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78篇 |
免费 | 349篇 |
国内免费 | 25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23篇 |
废物处理 | 93篇 |
环保管理 | 249篇 |
综合类 | 1188篇 |
基础理论 | 138篇 |
污染及防治 | 244篇 |
评价与监测 | 63篇 |
社会与环境 | 36篇 |
灾害及防治 | 1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115篇 |
2022年 | 118篇 |
2021年 | 127篇 |
2020年 | 106篇 |
2019年 | 85篇 |
2018年 | 85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87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168篇 |
2013年 | 136篇 |
2012年 | 162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29篇 |
2008年 | 146篇 |
2007年 | 117篇 |
2006年 | 118篇 |
2005年 | 103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本文主要结合ISO 12219-1:2021等整车高温试验标准,从吐鲁番实地测试条件、模拟舱高温辐照方式、高温试验条件等几个方面对车内模拟极端高温后内饰散发VOC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可通过提高辐照度的方式来提高试验车内温度,使车内温度接近吐鲁番媒体测试时的极端高温,同时也让VOC散发接近国内城市夏季暴晒后的状态,更加贴近用户实际用车环境的上限。本文的分析结果旨在为各主机厂模拟夏季极端高温下内饰VOC散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2.
针对目前架空输电线路杆塔攀爬过程中防护措施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防坠模块上下杆塔的防坠落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验证了该方法在实践作业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3.
农作物秸秆燃烧是大气中黑碳(black carbon,BC)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黑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离线样品分析获得的BC排放特征,缺少实时在线排放特征的研究。本研究收集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4种农作物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通过在实验室燃烧平台模拟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的过程,利用黑碳仪获得农作物秸秆燃烧过程中BC的实时浓度排放变化;利用质量重建,获得BC在线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农作物秸秆在明燃过程中BC的排放因子较为稳定。通过平均排放因子的计算,获得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的BC排放因子分别为(0.32±0.05) g?kg~(-1)、(0.31±0.13) g?kg~(-1)、(0.31±0.09) g?kg~(-1)和(0.44±0.01) g?kg~(-1)。在排放因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量,最终建立了2015年我国省级(不含港澳台地区)典型农作物秸秆燃烧的BC排放清单。 相似文献
594.
通过正交实验、单因素温度影响实验,利用SMT磷分级提取法研究了高温热水解后高含固污泥中磷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120℃~160℃的高温热水解可以将高含固污泥中14.80%以上的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影响因素对无机磷/总磷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热水解温度 > 热水解时间 > 氧化剂含量 > pH值,随着温度的升高,高含固污泥中无机磷/总磷也从79.13%增加至95.87%;当热水解温度为160℃、时间为40min时,高含固污泥中无机磷含量由原泥的18.30mg/g增至20.49mg/g,无机磷/总磷由80.83%增至96.97%.结果为实现污泥中磷的回收利用奠定基础,同时为“高温热水解+高含固厌氧消化”工艺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95.
自发热持续高温好氧堆肥碳、氮、腐殖酸变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超高温自发热好氧污泥堆肥过程中有机碳、氮、腐殖酸变化过程,以1m3小堆体好氧堆肥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COD从23.18mg/g增大到47.49mg/g,然后逐渐减少至30.67mg/g.总有机碳和TN在前7d减量最多,分别从207.45mg/g,45.40mg/g降到157.86mg/g,38.23mg/g,并在第35d趋于稳定.NH4+-N从9.89mg/g逐渐增加到14.04mg/g,堆肥过程中NO2--N,NO3--N含量极低,总含量低于0.07mg/g,不足TN的0.2%.TN损失达82.87%,主要通过氨气挥发的途径.腐殖酸含量前7d从115.12mg/g迅速上升至214.11mg/g,第21d缓慢下降至154.47mg/g,趋于稳定.腐殖度E4/E6在3.49~4.23范围内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不适用于本工艺腐熟判定. 相似文献
596.
为实现新疆油田高含盐稠油污水资源化利用,减少稠油热采开发过程中的高含盐稠油污水排放量及清水资源消耗量,根据该油田污水水质高矿化度、高盐的特点,提出了机械蒸汽压缩MVC污水蒸发除盐回用处理技术。针对燃煤注汽锅炉排放的高含盐稠油污水开展了机械蒸汽压缩蒸发除盐的现场先导试验,阐述了机械蒸汽压缩的主体工艺流程、工艺技术特点、进出水水质、运行成本、产水率、结垢情况以及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该技术水回收率≥90%,出水矿化度50mg/L,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最后针对该工艺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高投资、高成本等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97.
598.
为了制备可见光激发下能高效降解含盐废水中有机物的光催化剂,首次以商用TiO_2光催化剂(P25)为载体,利用吸附相反应技术一步获得了Ag沉积的可见光响应复合光催化剂.同时,通过XPS、TEM、HRTEM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图,结合多种高含盐水体系中苯酚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研究了不同Ag沉积对催化剂可见光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吸附平衡后P25表面富含水的吸附层可作为反应和粒子的生成场所,生成量子尺寸的Ag粒子.另外,在吸附层中生成的Ag粒子均匀分布于P25表面并与之紧密结合,并在TiO_2晶格结构中引入晶格交错结构.Ag与TiO_2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晶格交错结构共同提升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和电荷的分离效率,增强了催化剂对苯酚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在含盐废水体系中,盐离子数量越多,催化剂在可见光下降解苯酚过程受到的干扰越大. 相似文献
599.
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蕴含丰富且独特的微生物资源。为维持海产品的鲜活,人们常采用循环暂养技术,通过曝气装置增加水体含氧量。本研究运用宏基因组技术,分析氧含量变化对海洋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组成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氧海水中的以α-变形菌纲为主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较高,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则随着氧浓度升高而降低。海洋微生物中多种抗生素抗性基因与毒力因子基因丰度下降。这表明海水中氧含量的上升可以减少微生物的抗药性和致病潜能,从而降低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600.
2022年夏季高温干旱严重影响中国长江流域,臭氧(O3)等污染物也出现明显异常,为研究高温干旱对污染物的影响,利用2015-2022年夏季逐小时地面空气质量和气象监测数据以及气象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高温干旱特征以及对O3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受高原暖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的影响,中国长江流域出现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事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其中四川盆地和长三角地区地面温度明显偏高,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偏低,对近地面O3和PM2.5浓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7-8月高温干旱对四川盆地产生的影响尤其严重。异常的高温干旱增强了大气光化学反应能力,对O3和二次气溶胶生成有贡献,且降水对污染物的湿清除作用大大减弱,导致四川盆地O3浓度和超标天数明显增加,PM2.5浓度也有所升高,甚至造成持续十多天的高温热浪和O3污染复合事件,其中对成都平原O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