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44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277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9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水解池-稳定塘工艺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色谱-质谱联机测定结果表明,水解池能将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物质,从而加速了污水在后续稳定塘中的降解。这使得新工艺比对照的传统初沉池-稳定塘工艺减少停留50%,占地面积50%以上。本文还研究了三氯甲烷,二氯乙烯,二氯乙烷和四氯乙烷和四氯化碳在新工艺中的去除情况,实验表明,水解池中存在还原脱卤过程,而挥发是稳定塘去除卤代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2.
某些剧毒有机废料在高温至超临界水中的处理实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统锦  Brill T. B. 《环境科学》1998,19(4):43-46,51
为了探索毒害有机废料的处理条件和反应机制,用二氨基乙二肟,氨基氰和蜜胺作初始试料,在温度150-400℃,压力100-700×10^5Pa的条件下进行了水热实验研究,部分密胺实验还添加了H2O2,实验结构表明,在水热条件下,尤其在超临界水中,二氨基乙二肟和氨基氰既可以通过热解作用而聚合成较高分子量的氮杂环混合物,进而水解转化成CO2和NH3,也可以直接发生水解作用,生成CO2和NH3,添加氧化剂可  相似文献   
73.
复合裂解高效提取菜油脚—皂脚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高效提取菜油脚—皂脚脂肪酸的技术关键,显著提高菜油脚—皂脚脂基裂解率和脂肪酸得率,提出水解― 醇解、皂化复合裂解清洁工艺.结果表明,脂基裂解率98% ,脂肪酸得率96 % ,芥酸纯度95 % .最佳工艺条件及其影响显著性程度为:水与菜油脚—皂脚体积比3:1( 影响显著) ,水解时间12h( 影响显著) ,水解温度190℃,黑脚醇解- 皂化时间8h.  相似文献   
74.
Experiment on microbial degradation with two kinds of biological process,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aerobic process and aerobic process was conducted to treat the anthraquinone dye wastewater with CODc, concentration of 400 mg/L and chroma 800.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the hydrolytic-aerobic process could raise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anthraquinone dye wastewater effectively. The effluent CODc, can reach 120-170 mg/L and chroma 150 which is superior to that from simple aerobic process.  相似文献   
75.
为克服单一剩余活性污泥(WAS)发酵产酸效率低的问题和资源化利用废弃木耳菌糠(SMS),本文对热-碱预处理污泥(PWS)和菌糠进行共发酵,研究预处理和菌糠添加对共发酵体系的产酸性能影响.试验基于原料的总固体含量(TS)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污泥(WAS∶SMS=1∶0)、预处理污泥(PWS∶SMS=1∶0)、菌糠(PW...  相似文献   
7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Al、Co-Al和Cu-Co-Al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3种催化剂对HCN的催化水解性能,并通过XRD、BET、XPS和H2-TPR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Cu-Co-Al催化剂展示最高的催化活性. 反应温度200℃,反应180min后, Cu-Co-Al、Cu-Al和Co-Al催化剂对HCN的转化率分别为95%,90%,10%;NH3生成量分别为122,118,18mg/m3.低结晶度、高分散性、高比表面积的催化剂有利于低温HCN水解.适量的表面分子氧含量、较高的Cu2+和Co3+含量、较低的还原温度是Cu-Co-Al催化剂具有较高的HCN低温水解活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
热水解预处理强化了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但同时增加了微生物受游离氨抑制的风险.对比传统工艺,在有机容积负荷率1.74~4.27gVS/(L·d)条件下,研究了游离氨(FA)对热水解联合中温厌氧消化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工艺甲烷产量较传统反应器提高89%~121%,有机去除率提高1.21~1.46倍.但同时导致系统中游离氨浓度达89~382mgN/L,显著高于传统工艺中37~84mgN/L的范围.游离氨毒性测试显示,传统工艺中FA浓度从43mgN/L升至84mgN/L,没有抑制解乙酸产甲烷途径,而组合工艺中FA升至264mgN/L时,表现出抑制作用,尽管厌氧菌对高浓度FA表现更强的驯化趋势.结合氮负荷试验, FA浓度与基质利用能力,解乙酸产甲烷途径抑制程度和挥发性有机酸积累的关系表明,高有机负荷条件下组合工艺效率可通过控制氮负荷优化.  相似文献   
78.
对生物制药废水水解酸化反应器采用接种污泥的方式进行启动,在不断增加进水污染负荷的条件下,40 d 内完成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启动。试验研究表明:当水解酸化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8h 时, COD 去除率可达到34.2%。而且,水中有机氮在水解酸化过程中转化为氨氮,为后续二级生物处理提供了高效去除氨氮的基础。  相似文献   
79.
稀酸预处理铜藻制备生物乙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暖温带海洋生态环境生物修复的首选物种——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为原料进行生物乙醇的制备,以稀硫酸水解后的还原糖收率为响应值,考察水解温度、液固比、水解时间和w(H2SO4)等参数对水解效率的影响. 为优化稀酸水解铜藻预处理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稀酸预处理工艺参数的回归模型,并与酶水解及发酵相结合验证了铜藻稀酸预处理效果. 结果表明:①稀酸水解铜藻的最优工艺参数. 水解温度为120 ℃,液固比为20∶1,水解时间为2.00 h,w(H2SO4)为4.50%. ②稀酸水解铜藻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水解时间和w(H2SO4)的非线性作用显著. ③对经最佳稀酸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铜藻粉进行酶水解,其还原糖收率为44.05%,是未预处理下的8.14倍,并且后续进行发酵后,乙醇产率达7.80%,是未预处理下的2.00倍. 表明铜藻是一种潜在的生物乙醇原料,稀酸预处理方法对铜藻生物乙醇的制备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80.
Hydrolysis of a model nonionic surfactant, [1‐14C]methyl palmitate, was compared between porcine esterase and lipase using a new hydrolase assay. The assay incorporates acyl coenzyme A (CoA) synthetase to convert the hydrolytic product of methyl palmitate, palmitic acid, to its acyl CoA derivative; palmitoyl CoA is separated from unreacted substrate for quantitation by a highly efficient extraction. The assay achieves quantitative separation between product and substrate due to the high water solubility of the acyl CoA derivative,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time‐consuming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s. After 60 min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only 20 U/mL porcine hepatic esterase hydrolyzed 93.6+0.9% of 20μM methyl palmitate, while 100U/mL porcine pancreatic lipase was required to hydrolyze only 82.3 ±0.7% of the same substrate. While both enzymes detoxified the surfactant, esterase was more efficient, possibly indicating preferential specificity for simple monoesters; generally selective for endogenous triacylglycerols, lipase may be less specific for surfactants. However, together both enzymes may enable mammals to hydrolyze ingested nonionic surfactants from oil spill dispersants, reducing their toxi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