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2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71.
Biosorption can be an effective process for the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The adsorption of Cu(Ⅱ)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 the extracellular polymers (EPS) from Bacillus sp. (named MBFF19) with respect to pH, incubation time,concentration of initial Cu(Ⅱ), and biosorbent dose was studied. Biosorption of Cu(Ⅱ) is highly pH dependent. The maximum uptake of Cu(Ⅱ) (89.62 mg/g) was obtained at pH 4.8. Biosorption equilibrium was established in approximately 10 mi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more than 0.90 turned out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Cu(Ⅱ) on MBFF19 was in accordance with both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s. The pseudo-first and second order models were applied to examine the kinetics of the adsorption, whereas the latter was found to be in harmony with the kinetic data better. Because of the outstanding uptake capacity of Cu(Ⅱ), MBFF19 produced by Bacillus sp. was proved to be an excellent biosorbent for removing Cu(Ⅱ) from aqueous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72.
豆豉纤溶酶在枯草杆菌WB800中的高水平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来源于豆豉产生菌DC12的新的纤溶酶基因序列被克隆测序.为了实现在枯草杆菌中高水平表达豆豉纤溶酶,将来源于枯草杆菌168的重叠启动子P43序列以及转录终止信号序列通过重叠延伸融合,将融合序列克隆到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穿梭载体pBE3中,构建了pBEP43载体.将豆豉纤溶酶基因插入到载体pBEP43后转化枯草杆菌WB800.结果表明,在P43启动子驱动下,豆豉纤溶酶基因在重组菌中的对数生长期和平衡期均获得了表达且分泌到培养基中.重组菌经培养后上清液中的纤溶酶活性最高达1270U/mL,是豆豉纤溶酶基因在自身启动子驱动下表达量的1.87倍和野生菌株枯草杆菌DC12表达量的4.1倍.图5参16  相似文献   
173.
利用苏云金芽胞杆菌S-层蛋白CTC表面展示系统研究在细胞表面展示鸡毒霉形体粘附素蛋白PMGA1.2的可行性及其免疫原性,为研制能常温长期保藏和运输的禽用口服疫苗奠定基础.用部分pmga1.2基因(pmga1.2p)代替S-层蛋白ctc基因中部且位于表面锚定序列slh下游的片段,构建了2个融合基因ctc-pmga1.2p和csa-ctc-pmga1.2p(csa表csaAB操纵元,其与S-层蛋白牢固地锚定到细胞表面密切相关);将含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电转化入苏云金芽胞杆菌无质粒突变株BMB171中,获得了2个重组菌株BCCG(含ctc-pmga1.2p和携带csaAB操纵元的质粒)和CG(含csa-ctc-pmga1.2p).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2个重组菌株均成功地在细胞表面展示了重组蛋白PMGA1.2P;小鼠免疫学实验证实,2个重组菌株所展示的重组蛋白均具有免疫原性,其中,重组菌株CG的免疫效果优于BCCG.结果表明,苏云金芽胞杆菌S-层蛋白CTC表面展示系统可被用来研制热稳定性禽用口服疫苗.  相似文献   
174.
从污染土壤中分离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利用其死菌体对Cr^6+溶液进行吸附动力学研究.在Ci=300mg/L、pH=2.5和日=50℃条件下,吸附120min获得最大吸附量60.5mg/g.应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更为适合.动力学研究显示,地衣芽孢杆菌对Cr^6+的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速度方程进行描叙.图3表4参14  相似文献   
175.
用PCR方法从地衣芽孢杆菌 2 70 9和 6 816中扩增了碱性蛋白酶基因 (apr1和apr2 ) ,扩增的DNA片段插入到大肠杆菌载体 pET -2 8a中 ,构建成重组分泌型表达载体pAPR1、pAPR2 .pAPR1、pAPR2中碱性蛋白酶基因在大肠杆菌宿主JM 10 9(DE3)中得到表达 .SDS -PAGE分析显示融合表达产物的分子量均为 30 .5× 10 3 ,同核酸序列测定所推导的值相符 .表达产物分别占细胞总蛋白的 8.0 %和 7.5 % .2 70 9重组菌所得酶活为 12 10u/mL ,6 816重组菌所得酶活为 1175u/mL .研究发现 ,重组的碱性蛋白酶在进入大肠杆菌周质空间时可能存在前肽自动脱落的现象 .同时 ,对地衣芽孢杆菌 2 70 9碱性蛋白酶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 ,发现与地衣芽孢杆菌 6 816碱性蛋白酶基因的同源性为 98% .图 5参 11  相似文献   
176.
