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25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125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726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251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AF/BAF联合铁炭微电解处理TDI生产废水,简要分析了TDI废水的危害及采用该污水处理工艺的原因。工艺采用高效微生物、新型载体、微孔均匀曝气及铁炭微电解联合技术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运行监测结果表明:TDI生产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对CODcr、BOD5、氨氮、油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8.4%、97.9%、99.3%、99.1%,满足GB8978-96二级排放标准限值要求。该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脱色效果明显,处理效率高、污泥产生量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2.
精确pH条件下微电解法去除饮用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硝酸盐污染已对饮用水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随着未来饮用水指标的提高,利用绿色处理方法去除硝酸盐有着迫切的实际需求。在精确pH条件下利用微电解法去除硝酸盐对饮用水出水不会产生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进水硝酸盐浓度为30 mg/L体系下的单因素进行连续实验,当进水pH=3.12时可取得最佳去除效果,最高去除率为68.7%;当进水pH=3.52时,系统的硝酸盐去除效果最差,最高去除率仅为56.1%;当铁碳质量比为3∶1时可取得最佳去除效果,稳定阶段硝酸盐去除率在80%以上,最高去除率为85.7%;硝酸盐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0 min时,最高去除率达93.2%。  相似文献   
993.
农药百菌清及其中间体生产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盐,特别是氰基苯类化合物,对细菌有强抑制和毒害作用,且生物处理中有机氮转化产生大量氨氮,易造成污泥膨胀,废水采用传统生化处理工艺无法运行。而采用微电解、A/O和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建设的废水处理工程,运行良好,出水各项指标达到接管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4.
电解催化还原-氯氧化无害化去除水中硝酸盐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Pd-Me双金属催化还原的机理分析,提出了以NH4+-N为目标产物,Fe催化还原NO3--N的理论设想. 结合折点氯化技术,以Ti/Fe为阴极,以Ti/Ir-Ru为阳极,以NaCl为支持电解质组建无隔膜电解体系,开展了水中NO3--N去除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利用电解催化还原-氯氧化法可将模拟水样中NO3--N转化为N2去除,其反应历程为阴极催化还原NO3--N生成NH4+-N,阳极电解氯氧化NH4+-N生成N2. 在ρ(Cl-)为500 mg/L,电流密度为12 mA/cm2,极板距离为9 mm,搅拌强度为450 r/min的试验条件下电解150 min,初始ρ(NO3--N)为50 mg/L的模拟水样出水ρ(TN)和ρ(NO3--N)可分别降至2.9和2.8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4.1%和94.3%,NH4+-N和NO2--N均未检出. 分析认为,阴极对NO3--N的催化还原机理为:Fe化学吸附氮氧化合物离子中的O形成固定的N—O键,电解产生的活性还原物质攻击N—O形成N—H新键.   相似文献   
995.
广东新会银湖湾湿地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采用系统抽样技术和样带法,对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银湖湾湿地鸟类群落进行研究,共记录70种,隶属13目28科48属。新会银湖湾湿地带鸟类平均密度356只/hm2,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3.690 2、均匀度指数0.875 6、优势度指数0.25。芦苇红树林潮间湿地、鱼塘莲藕湿地和农田果园是新会银湖湾湿地典型的生境,各生境的鸟类种类、密度和多样性差异较大。其中芦苇红树林潮间湿地55种,平均密度338只/hm2;鱼塘莲藕湿地有40种,平均密度279只/hm2;农田果园有38种,平均密度247只/hm2。3种生境中芦苇红树林潮间湿地鸟类的生物多样性最高,农田果园最低。  相似文献   
996.
微电解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微电解处理染料、印染、农药、制药、重金属、油分等废水的成果 ,本文从作用机理、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讨论了微电解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运用 ,探讨了微电解技术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BDD电化学氧化苯酚废水时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初始浓度及pH与降解效率的关系。经正交实验表明,这4个因素影响权重为:电流密度>初始苯酚浓度>Na2SO4浓度>初始pH值。在正交实验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阳极电流4.5A,初始苯酚浓度为0.47 g/L,Na2SO4浓度为15 g/L,电解液pH为7的条件下,经4 h电解处理,苯酚被完全降解。BDD对垃圾渗滤液有良好降解效果,能有效去除COD和氨氮,并具有优异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998.
采用铁炭微电解的方法处理某钢铁厂含铬废水。通过单因素静态实验主要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搅拌转速、Fe/C、反应时间对Cr6+去除效果的影响。根据静态实验的结果,在铁炭固定床反应柱中进行了动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流速低于40mL/min时,系统可以连续稳定运行6h。  相似文献   
999.
Fenton+脉冲电解技术有效地处理了膜浓缩液。Fenton反应氧化了污水中大量胶体污染物,减小了胶体污染物对脉冲电解效率的影响,因此电解时间缩短,电解效率提高,污水中COD,NH3-N,色度在多级氧化反应中得到大幅度降解、含盐量显著降低,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00.
<正>在我国,"踏青"习俗由来已久,先秦时期即已出现,魏晋时期盛行,唐宋时期成为大众化春游活动。沐浴明媚的春光,人们结伴春游,在踏青中赏春景、感春意、沐春风,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做些荡秋千、放风筝、竞龙舟、采百草、狩猎等运动,以消灾驱邪、健身壮体。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踏青诗句。先秦时期,踏青活动始于春分,时人诗曰:"二月二日踏青节,群人游赏散四郊"。魏晋时,踏青定于清明前后。届时男男女女聚于水边,举行"祓除"仪式:沐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