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20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9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综述了钯 /铁、二硫化铁、硫化铁、三氧化二铁、绿锈等含铁化合物在降解六氯乙烷、四氯化碳、五氯乙烷、四氯乙烷、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有机氯化物中的应用以及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介绍了从废独石电容中提取钯和银的工艺方法、采用氧化性溶剂浸出,氨络合-盐酸酸化沉淀分别提取钯和银的工艺,而精制成纯度达99.95%以上的海锦钯和银。  相似文献   
93.
负载型纳米Ti02光催化降解水中微量三氯乙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负载型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对水中微量三氯乙烯进行紫外光催化降解处理。研究表明,三氯乙烯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表现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不同的三氯乙烯初始浓度。光照强度和催化剂用量,对三氯乙烯的光催化降解具有不同的效果。在一定初始浓度范围内,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三氯乙烯光催化降解的反应速率常数逐渐减小;光强与反应速率常数呈正比例相关,显示出有一个最佳值;催化剂的用量与反应速率常数并非呈直线相关。此外,还讨论了三氯乙烯光催化降解的机理。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包覆型和负载型缓释水处理药剂的制备方法:微胶囊技术、熔化冷凝技术、流变相技术、St-BER技术、浸渍法、碾磨法以及液相分离技术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几种制备缓释剂技术的特点,进一步探讨了缓释型水处理药剂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
载体对负载钯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O-TPSR和CO氧化活性测试等方法考察了不同载体对Pd催化剂的CO表面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对Pd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CO吸附能力影响很大,CO的吸附能力顺序为Pd/CeO2(吸附量、0.59ml/100mg)〉Pd/Al2O3(吸附量:0.052mL/100mg)〉Pd/TiO2(吸附量:0.001mL/100mg),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与CO吸附能力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P  相似文献   
96.
本实验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GO)负载纳米TiO_2材料,对负载前后的纳米材料降解制药废水的催化活性进行测定,并用SEM、FTIR和UV-vis对其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由实验结果分析可得,石墨烯的成功负载对纳米TiO_2粉体的催化效率有显著影响,TiO_2/GO复合物对制药废水的色度降解在30min时可以达到95%以上,180min时COD去除率可达78%。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以三氧化二铝小球为载体,成功制备出负载型纳米零价铁(Fe@Al_2O_3)。利用复合材料还原水相中的硝基苯,研究了铁投加量和硝基苯初始浓度对硝基苯去除率的影响,并借助GC-MS分析硝基苯可能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负载后零价铁颗粒平均粒径在100nm左右,均匀分散在Al_2O_3表面及内部孔道上;Fe@Al_2O_3在空气/水条件保存后,硝基苯去除率仍达到90.44%,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未负载的NZVI;零价铁还原硝基苯生成苯胺是主要反应,伴随着氧化副反应生成微量的无机氮。  相似文献   
98.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膨润土负载纳米铁/镍(Bent-Fe/Ni)用于还原阿莫西林,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SO2-4、HCO-3)和阳离子(Ca2+、Cu2+)对Bent-Fe/Ni还原阿莫西林的影响.结果表明,SO2-4、HCO-3浓度对Bent-Fe/Ni还原阿莫西林的影响较大,当其浓度分别为0和500mg·L-1时,阿莫西林的去除率分别为93.7%和21.5%(SO2-4),以及93.7%和5.8%(HCO-3);Ca2+对Bent-Fe/Ni还原阿莫西林起到抑制作用,当其浓度为0和500 mg·L-1时,阿莫西林的去除率分别为93.7%和77.8%;低浓度的Cu2+对Bent-Fe/Ni还原阿莫西林起到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Cu2+对Bent-Fe/Ni还原阿莫西林起到抑制作用,当其浓度为0、10和100 mg·L-1时,阿莫西林的去除率分别为93.7%、94.8%和86.7%.  相似文献   
99.
为了研究水体中的有机酸对B-Fe/Ni(膨润土负载纳米铁/镍)降解阿莫西林的影响,以HA(腐殖酸)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HA(0、10、50、100 mg/L)和EDTA(0、10、50、100 mg/L)对B-Fe/Ni降解阿莫西林的影响.以阿莫西林的降解率来考察HA和EDTA对B-Fe/Ni降解阿莫西林的效率产生的影响,并采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RD(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探究了这两种有机酸对B-Fe/Ni降解阿莫西林产生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①当反应时间为10 min时,在HA质量浓度分别为0、10、50、100 mg/L的体系中,阿莫西林的降解率分别为63.6%、88.6%、87.3%、81.8%;②当反应时间为10 min时,在EDTA质量浓度分别为0、10、50、100 mg/L的的体系中,阿莫西林的降解率分别为63.6%、74.3%、65.7%、33.6%;③纳米铁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为铁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沉淀,形成钝化层.研究显示,HA和EDTA在低质量浓度下会对B-Fe/Ni降解阿莫西林产生促进作用,而在高质量浓度下则会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