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阀切换并联式双系统,建立了一套测定土壤样品中7种芳磺酸的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法。该方法采用2根色谱柱,一根色谱柱分析的同时,另一根色谱柱通过阀切换实现平衡,节约了38.5%的分析时间。方法使用Dikma Diamonsil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离子对试剂(四丁基硫酸氢铵)和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6、235、258 nm。各组分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 9以上。随机抽取样品进行重新提取、检测,得到各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且定量限最高不超过0.181 2μg/g,重复性和定量限均能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2.
1—2-7-三氨基-8-羟基-3—6-萘二磺酸(TAHNDS)作为偶氮染料的脱色产物很难被常规的厌氧-好氧染料废水处理工艺所去除。研究了未经驯化的活性污泥对TAHNDS的缺氧转化效果。结果表明,只有在特定的缺氧条件下(ORP在-50~-150mV之间),TAHNDS才能被活性污泥所降解转化。当浓度在10—80mg/L范围内,TAHNDS可在72h内转化93%以上。加入100mg/L的硝酸盐和0.64mmol/L的氧化还原介体蒽醌-2-磺酸钠(AQS)可将40mg/L的TAHNDS的转化时间从84h缩短到36h。光谱及HPLC—MS分析表明,TAHNDS在缺氧条件下主要是通过脱氨基和脱磺酸作用生成已知可好氧生物降解的3,5-二氨基4-羟基萘-2-磺酸。因此,缺氧处理有望作为预处理工艺促进废水中TAHNDS的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13.
DSD酸氧化缩合废水浓缩液回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DSD酸氧化缩合废水浓缩液回用到原生产过程的可行性。对DSD酸氧化缩合废水可采用萃取技术分离出其中97%的有机物,反萃产生的4-8倍的浓缩液返回到DSD酸生产中的氧化缩合单元后,可提高DNS酸的收率约7.43%,且不会明显影响产品的纯度,浓缩液8次循环磁用试验的结果表明,虽然DSD酸氧化缩合废水的COD从15000-20000mg/L提高到20000-29000mg/L,但没有显著持续增长的趋势,表明反应液中副产物的浓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液膜萃取法处理有机磺酸工业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鲁军  金易标 《化工环保》1993,13(5):258-261
对含高浓度数-硝基甲苯-2-磺酸(NTS)的工业废水采用液膜萃取法处理。研究了萃取过程膜溶剂、表面活性剂、外水相的PH、内水相氢氧化钠浓度、油内比的选择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讨去除NTS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外水相PH为4,内水相氢氧化钠浓度为5.0%-7.5%油内比为1:0.5-1.25,表面话性剂复配使用可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NTS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9.4%和96.2%。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水环境及鱼类的影响,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研究了PFOS和MWCNTs复合对斑马鱼外周血红细胞的DNA损伤。将成年斑马鱼暴露于PFOS(0.2、0.4、0.8、1.6 mg·L-1)、MWCNTs(50 mg·L-1)、PFOS+MWCNTs(0.2+50、0.4+50、0.8+50、1.6+50 mg·L-1)和对照溶液中30 d后,断尾取血进行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结果表明:PFOS和MWCNTs均可造成斑马鱼外周血红细胞的DNA损伤。1.6 mg·L-1PFOS处理组的微核率、Olive尾矩及尾长分别为(36.3±0.25)‰、(87.91±14.90)μm和(250.49±34.71)μm。PFOS与MWCNTs复合后,斑马鱼外周血红细胞的DNA损伤效应明显降低。复合处理组斑马鱼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Olive尾矩及尾长均低于PFOS单独处理相。1.6 mg·L-1复合处理组的微核率、Olive尾矩及尾长比PFOS单独处理组分别降低了24.7%、68.9%、52.4%。因此,在实验浓度范围内,MWCNTs可以降低PFOS对斑马鱼外周血红细胞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16.
