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9篇 |
免费 | 103篇 |
国内免费 | 20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33篇 |
废物处理 | 70篇 |
环保管理 | 102篇 |
综合类 | 683篇 |
基础理论 | 72篇 |
污染及防治 | 157篇 |
评价与监测 | 27篇 |
社会与环境 | 4篇 |
灾害及防治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72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气力输灰系统堵管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桂林虹源公司气力输灰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堵管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对策,为气力输灰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2.
《矿山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2001,(5):3-4
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约占75%,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物超量排放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煤气将取代小煤炉成为居民和工矿企业生产的主要能源,但煤气厂存在建设投资高,运营成本高(而且规模越小运营成本越高)、净化设备复杂,污染严重等问题。近年来发展的“燃煤反烧制气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为我国城镇居民和工矿企业煤气化普及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被国家列为“九五”期间重点推广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923.
924.
925.
926.
针对高盐、高油餐厨垃圾高温堆肥功能菌株缺乏的问题,以大豆油为唯一碳源,通过测定生物量、脂肪酶活性和油脂降解率,从餐厨垃圾堆积处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嗜热油脂降解菌H7.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的菌株进行鉴定,考察其耐盐能力、油脂降解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菌株H7为嗜热嗜气解硫胺素... 相似文献
927.
为构建适宜普通小球藻快速生长及生物固碳的内环流气升式平板光生物反应器,通过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表观气速(SGV)、高径比(H/D)、降流区与升流区的面积比(Ad/Ar)等设计参数对传递特性变量(气含率、液相循环流速、体积传质系数)和微藻固碳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GV对微藻固碳速率影响最为显著,Ad/Ar次之,H/D最小。最适设计参数为SGV=0.3 vvm,Ad/Ar=3:1,H/D=6:1。SGV主要通过提高了藻液的气含率而对微藻固碳起到积极作用;微藻生长受多重因素影响,仅仅考察体积传质系数对反应器性能的提升并不全面,气含率的提高对微藻高效固碳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928.
为直观地了解和分析脱硫筒内部气液两相的混合与流动规律,采用CFD仿真软件对某公司大型湿法脱硫塔内气动乳化脱硫筒内气液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加装湍流器、改变湍流器角度以及喷雾锥角对脱硫筒内气液两相流动混合的影响;选用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和DPM模型,结合SIMPLE算法对气、液两相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增设湍流器与提高喷雾锥角能够有效提高气液两相紊动混合度,提高脱硫反应的传质效率。流场分布、气液混合与能量损失等的模拟结果表明:当湍流器角度为30°~36°时,加装湍流器的效果最佳;当喷雾锥角为120°~180°时,系统内喷淋液分布比较均匀,与烟气的混合比较充分,有利于脱硫反应的进行。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大型电厂脱硫塔中气动乳化脱硫筒设备的设计制造与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9.
土壤、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就地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化合物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地层介质中的有机物主要以自由态、挥发态、溶解态和固态4种形态存在.有机污染物的自然降解能力较差,如不进行人工清除,在自然环境中它们可能存留长达几十年之久,对土壤、地下水资源构成长期的威胁.传统的开挖处理技术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当贮油设施的地表被利用时则无法进行开挖处理(如有建筑物等).近年来,以地下冲洗法、土壤抽水法和地下水曝气法为代表的有机污染物就地处置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对这3种技术进行概要的介绍,总结指出决定这些技术可能性的主要因素是地层介质的通透能力,有机物的挥发、溶解能力及其可生物降解能力,并列出目前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挥发、溶解及生物降解能力的相对强弱作为制定具体处置技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30.
石斛气生的兰科菌根组织结构及其对御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过去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l.)气生的兰科菌根适应干旱环境胁迫机理的研究鲜为涉及,现开展了培养基质的不同水分质量分数(w(水分)=43.6%、16.8%、5.5%)对兰科菌根的外部形态以及内部组织结构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质水分质量分数降低使石斛菌根外部形态发生多样变化;随着基质水分质量分数的不断降低,石斛的生长受到显著的抑制。当基质水分质量分数为5.5%时,石斛的多数生长指标均小于其它处理,但是根冠比(R/S)增加显著,高达2.22;通过不同切片多重镜检测定和图像分析,发现菌根的形态结构产生了天然的适应突变,独特的根被组织细胞层数多达5层以上,细胞壁相对加厚,细胞腔内网、羽状结构比其它两处理明显增多,石斛菌根通过形态结构的改变来适应水分胁迫并维持其生长发育,石斛菌根组织结构的这些改变大大提高了石斛御旱的能力;水分质量分数高低与菌根感染率呈负相关,越是干旱条件菌根真菌繁衍越活跃,菌丝团结构相持时间越长,菌根的这些适应性响应都提高了石斛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