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99篇
安全科学   218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214篇
综合类   807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98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国际资讯     
清洁发展机制的"核证减排量"突破10亿吨据联合国新闻网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9月7日宣布,根据《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所发出的"核证减排量"将达10亿个,这是全球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第10亿个核证减排量将发给印度的一家工厂,该工厂由使用煤炭和燃油转为使用当地收集的生物质燃料,从而每年减少近18000吨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相当于3100辆轿车每年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的总和。  相似文献   
992.
目前工业生产中的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柴油、天燃气、煤炭以及电能,为了保护环境质量,达到削减污染物,新建项目以及改扩建成项目都要求使用清洁能源,而此类清洁能源主要是轻质柴油、天燃气、电能.如将使用煤炭与轻质柴油、天燃气、电能相比,使用此类清洁燃料成本较大,往往不被企业看好和持续使用,即使是在项目建设环评时、项目审批和竣工验收时能够使用,但因为成本较高,而失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企业不能坚持长期使用.将“机制木炭”作为清洁能源,不仅能满足能源的需求,又能满足企业生产竞争的需求,有效利用了巨大的秸秆资源,为开展秸秆禁烧工作找出了有效的秸秆处理路径,直接地保护了大气环境质量,节约和保护了自然矿物资源,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993.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和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经济特征的发展模式,其目的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效应,其本质是清洁能源开发和追求绿色GDP,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其与传统经济的根本区别就是在于它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初次资源的开采,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效益。工业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引发环境问题的重点源头,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专门针对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模式与实践路径,从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动因、路径选择和支撑要件等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994.
贵州清洁发展机制开发的障碍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使贵州省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更好、更快地发展,以服务于国家的减排目标,从煤层气开发利用、小水电、生物型替代燃料等几个方面,对贵州清洁发展机制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然后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5.
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约旦和英国近日宣布加入旨在减少黑碳、甲烷和氢氟烃排放的"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以减少对气候有害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996.
以贵阳市南明河流域1990、2000和2013年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通过多尺度空间单元格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描述了南明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进一步揭示了喀斯特区域城市发展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990~2013年,南明河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增加6.87亿元,林地生态服务价值增加,而耕地、建设用地的变化造成生态服务价值的损失;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存在较强空间聚集性,生态服务价值"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中下游,"冷点"区主要集中在流域中游;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加,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自相关性增强;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缺乏弹性,林地敏感性最高,对流域生态服务价值贡献最大,而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建设用地对总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997.
大北京人口分布格局与多中心性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北京大都市区的发展格局与趋势,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基尼系数、人口—空间基尼系数对大北京都市圈的人口空间格局、就业空间格局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来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布的Moran I分别为0.25和0.31,P值小于0.001,二者均呈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仍然呈显著的单中心聚集形态,外围中心并未形成强势的人口聚集热点,距离中心约40-60km处的西北、东北和西南方向上形成了三个冷点区域;外来人口热点集中在以月坛街道为中心、大约40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该区域基本覆盖了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的行政面积,海淀区、丰台区的东半部分,以及昌平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的靠近城市中心部分,冷点区域则更靠近边缘。对大北京的背景区域——京津冀都市圈的多中心性分析表明,该区域首位特征突出,多中心性不明显:该区域33.6%和35%的城镇人口与非农就业集中在北京,专业技术人员有60%聚集于北京和天津;专业技术人员中文学艺术工作人员和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工作人员的空间基尼系数最大,分别有79%和73%的人员聚集在北京,空间基尼系数达到0.36和0.29;科学研究人员的聚集也比较显著,空间基尼系数达到0.18,有60%以上汇聚北京;2000年以来整个区域的人口基尼系数逐年递增。因此,京津冀区域的发展应从三个层次着手:在北京行政区内培育新城热点,促进城市的多中心化发展;在京津冀重要交通廊道上推进轴线空间建设,保持集聚经济优势;在区域空间中促进新城镇建设,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网络。  相似文献   
998.
长江流域土壤保持能力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DIS-NDVI数据、地面气象站数据等,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了长江流域2000~2010年土壤保持量,并基于GIS平台与GeoDa软件,辅以Morans I指数以及一元线性回归系数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土壤保持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长江源区以及中下游沿岸至长江入海口地区的土壤保持量最低(≤560t/hm2),土壤保持量高值区(≥2 400t/hm2)主要分布于上游四川盆地周围以及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2)长江流域土壤保持量在市域单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低—低"聚集区分布在长江源区、武汉西部以及流域入海口,"高—高"聚集区主体分布在流域上游与江西南部;(3)土壤保持量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的区域占62%,其中呈快速增加趋势(b5)的地区分布在陕西南部、湖南西北部、江西东部以及四川东部,呈减少趋势的区域占38%,主要分布于流域上游以及中下游长江以南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999.
王辉  孙波  关小红 《环境科学》2016,37(2):588-594
以苯胺和对氯苯胺为目标污染物,在假一级动力学实验条件下(KMn O4初始浓度是目标有机物初始浓度的10倍),考察了p H对KMn O4氧化降解苯胺类化合物的动力学的影响.发现在KMn O4氧化降解苯胺类化合物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自催化现象,推测这种自催化现象可能是由于原位生成的Mn Ox在其表面络合目标污染物,从而促进了KMn O4对污染物的氧化速率.对不同p H条件下KMn O4氧化苯胺类化合物的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假一级拟合获得假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obs),通过KMn O4浓度与kobs进一步得到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M-1·s-1)随p H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苯胺和对氯苯胺各自的p Ka附近时达到最大,即文献中提出的类抛物线现象.笔者之前提出的质子传递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KMn O4氧化苯胺和对氯苯胺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随p H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广州地区灰霾与清洁过程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建  吴兑  范绍佳  吴蒙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1):3433-3442
不同的污染天气对应着不同的污染特征,本文利用广州观象台2010—2012年地面逐时能见度和相对湿度数据,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2010—2012年逐时MARGA数据及O3、PM、SO2、NOx等污染物数据,判识得到广州地区2010—2012年3年中的灰霾过程和清洁过程,并研究了灰霾过程和清洁过程的污染特征.研究发现,广州地区灰霾过程主要集中在干季,清洁过程集中在湿季;灰霾过程中NO2SO2NOO3,清洁过程中O3NO2SO2NO,灰霾过程时的细粒子浓度比要高于清洁过程,且灰霾与清洁过程中二次离子(SO2-4、NO-3、NH+4)与PM2.5的比值分别为0.55、0.45.灰霾过程的氮氧化作用强于清洁过程,而硫氧化作用和氯损耗过程相对较弱;同时,灰霾过程和清洁过程中气溶胶均呈现弱酸性,其中,清洁过程中的气溶胶酸性强于灰霾过程.个例分析发现,灰霾过程和清洁过程均处于富氨环境中,其中,灰霾过程中,NH+4在低浓度时更为富氨状态,此时相对于SO2-4,更多的氨与NO-3结合生成NH4NO3;清洁过程则刚好相反.灰霾过程中Cl-浓度普遍较高,其主要来自KCl;而清洁过程中有明显的氯损耗,Cl-主要来自海盐,部分来自NH4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