王家宏  雷思莉 《环境化学》2019,38(8):1785-1792
利用水热法制备出Fe_3O_4磁性粒子,通过正硅酸乙酯水解使Fe_3O_4外面包覆SiO_2(Fe_3O_4@SiO_2),最后利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氯磺酸进行改性,合成了磺酸基改性磁性吸附剂.采用FT-IR、BET和XRD等方法对合成吸附剂进行表征,并探讨接触时间、初始浓度、溶液pH值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成功合成了磺酸基改性磁性Fe_3O_4@SiO_2粒子;Fe_3O_4@SO_3Na比表面积为20.4587 m~(-2)·g~(-1).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在25℃条件下,Fe_3O_4@SO_3Na对Cu~(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实验条件下最大吸附量为16.13 mg·g~(-1).Fe_3O_4@SO_3Na吸附Cu~(2+)可在1 h内达到吸附平衡且吸附动力学遵循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溶液中存在盐离子时,发现盐离子的存在对吸附效果几乎没有影响;溶液中含有柠檬酸时对吸附效果产生抑制.吸附剂经3次循环使用后仍有吸附性能,表明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体中磺酸类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分析,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磺酸类化合物检测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主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和电位等检测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PFOS/PFOA对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致毒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叶露  吴玲玲  蒋雨希  张超杰  陈玲 《环境科学》2009,30(6):1727-1732
采用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方法,研究了PFOA/PFOS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命早期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PFOS/PFOA对斑马鱼有明显毒性作用,LC50(48 h)分别为1005 mg/L和107 mg/L,LC50(96 h)分别为499 mg/L和71 mg/L.PFOS/PFOA抑制斑马鱼胚胎发育,可导致胚胎发育畸形,甚至死亡,高浓度(>240 mg/L)PFOS损伤细胞膜,导致胚胎分裂中的细胞发生自溶而卵凝结死亡,抑制胚胎原肠胚的形成.在各种亚致死效应中,脊柱畸形对PFOS暴露最敏感,其EC50=9.14 mg/L,PFOA暴露最敏感亚致死性毒理学终点为96 h孵化,对应EC50=328.0 mg/L.PFOA/PFOS导致胚胎发育延迟,具有发育毒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重金属与全氟辛烷磺酸(PFOS)共存情况下,PFOS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规律,本研究分别测定了在海水和淡水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的Cu2+和Cr3+(0.5~50 mM)后,PFOS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随着[Cu2+]的增加,PFOS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能力和非线性均增强,且当溶液中PFOS浓度越低,增强作用越明显。与淡水相比,海水环境下该增强作用更为明显。随着[Cr3+]的增加,PFOS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能力和非线性略有增强,且海水和淡水环境中增强作用几乎相同。对比发现,海水中Cu2+对PFOS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增强效应比Cr3+更加明显。本文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定量了解和预测PFOS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情况下,PFOS在海水环境中的迁移规律,并为科学评价海洋环境中PFOS和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及其总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袁媛  郭明辉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11):4245-4252
利用改性木质素制备的木质材料其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为探讨该环保型木质材料的可行性,利用Ga Bi 6.0软件,对基于复配改性木质素磺酸铵的环保型木质材料(HMIL/WF)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比较分析生命周期各生产环节的非生物资源耗竭、酸化效应、富营养化、全球变暖潜值、臭氧层破坏潜能以及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力等主要环境影响类型.结果表明:在HMIL/WF材料生命周期的3个子系统中,纤维制造子系统对各环境影响贡献值最大,此次是产品成型子系统,后期加工子系统对环境影响最小.全球变暖潜值是HMIL/WF材料环境影响的主要类型,占总环境影响值的73.09%,环境影响大小依次为全球变暖潜值、酸化效应、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力、富营养化、非生物资源耗竭和臭氧层破坏潜能.热能消耗的环境影响最为严重,占HMIL/WF材料生命周期总环境影响的44.77%.各生产环节的环境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热能消耗、电能消耗、H_2O_2生产、木质素磺酸铵(AL)制备和运输阶段.热能消耗环节的全球变暖潜值、酸化效应、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力、富营养化和非生物资源耗竭的影响值为HMIL/WF材料生产各环节的最高值;运输阶段产生了最高的臭氧层破坏潜能.与传统中密度纤维板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潜值总值(4.71×10~(-9))相比,HMIL/WF材料的环境影响总值(4.22×10~(-9))减少了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