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4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木醋液中制取醋酸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木材有废植物热解干馏产生的付产品木醋液采用萃取-精馏的方法进行提纯处理,可以得到有价值的化工产品-醋酸,同时避免了木醋液直接排放产生的二次污染,可谓经济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2.
衍生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醋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冠九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Z1):247-248
空气中的醋酸采集于Na2 CO3吸收液中 ,在浓硫酸存在时 ,醋酸 (钠盐 )和甲醇衍生化反应生成醋酸甲酯 ,经大口径毛细管柱AT -WAX ( 30m 0 53μm 1 2 μm)分离 ,气相色谱测定。  相似文献   
43.
利用外源投加酵母菌与醋酸菌的方式促进了剩余污泥水解产生短链挥发性脂肪酸(SCFAs)的产量,考察了混合投加模式下污泥水解溶出的正磷酸盐、氨氮和溶解性COD的浓度,研究水解过程胞外聚合物(EPS)组分中蛋白质及多糖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酵母菌和醋酸菌投加量分别为10和20g/L时,发酵第5d实现了最高的SCFAs产量,达到719mgCOD/gVSS,其中乙酸含量为328.78mgCOD/gVSS,占总SCFAs的45.72%.投加两种菌显著促进了剩余污泥水解产生SCFAs,且以乙酸为主.外源菌投加促进了水解酸化过程氨氮和正磷酸盐的释放,最佳反应条件下最大释放量分别为80.66和22.38mg/gVSS,有利于从剩余污泥中回收氮磷.投加外源菌后EPS中的蛋白质和多糖从内层向最外层释放,为污泥水解产酸提供底物.外源投加酵母菌与醋酸菌是促进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4.
长江下游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与特征   总被引:26,自引:9,他引:17  
对长江下游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o、Cr、Cu、Ni、Pb、Zn、Mn、Hg和As进行全量和醋酸提取态(包括水溶态、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地壳元素的自然释放,但Cu、Zn、Hg和As在最近十几年因受到人为排放的影响质量比有所增加.长江江苏段的重金属质量比普遍高于入海口上海段;位于悬浮物易沉降地区的靖江重金属质量比明显偏高.Cu和Zn总体质量比较高,且醋酸提取态所占比例较大,对长江下游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45.
采用乳状液膜法分离模拟费托反应水精馏塔底液中的醋酸。以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膜溶剂、石蜡为膜增强剂、NaOH溶液为膜内相制备乳状液膜。实验结果表明,在V(Span-80)∶V(环己烷)=0.03、油内比(乳状液膜的油相与膜内相的体积比)为2.0、乳水比(乳液体积与醋酸水溶液体积之比)为1.0、膜内相NaOH质量分数为3%的最佳条件下,反应12min后醋酸的萃取率可达99%以上,萃余液中醋酸质量分数小于0.01%。  相似文献   
46.
选用NJ-SA-4A型阴离子柱为分离柱、2mmol/L Na2B4O7溶液作淋洗液,建立了测定醋酸质量浓度的离子色谱法。醋酸质量浓度(ρ)在0~50.00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S)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S=5 266 487ρ+10 173,相关系数为0.999 5,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加标回收率为95%~108%,相对标准偏差为0.7%。该法可用于化工废水及其他水体中醋酸质量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47.
双效蒸发法处理糠醛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糠醛作为精细化工领域一类重要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对国内外目前糠醛废水治理技术的分析,根据糠醛废水温度高、醋酸含量大,糠醛生产时醛气需冷凝的特点,设计了双效蒸发法的处理工艺,实验研究了双效蒸发法处理糠醛废水的效果.实验通过模拟原水温度,糠醛废水经2次蒸发后.结果显示出水CODcx在70-100 mg/L之间,达到100 mg/L以下.实验结果表明,双效蒸发法的处理工艺可将热醛气引入双效蒸发系统作为热源,节省投资,运行费用低,处理出水经过软化可直接作为锅炉补充水回用,从而实现糠醛废水的低成本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48.
黄旗海HJC剖面是氧同位素三阶段晚期(MIS3a)与现代间冰期的堆积,包括深湖相、浅湖相、冲洪积相与风成沉积。为研究各沉积相湖泊碳酸盐沉积中元素地球化学特点,对沉积物用醋酸溶液进行了选择性化学淋溶,并分析了淋溶液的元素组成。结果显示:淋溶实验较好地揭示了各沉积相的环境特点,对早、中全新世环境变化有敏感的响应;湖泊自生碳酸盐过程存在自身的元素组合特点,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外源组分的特点。  相似文献   
49.
以异狄氏剂、狄氏剂和p,p'-滴滴涕3种持久性有机氯农药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验证了三油酸甘油脂-醋酸纤维素复合膜(TECAM)富集水中自由溶解态疏水性有机物的假设,研究了水中溶解性有机碳对TECAM富集3种有机氯农药的影响,并与相同暴露条件下日本青鳉鱼的富集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ECAM只富集水中自由溶解形态的疏水性有机物;水中存在的溶解性有机碳会降低3种有机氯农药被TECAM和青鳉富集的可利用性;TECAM和青鳉的富集结果有很好的可比性.因此,TECAM能够用来预测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在不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的水中被鱼体富集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乳状液膜法分离提取醋酸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LMS-2-煤油-NaOH液膜体系处理醛酸水溶液的最佳操作条件,讨论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搅拌速度、试剂比、油内比及乳水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出了制乳的最佳稳定条件,提取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