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安全科学   70篇
废物处理   92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350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148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介绍了氨荒酸膦酸树脂过滤器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该过滤器分离与富集地面水(海水)中Cu、Pb、Zn、Cd等元素的适用条件。实际样品中的Cu、Pb、Zn、Cd等重金属离子经过过滤器过滤,被吸附在树脂滤层中,用少量酸洗脱,以AAS测试,结果稳定、准确度高。此过滤器在痕量分析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2.
为有效识别地表水硝酸盐的污染来源,探讨了硝酸盐氮同位素(δ15N)测定前处理过程的实验步骤和方法。通过对国产717、美国Amberlite IRA402和IRA900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NO3-的吸附、洗脱和扩散实验优化研究,分析了树脂高度、吸附流速、洗脱液的浓度和体积、洗脱流速、扩散温度和时间等影响NO3-吸附和洗脱效率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717、IRA402和IRA900均可以作为吸附NO3-的离子交换树脂,其中IRA402型树脂吸附效果最佳,717型树脂洗脱效果最佳。在过阴离子交换柱之前,通过Al2O3柱吸附水样中的有机物等杂质,可有效提高NO3-的洗脱率。针对九龙江流域地表水样,离子交换柱高度可选择为2.5 cm,吸附流速 600~700 mL/h,洗脱液可选择2 mol/L KCl 溶液,洗脱流速控制为4~6 mL/h。该实验方法的建立可满足九龙江流域地表水样硝酸盐δ15N测定的前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603.
混凝-溶气气浮装置预处理ABS树脂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ABS树脂生产废水中乳胶状悬浮物难以去除的现状,采用混凝-溶气气浮装置进行了预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铝盐复配药剂和阳离子型PAM共同作用对废水中的乳胶状悬浮物具有极好的破乳絮凝效果,且在原水pH值为5、铝盐复配药剂投加量为100 mg/L、PAM投加量为2.5 mg/L、溶气水回流比为40%和水力停留时间为15 min条件下,该装置对ABS树脂生产废水中的浊度去除率达95%以上,COD去除率达50%以上,达到后续生化处理对进水的要求,且运行稳定,在胶乳废水处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4.
以生活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固相萃取、吸附树脂层析等手段,研究了臭氧氧化过程中进出水及不同分级组分的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的变化,揭示了无机离子浓度对臭氧氧化出水急性毒性的影响,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对急性毒性相关的物质组分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15 min,臭氧投加速率为2.1 mg·(L·min)-1,臭氧氧化出水的急性毒性明显下降,出水的急性毒性仅为进水的24.7%。水样不同分级组分的生物毒性测试结果显示,生物处理出水中的亲水性物质和疏水中性物质分别贡献了44.6%和27.8%的毒性当量。当生物处理出水的氯离子含量为75~400 mg·L-1时,经臭氧氧化后,出水的急性生物毒性与氯离子浓度成正相关关系,当生物处理出水的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含量分别在150~300 mg·L-1和20~110 mg·L-1变化时,经臭氧氧化后,出水的急性生物毒性变化不大,结合三维荧光光谱的分析结果,臭氧氧化出水中急性毒性物质可能主要存在于芳香族蛋白质类似物(Ⅱ区)和类腐殖酸类物质(Ⅴ区)中。  相似文献   
605.
以木质素磺酸钙为反应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木质素离子交换树脂,对其进行了SEM电镜表征及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木质素离子交换树脂依靠其表面可电离的磺酸基、羟基和羧基等多种交换基团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当反应温度为25℃时,其对Cd2+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量可达到92.15 mg·g-1;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树脂对Cu2+、Cd2+和Ni2+的吸附效能为Cd2+ >Ni2+ >Cu2+;SEM电镜扫描结果显示:木质素离子交换树脂表面光滑致密,无明显的物理结构孔,属于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  相似文献   
606.
