.2 kJ/g,氮气条件下则只有在390 ~ 510℃有明显吸热峰.在测试的4种粒径范围内,粒径对起始放热温度和总放热量影响均很小,分别为小于2℃和小于5%.随着天然沥青粉粒径的减小,其自燃温度明显降低.氮气条件对天然沥青粉的自热危险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