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1篇 |
免费 | 226篇 |
国内免费 | 88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6篇 |
废物处理 | 45篇 |
环保管理 | 165篇 |
综合类 | 1595篇 |
基础理论 | 580篇 |
污染及防治 | 184篇 |
评价与监测 | 208篇 |
社会与环境 | 37篇 |
灾害及防治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93篇 |
2022年 | 107篇 |
2021年 | 109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129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102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136篇 |
2014年 | 163篇 |
2013年 | 138篇 |
2012年 | 176篇 |
2011年 | 173篇 |
2010年 | 139篇 |
2009年 | 161篇 |
2008年 | 127篇 |
2007年 | 125篇 |
2006年 | 123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61.
生物质炭-过氧化氢联合修复对火电厂土壤性质与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一种利用生物质炭并结合过氧化氢对火电厂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采集诸城火电厂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梯度生物质炭与过氧化氢配合施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对小白菜生长指标及土壤多环芳烃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生物质炭配施过氧化氢能促进小白菜生长,有效降低土壤和小白菜中多环芳烃含量.与T1(不施生物质炭)对比,生物炭处理的小白菜生物量增加8%—15%,叶绿素SPAD值增加25%—50%,荧光参数和光谱反射率有一定提高,小白菜和土壤多环芳烃含量显著减少.同时,使污染酸化土壤pH值提高了0.2—0.6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9.5%—45.6%,碱解氮、速效磷与速效钾等养分有一定量的增加.其中,T7(0.5‰H_2O_2+2‰生物质炭)处理修复效果最好,供试蔬菜和土壤中多环芳烃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9.6%和58.8%.其次是T3(2‰生物质炭)处理,供试蔬菜和土壤中多环芳烃去除率分别达到了42.9%和54.6%,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因此,可推荐在修复实践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62.
海洋中的多环芳烃(PAHs)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且海洋动物早期发育阶段是对环境因素变化响应的最敏感阶段。为探究海洋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早期发育阶段原肠胚的毒性影响,采用半静态毒性实验方法,分别考察了4种多环芳烃苯并[a]芘、3-甲基菲、惹烯及2-甲基蒽对仿刺参原肠胚的24、48、72、96 h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10、50、100、200μg·L~(-1)暴露浓度下,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和暴露浓度的升高,4种多环芳烃对仿刺参原肠胚产生不同程度的急性毒性效应,仿刺参原肠胚存活率与4种多环芳烃浓度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苯并[a]芘对仿刺参原肠胚在24、48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294.4、225.64 mg·L~(-1),3-甲基菲在24、48、72、96 h的LC_(50)分别为404.5、300.7、81.4、17.6mg·L~(-1),惹烯在24、48、72 h的LC_(50)分别为243.1、230、186 mg·L~(-1),2-甲基蒽在24、48、72、96 h的LC_(50)分别244、231.6、152.6、142.9 mg·L~(-1)。4种多环芳烃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39.76、49.8、61.8、62.6μg·L~(-1),其毒性大小顺序为苯并[a]芘3-甲基菲惹烯2-甲基蒽。基于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结果可知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毒性差异可能与分子结构等性质有关。该实验为深入研究多环芳烃对海洋环境的毒性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3.
以两种典型人工合成有机物(磺胺甲恶唑和卡马西平)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铁碳微电解法降解上述两种目标污染物,研究了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pH、铁投加量等因素对磺胺甲恶唑和卡马西平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1,铁碳比为1∶1,铁投加量为80 g·L~(-1)时,磺胺甲恶唑的去除率最高,60 min几乎全部去除.pH=1,铁碳比为1∶4,铁投加量为80 g·L~(-1)时,卡马西平的去除率最高,60 min卡马西平去除率接近90%.在这过程中磺胺甲恶唑和卡马西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它们的氮被还原成氨氮.磺胺甲恶唑和卡马西平的降解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64.
165.
166.
快速溶剂萃取-SPE硅胶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16种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比较不同土壤前处理和分析测试方法,建立了快速溶剂萃取-SPE硅胶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PAHs16种化合物的方法,并对各步骤进行了条件优化。方法检出限在0.77ug/kg~15.4ug/kg之间,基质加标回收率在63.0%~116%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23%~17.0%之间,符合美国EPA标准,是一种安全、低毒的分析方法。土壤标准参考物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土壤分析测试要求。本方法也适用于农产品中PAHs16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7.
多环芳烃在低氧沉积物环境中的分布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氧环境普遍存在于底层水体以及表层沉积物中,随着中国水体有机污染加剧,低氧现象将越来越明显.有研究表明,中国水体普遍受到多环芳烃污染,由于其强烈的憎水性和低溶解性,大部分多环芳烃沉积在底泥中.总结了学者们对国内外河流、湿地、河口等水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多环芳烃的分布规律,发现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与流域内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反映了经济发展过程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相比于国外典型区域的多环芳烃浓度,中国沉积物的多环芳烃污染处于中等水平,但处于快速上升阶段,部分点位浓度已超过生态风险区间低值(4 000 ng/g),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所以对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评价、污染物排放控制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8.
基于在pH为1的酸性介质中,β-环瑚精对双酚A荧光强度的增强作用,建立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环境荷尔蒙类物质双酚A的简单灵敏的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4~300·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3%,检出限为0·023μg/L。用该法检测PC膜浸泡水样中双酚A残留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9.
170.
采用恒能量同步荧光法检测了龙岩市大气颗粒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比较了龙岩市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季节对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讨论了其分布规律及污染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