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243篇
基础理论   87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总磷测试消解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丰如 《环境工程》2006,24(2):66-67
过氧化氢-沸水浴消解法测定水样中的总磷,结果表明,新消解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消解完全的特点,与传统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2.
多相芬顿催化虽然克服了均相芬顿pH适用范围窄,铁泥二次污染等问题,但还面临着稳定性差,H2O2利用率低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利用锌和铜的电负性差异制备了一种双反应中心催化剂Cu-ZnO,通过在催化剂表面构建贫富电子中心,从而诱导H2O2产生·OH降解污染物。采用TEM、EDS、XRD、FTIR、XPS以及EP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催化剂投加量、H2O2投加量、pH以及共存离子对碘乙腈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投加量为1 g·L-1,双氧水投加量为10 mmol·L-1时,Cu-ZnO对碘乙腈的去除率在91%。大部分共存离子对催化剂的降解效果影响较小,且在酸性条件下催化剂稳定性较好,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金属离子基本无释放。催化剂诱导产生的·OH和HO2·/O2·-是碘乙腈(IAN)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降解产...  相似文献   
143.
H酸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液中含有大量萘的衍生物,对生物具有毒性,是目前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本研究采用亚铁-过氧化氢氧化法对该废液进行处理,以改善它的可生化性能,降低水中有机物的溶解性,提高混凝处理效率。结果表明,最佳pH值为2~4,亚铁的适宜投加量为200mg/L,当H2O2投加量为30g/L时,COD去除率为50%,废水已具有可生化性。经亚铁-过氧化氢氧化处理(H2O2的投加量为3g/L)后的废液,再用FeCl3进行两级混凝处理(FeCl3的量分别为15和5g/L),COD的去除率达90%,H酸氧化过程中,HO先和萘环上的钝化基团发生置换反应,使萘环活化,进一步氧化,萘环裂解,最终转化为无机物。研究结果对提高该种废水生物处理效率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4.
处理焦化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毒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Fenton试剂(H2O2+Fe2+)在紫外光(UV)幅照下,氧化处理焦化废水中难被生物降解的有机毒物的可行性,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此法对焦化废水中包括多环芳烃(PAH)的所有有机毒物都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但如何降低处理费用,有待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45.
紫外光对几种水生植物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宏文  史绮  曹阳  钱锟 《环境科学》1993,14(4):74-77
通过测定被照射植物分解过氧化氢后放出氧气的体积,确定植物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满江红,浮萍和水花生3种植物受过量紫外光不同时间照射,CAT活性都明显升高。但活性峰值因植物不同而异,即满江红的CAT峰值出现在被照射72h后;浮萍的CAT峰值出现在被照射24h后;水花生则出现在被照射8h后。撤除过量紫外光照射后,3种植物的CAT活性逐渐降低。说明过量紫外光对3种植物的CAT活性有刺激作用,同时又使植物体组织受到损害,最终导致植物的CAT活性降低,而且不同植物对过量紫外光的效应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6.
M-DNB和P-DNB对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阐明M-DNB和P-DNB对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在体内实验条件下,测定了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间-二硝基苯M-DNB和对-二硝基苯P-DNB对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1.382mg/L和0.0807mg/L。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对P-DNB的敏感性比对M-DNB更高。  相似文献   
147.
不同因素对黄山贡菊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山贡菊离体叶片中过氧化氢酶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处理对黄山贡菊离体叶片中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时酶活力较高,高温或低温时酶活力均减小;低浓度的K^+和Ca^2+对过氧化氢酶有激活作用,高浓度的K^+和Ca^2+对过氧化氢酶有抑制作用;Mg^2+、Pb^2+、Cu^2+对过氧化氢酶均具有抑制作用,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8.
Cu2+-Mn2+-H2O2体系催化氧化降解罗丹明B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了Cu2+-Mn2+-H2O2体系催化氧化降解染料罗丹明B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u2+-Mn2+-H2O2体系的罗丹明B降解率比H2O2体系、Mn2+-H2O2体系和Cu2+-H2O2体系有显著提高,反应120rain后罗丹明B降解率接近100%。对于Cu2+-Mn2+-H2O2体系,最佳罗丹明B降解条件:溶液pH为5,反应温度为45℃,质量浓度为10mg/L的罗丹明B溶液体积100mL,浓度为0.01mol/L的硫酸铜溶液加入量5.0mL,浓度为0.01moVL的硫酸锰溶液加入量3.0mL,体积分数为30%的H2O2溶液加入量1.5mL。在此条件下罗丹明B降解的反应速率常数最大,为0.04228min-1,其拟合相关系数为0.99912。罗丹明B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9.
采用菱铁矿催化过氧化氢-过硫酸钠双氧化剂体系去除地下水中的1,2-二氯乙烷,通过研究菱铁矿催化机理以及氧化剂浓度两方面探讨双氧体系较单氧体系有较高去除率的原因,探讨了双氧体系1,2-DCA降解动力学和氯离子平衡。研究结果表明,菱铁矿催化双氧体系可以有效去除溶液中的1,2-DCA,本体系条件下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其较低的pH,较高Fe2+浓度,较高自由基生成量和氧化剂浓度,使得双氧体系较Fenton-Like体系有较高1,2-DCA去除率。菱铁矿催化双氧体系去除1,2-DCA反应过程中有中间产物生成,但最终完全脱氯,没有中间产物残留。  相似文献   
150.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不同含铜量的Cu—SBA-15介孔分子筛,并且用XRD、N2吸附、TEM以及uV—vis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以Cu—SBA-15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催化湿式过氧化水溶液中的罗丹明B,主要考察H2O2浓度、催化剂用量、处理温度、初始pH等因素对罗丹明B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处理条件下罗丹明的脱色率明显高于TOC去除率,处理温度、初始pH对罗丹明B的脱色与氧化有重要影响。在罗丹明B初始浓度100mg/L,H2O2初始浓度1.8g/L,催化剂量0.3g/L,温度60℃,pH为7.0,处理时间100min时,罗丹明B的脱色率为98.6%,TOC去除率为6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