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4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877篇
安全科学   192篇
废物处理   150篇
环保管理   157篇
综合类   1989篇
基础理论   350篇
污染及防治   513篇
评价与监测   13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铁内电解法处理硝基苯类废水的机理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硝基苯类化合物是广泛应用的化工原料 ,目前它们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并危及人体的健康。利用内电解法处理环境污染物的方法目前倍受青睐 ,本文介绍了内电解法处理硝基苯类废水的作用机理、硝基苯类化合物的转化途径 ,概述了内电解法去污的影响因素 ,探讨了其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992.
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清洁生产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项目采用包括预处理、湿法脱硫、浸出及电沉积在内的全湿法技术工艺 ,可以实现清洁生产 ,技术先进成熟 ,具有 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铅回收大于 95 % ,电流效率大于 95 5 % ,电铅成品优于 1# 电铅标准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气浮法处理电解钴废水。用十二烷基磺酸纳(SLS)作浮选剂,用FeCl3 和Al2 (SO4)3 作混凝剂,气浮后水可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3mg/L)。为实际废水的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低温低浊微污染水源水的生物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江泳  方振东  王占生 《环境科学》1996,17(1):54-56,59
针对低温低落景污染水源,采用生物预处理的手段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发现:以陶粒为载体的生物预处理工艺,能去除水中有机物(OC或COD)20-30%,SS60-70%,氨氮80%,低温时去除率受到一定影响。但仍有一定和去除有机物及氨氮的。水库的低浊度和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性质有利于生物预处理工艺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5.
微电解—生化工艺处理化工制药生产废水的试验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水质分析和处理试验,采用酸析回收对硝工苯甲酸,微电解-混凝作为一级处理技术,厌氧水解-好氧曝气作为二级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成功地澡理了氯霉素中间体生产废水,处理后出水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6.
997.
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于多种环境过程至关重要,如碳封存、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营养元素和有毒金属的迁移和转化。近年来,随着分离培养方式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发展,作为铁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微氧生物铁氧化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微氧型亚铁氧化菌广泛分布于近中性环境中,其分离栖息地从地下水、湿地、溪流延展至深海环境。微氧生物亚铁氧化成矿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表面,生成比表面积较大的无定型铁氧化物。大部分微氧型亚铁氧化菌通过形成鞘状或螺旋柄状结构的胞外多聚物吸附生成的铁氧化物,防止自身被铁氧化物包埋,导致无法正常代谢而死亡。亚铁氧化成矿过程可吸附和共沉淀重金属元素,降低重金属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从而缓解重金属的污染,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新的思路。文章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嗜中性微氧型亚铁氧化菌的研究进展,包括其代谢特征、种类及分布、以及亚铁氧化菌的成矿机制和成矿过程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最后对如何快速有效地分离微氧型亚铁氧化菌、明确成矿过程中的特殊结构的形成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8.
随着危废管理要求的日益提升,小微企业在危废的处置和管理上也遇到很多困难,针对当前形势下小微企业的危废特性及管控难题,中广核环保下属无锡公司在当地政府相关政策引导下,对小微企业危废安全收储平台的建设进行一些积极探索与实践,为进一步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监管,规范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做努力,致力于将小微产废企业的危险废物“化零为整”,分类集中贮存,发挥规模化处置优势,以期解决小微企业危废处置难题。同时对未来该平台可持续运营提出思考和建议,为其它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以聚苯乙烯(PS)微粒和泰乐菌素(TYL)为研究对象,选取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性质农田土壤,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试验研究微塑料添加对土壤吸附TYL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S条件下4种土壤吸附TYL的能力显著提高,其中,PS对黏质土壤吸附TYL能力的提高作用大于壤土;土壤中w=1%的PS没有明显改变4种土壤对TYL的吸附过程,吸附过程能较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7)拟合,通过颗粒内扩散模型判断原土壤和含PS土壤对TYL的吸附过程分为外部扩散、颗粒内扩散和吸附平衡3个阶段。土壤对TYL的吸附等温线可以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合(R2>0.97)。添加PS后土壤吸附TYL的能力随pH值和离子强度的增加均有一定程度减弱,且达到显著性差异,其吸附机制为以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为主导的多相吸附。  相似文献   
1000.
微塑料(MP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各生态系统的新污染物,而湿地是微塑料在各生态系统间运输和交换的重要环节,因此湿地中的MPs成为近年来MPs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湿地中MPs的来源、分布及种类,总结了湿地作为MPs的源与汇特性,指出MPs主要是通过地表径流或废水排放进入湿地,其常见的种类有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丙烯(PP)等,并主要以纤维、片状、泡沫、薄膜或颗粒等形状存在;微塑料对湿地系统影响显著,其化学和物理性质也在湿地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最后,提出了今后湿地中微塑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