紫外线杀菌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来水的消毒目前普遍采用氯及含氯化合物药剂,消毒过程中产生三卤甲烷等致癌或致突变物质,从而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许多国家已经禁止在消毒中使用含氯药剂。因此,具有安全可靠高效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消毒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紫外线的使用也有一定的限制,通过紫外线照射时间及进水浊度的变化,研究了具有一定照射强度的紫外灯的杀菌效能变化,并得出了紫外线具有最佳杀菌效果的进水极限浊度和照射时间。同时还研究了紫外线对具有不同抗性的细菌的系灭效率,为饮用水和污水的消毒处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7.
克劳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lausii S-4)吸附Zn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生物吸附剂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Zn2+的可行性,筛选了一株高效吸附Zn2+的微生物菌株克劳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lausii S-4。采用火焰原子吸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这种新型生物吸附剂在水相中吸附Zn2+的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 clausii S-4菌体在20 ℃、30 ℃、40 ℃条件下,吸附Zn2+的最佳pH为4.5,吸附容量为57.5 mg/g,吸附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吸附平衡时间约30 min。吸附前后,B. clausii S-4菌体表面上的化学官能团和金属离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OH、—NH+4、—COOH、(—CO—NH—)、—C6H5等官能团可能参与了吸附过程。0.1 mol/L HNO3、HCl和EDTA对锌的解吸附效果较好。在矿山废水中,B. clausii S-4菌体对Zn2+的吸附效果也比较理想,显示出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8.
蜡状芽孢杆菌45号固定化细胞脱除酸性红B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研究并比较了蜡状芽孢杆菌45号自然细胞和固定化细胞的某些性质。结果表明,该菌株的两种细胞脱色反应的最适温度均为37℃,热稳定性良好。在50ppm的酸性红B溶液中经37℃保温处理后,两种细胞的脱色酶活性有明显提高。其脱色反应的最适pH值分别为7—10和5—10。固定化细胞在4—6℃的冰箱中保存52天,脱色酶的活性不变。应用固定化细胞连续处理酸性红B溶液,当进水浓度为42.1ppm时,出水平均脱色率可达87%。  相似文献   
179.
IntroductionManykindsofalgaecanleadtowaterbloomandredtideintheseas ,lakesandreservoirs .Thisphenomenoninfluencesorchangesthephysicalandchemicalcharacterofwaterandthenresultsinmanytroubleinthedrinkingwaterproductionprocess(Hargensheimer,1996;Graham ,1997;M…  相似文献   
180.
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有机肥防控土壤氨挥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验证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有机肥防控农田土壤氨挥发的效果,并了解其微生物生态学机制,通过温室蔬菜大棚盆栽生菜的方式,探究在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有机肥(BB)与化肥的条件下,土壤氨挥发量、作物品质及产量、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设置4组盆栽试验,依次为不施肥对照(CK)、100%化肥处理(C)、50% BB+50%化肥处理(B1)和100% BB处理(B2),3组处理的施氮量相同.采用动态箱法对施肥后土壤氨挥发通量进行测定.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对土壤氨挥发峰值期间的细菌群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C组相比,B1和B2组的氨挥发总量分别降低79.5%和84.8%;B2组生菜硝酸盐含量最低、产量最高,相对于CK和C组分别增产50.5%和12.3%;B1组生菜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67.6mg ·kg-1;施用BB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丰富度,特别是芽孢杆菌、硝化螺菌属相对丰度明显提升;显示出施用BB对防治空气污染和提高氮素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