通过对比几种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筛选出处理ClO4-的最佳树脂。研究表明:氯型717阴离子交换树脂(Cl717)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效果,其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属于单层吸附;升高温度和增加投加量有利于Cl717对ClO4-的吸附;共存阴离子对Cl717吸附ClO4-产生抑制作用,干扰能力依次为Cl-3-42-43-。对树脂进行了再生,再生液浓度为2.16 mol/L,当用量为树脂体积5倍时可获得较好的再生效果。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l717吸附ClO4-的主要机理可能是树脂骨架对ClO4-的静电引力作用以及ClO4-与树脂的季胺基团形成了氢键。  相似文献   
607.
随着我国许多湖泊、水库等水体富营养化加重且暴发季节性蓝藻水华,饮用水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为实现含藻水的深度净化,本研究对不同藻含量水样进行臭氧化处理,考察了氧化过程中藻内含物的释放和转化规律,对溶解性有机碳(DOC)、叶绿素a(Chl-a)、${{\rm{NH}}_4^{+} }$-N、${{\rm{NO}}_3^{-}} $-N、总氮(TN)、总磷(TP)及微囊藻毒素(MC-LR)等水质参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针对氧化出水DOC和${{\rm{NO}}_3^{-}} $-N含量高的特征,选取商业化的A520和磁性MIEX树脂进行了深度吸附处理。结果表明:随臭氧化时间的延长,颗粒态藻细胞内含物逐渐变为溶解态并被氧化降解。对于高藻含量水样,氧化过程中${{\rm{NH}}_4^{+}} $-N迅速积累,有机氮主要转化为${{\rm{NH}}_4^{+}} $-N;而对于低藻含量水样,有机氮及${{\rm{NH}}_4^{+}} $-N迅速转化为${{\rm{NO}}_3^{-}} $-N,最终${{\rm{NH}}_4^{+}} $-N对TN的占比低于10%。臭氧化过程中,MC-LR质量浓度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未被氧化降解的MC-LR可被2种阴离子交换树脂有效吸附去除,同时树脂吸附处理可显著降低水体的DOC和${{\rm{NO}}_3^{-} }$-N含量。因此,臭氧氧化耦合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可实现含藻水样的深度净化,为含藻水应急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08.
放射性废树脂的安全处理与处置是影响核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综述了国际上放射性废树脂处理与整备技术,如水泥固化、化学氧化、焚烧、超临界水氧化、超压处理等,从基本原理、技术特点、二次废物、减容比和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当前处理与整备技术的发展理念是实现“废物最小化”和废物处置长期稳定性。其中超临界水氧化、蒸汽重整、冷坩埚等新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分别指出了其所面临的问题和研究重点。最后,结合实际需要,提出了我国放射性废树脂处理与整备技术的发展思路和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09.
The study evaluated the adsorption of two antibiotics by four engineered adsorbents (hypercrosslinked resin MN-202, macroporous resin XAD-4, activated carbon F-400, an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 from aqueous solutions. The dynamic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dominant influence of pore size in adsorption. The adsorption amounts of antibiotics on XAD-4 were attributed to the hydrophobic effect, whereas steric hindrance or micropore-filling played a main role in the adsorption of antibiotics by F-400 because of its high microporosity. Aside from F-400, similar patterns of pH-dependent adsorption were observed, implying the importance of antibiotic molecular forms to the adsorption process for adsorbents. Increasing the ionic concentration with CaCl2 produced particular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n MWCNT at pH 2.0 and F-400 at pH 8.0, which were attributed to the highly available contact surfaces and molecular sieving, respectively. Its hybrid characteristics incorporating a considerable portion of mesopores and micropores made hypercross linked MN-202 a superior antibiotic adsorbent with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Furthermor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MWCNT on the basis of surface area was more advantageous than that of the other adsorbents because MWCNT has a much more compact molecular arrangement.  相似文献   
610.
文章研究D301树脂对水溶液中氟虫腈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和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对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探讨,并选择不同模型对吸附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当氟虫腈溶液初始浓度为2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0.5 g/L时,氟虫腈的去除率达到100%;溶液pH值在39范围内变化时,对吸附的影响较小,相对而言pH=7的吸附效果最好;D301树脂对氟虫腈的吸附等温线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4和0.991;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一级反应方程。总体来说,D301树脂对氟虫腈的吸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