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26篇
  免费   1291篇
  国内免费   2198篇
安全科学   670篇
废物处理   1016篇
环保管理   1007篇
综合类   8507篇
基础理论   648篇
污染及防治   2668篇
评价与监测   47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328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785篇
  2013年   577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670篇
  2010年   590篇
  2009年   605篇
  2008年   637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672篇
  2005年   569篇
  2004年   582篇
  2003年   617篇
  2002年   566篇
  2001年   436篇
  2000年   404篇
  1999年   387篇
  1998年   358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318篇
  1995年   291篇
  1994年   294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9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01.
《环境保护》2014,(9):71
正铜陵化工集团新桥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矿,是一座以硫为主,伴生铜、金、银、铁、铅、锌等多种金属元素的大型化学矿山。2001年改制成为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国有独资全资子公司,是国家十五规划的全国两家重点硫铁矿企业之一。近几年来,公司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无一例重伤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连续实现生产安全年。公司废水、粉尘、噪声稳定达标排放,废水回用率达92%,实现选矿尾矿零排放。  相似文献   
802.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6种挥发性脂肪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挥发性脂肪酸(VFA)是厌氧消化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在反应器运行中,出水VFA用作重要的控制指标。通过色谱条件探索将各种脂肪酸分离,同时研究了水样酸碱度,吸附等对测定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废水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方法的检出限在0.99~1.77 mg/L,回收率在90.9%~102.7%之间,相对标准差(n=5)在1.3%~3.8%之间。  相似文献   
803.
介绍了植物提取废水处理工程,根据植物提取废水的浓度高、废水产生量大及成分复杂的特点,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而再生树脂柱废水及层析过程废水酸碱性强,COD浓度高的特点,废水处理采用预处理-IC厌氧塔-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出水工艺进行处理.由工程实际运行标明,设计处理能力为500m3/d,废水进水COD≤8500mg/l...  相似文献   
804.
为探究FA(游离氨)与FNA(游离亚硝酸)对短程硝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中试MBR(膜生物反应器),以高浓度NH4+-N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MBR对NH4+-N的去除效果,通过计算FA与FNA浓度,分析其对短程硝化的影响,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对功能基因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①通过将NH4+-N容积负荷逐渐从0.11 kg/(m3·d)提升至0.75 kg/(m3·d),MBR在第18天实现了全程硝化向短程硝化的转变. ②MBR稳定运行过程中,FA和FNA浓度分别维持在1.03~3.52和0.033~0.118 mg/L,NAR(亚硝酸盐积累率)为65.70%~80.24%,实现了NO2--N的稳定积累,此时NH4+-N去除率为87.92%~97.18%. ③进水由模拟废水向实际工业废水的转变没有对NAR产生较大影响,表明中试MBR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④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维持MBR内FA和FNA浓度能够富集AOB(氨氧化菌)Nitrosomonas(7.99%),抑制NOB(亚硝酸盐氧化菌)活性,进而实现短程硝化;MBR运行第50天时,Amo(氨单加氧酶)功能基因相对丰度为第0天时的371倍,进一步验证了短程硝化过程的实现. 研究显示,FA与FNA对NOB的抑制在维持中试MBR短程硝化中起重要作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MBR内FA和FNA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05.
一体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是工业废水臭氧氧化深度处理节能降耗的潜在工艺,但臭氧氧化方式对该组合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目前鲜见报道.研究了单独臭氧、臭氧/双氧水和臭氧/催化剂3种臭氧氧化方式下一体式臭氧-BAF工艺对石化废水生化出水有机物的处理效果,并结合出水有机物...  相似文献   
806.
通过对某染料厂原有染料废水处理工艺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混凝处理+生化前调解+生化处理"的改进工艺。采用新型吸附混凝及EDI电驱动等技术处理后的废水的出水水质达到化工园区的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07.
王会芳  付昆明  左早荣  仇付国 《环境科学》2015,36(11):4161-4167
以人工配制无机高氨氮废水为进水,通过接种CANON污泥,以陶粒作为填料,研究了HRT和DO对生物膜CANON反应器的影响.试验过程中,控制进水氨氮浓度基本不变,依次控制反应器的HRT为9、7、5 h,同时控制DO的范围为1.16~3.20 mg·L-1.研究发现:1当DO为1.20~1.75 mg·L-1时,尽管提高DO有利于提高AOB的活性和系统内基质的传质效果,但是CANON反应器的NH+4-N、TN去除效果依然随着HRT的缩短而下降,尤其当DO超过2.50 mg·L-1时,TN去除效果大幅度下降;2当DO为1.20~1.75 mg·L-1时,随着HRT的缩短,CANON反应器的短程硝化性能趋于稳定,而当DO超过1.75 mg·L-1时,即使缩短HRT,其短程硝化性能依然遭到严重破坏;3CANON反应器中短程硝化稳定性能和去除效果较佳的条件是HRT为7 h,且DO控制在1.20~1.75 mg·L-1之间.HRT和DO是废水生物处理的重要运行参数,直接影响到生物处理的效果和出水水质,协调控制两者的变化范围,对提高CANON工艺对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08.
本文对含铬废水的传统处理技术进行了简要论述,并介绍了超滤膜分离技术在含铬废水处理中的优缺点,着重阐述了高效膜处理新技术对膜污染的控制及在含铬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资源化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09.
为解决ZVI(零价铁)电极表面的钝化问题,实现anammox(厌氧氨氧化)工艺稳定、高效地运行,采用EEZVI-UASB(电增强零价铁-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技术处理养猪废水,研究了EEZVI电极电压、ρ(CODCr)及脱氮贡献率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5±1)℃、pH为6.80~7.10、电极电压为0.60 V的条件下,EEZVI-UASB对NH4+-N和NO2--N的去除率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NH4+-N去除率>90.00%,NO2--N去除率>96.00%,TN平均去除率>90.00%. 当EEZVI电极电压为0.60 V时,AAOB(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为91.10 mg/(g·d)(以NH4+-N计);EEZVI-UASB中的优势功能菌主要为Pseudomonas属,其菌属16S rDNA的PCR扩增相似性达97%;系统中同时存在着反硝化、anammox、甲烷化等反应;其中anammox占主导作用,其对TN去除率的贡献率为54.10%~93.30%,反硝化及其他反应对TN去除率的贡献率为6.70%~45.90%.   相似文献   
810.
针对传统铁碳微电解装置存在的偏流、堵塞、填料板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措施,对装置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并进行了现场中试实验。通过在装置内部增加挡圈防止设备偏流,增设废水内循环工艺防止设备堵塞,改变填料的结构防止设备板结。采用改进型铁碳微电解设备处理青岛某电镀废水,稳定运行120 d出水平均值ρ(Cr6+)为0.03 mg/L,ρ(Cr)为0.04 mg/L,ρ(Zn~(2+))为0.12 mg/L,ρ(Cu~(2+))为0.67 mg/L,达到了GB 21900—2008《电镀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且设备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