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本体聚合法,以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为单体,反应型低聚硅氧烷(OSS)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制备了三元高吸油树脂,优化了制备条件,考察了其对不同有机溶剂的吸油性能,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树脂制备的优化条件为BA,St,SMA,OSS,AIBN的质量分别占单体总质量的39.60%,39.60%,20.80%,0.21%,1.50%,于55℃下反应24 h;在该优化条件下所制备的树脂对氯仿的吸油率可达80.2 g/g;树脂对氯仿和二氯甲烷的吸油率远高于其他有机溶剂。表征结果显示,树脂形成了一定的网络结构,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寒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2.
三维电极处理腈纶聚合废水的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填充粒状活性炭的三维电极处理腈纶聚合废水,考察实验条件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废水处理前后可生化性的变化.阳极为Ti/SnO2-Sb2O3网状极板,阴极为网状钛电极,分别考察了停留时间、 电解电压、 pH值、 曝气量对废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电压和pH值对废水有机物的去除率影响较大,在最优实验条件:电解电压为15V,pH值为3,曝气量400 mL/min的条件下电解120 min,腈纶聚合废水的COD、 TOC和丙烯腈的去除率分别为32.59%、 22.17%和89.70%,并且经过电解处理,废水BOD5/COD值从0.02上升至0.42,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生物处理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3.
为指导操作人员正确地处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防范人为误操作导致的事故发生,开发了以化工生产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结果和典型事故原因分析结果为知识库的事故预防信息系统.系统实时在线监测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变量,通过判定变量间的影响关系,实现对化工生产过程潜在危险的辨识、预警并给予实时操作指导,以确保生产安全,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最后,以丙烯聚合工艺为例,在多功能过程试验控制平台上进行了验证,探讨了事故预防信息系统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4.
以氧化石墨烯(GO)与纳米二氧化钛(TiO_2)为改性剂,采用界面聚合法与抽滤吸附结合,对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简称原膜)进行表面改性,得到新型纳米改性膜(简称GO-TiO_2改性膜).研究改性膜的制备工艺条件及其对腐殖酸(HA)的吸附截留性能与抗污染特性.结果表明:(1)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钛酸丁酯2 m L、GO 1 mg、间苯二胺1%(质量分数)、间苯二胺浸泡时间8 min、均苯三甲酰氯0.2%(质量分数)、均苯三甲酰氯浸泡时间10 min;(2)亲水性提高显著,亲水性表面为GO-聚酰胺-TiO_2复合结构,改性膜接触角由80.6°±1.8°下降到38.6°±1.2°;(3)抗污染性能提高明显.改性膜通量总衰减率由改性前的51.2%下降到35.6%,过滤周期约为原膜的2.5倍;反冲洗后膜通量恢复率由69%提高到96%.  相似文献   
25.
电-Fenton法预处理腈纶聚合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电-Fenton法预处理腈纶聚合废水,研究了试验条件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阳极采用Ti/SnO2-Sb2O3网状极板,阴极采用网状钛板,对腈纶聚合废水进行电解处理. 分别考察了停留时间,电解电压,FeSO4·7H2O投加量和pH对废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为pH>电解电压>FeSO4·7H2O投加量;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电解电压为15 V,pH为5,FeSO4·7H2O投加量为1.44 mmol/L,电解时间为3 h时,腈纶聚合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为31.98%,丙烯腈的去除率为74.10%,出水c(Fe2+)为0.004 mmol/L,废水的ρ(BOD5)/ρ(CODCr)从0.05升至0.47,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6.
将铁磁性分离与分子印迹技术结合,以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为核,以17β-雌二醇(E2)为模板分子,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功能单体,利用表面聚合法制备了E2分子印迹纳米材料(MIPs)和不含E2的非印迹纳米材料(NIPs).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相似文献   
27.
为考察聚磷酸铵(APP)干粉灭火剂的聚合度对其灭火性能的影响,选用3种不同聚合度的APP,结合其晶体结构、粒度分布及热性能测试,并通过粉体杯式燃烧器进行小尺寸灭火实验,对比3种样品的灭火性能及灭火机理,研究聚合度与其灭火性能的关系。热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聚合度的升高会导致APP的热稳定性下降,随着聚合度从80升至1 500,其初始分解温度从326.11 ℃降低至321.54 ℃,失重率从75.21%增加至79.66%。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PP聚合度的增加,火焰降温速率升高,最小灭火浓度(MEC)降低,灭火性能增强,当聚合度为1 500时,MEC为118.143 g/m3。聚合度的升高有助于APP在进入火场后更早、更充分地与火焰发生反应,从而使灭火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8.
新型甲醛捕获剂的合成及其捕获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离甲醛是室内空气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研制新型甲醛捕获剂及其捕获性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采用亲水性单体丙烯酰胺和亲油性单体苯乙烯为反应物,以氧化还原引发剂,经霍夫曼降解反应合成了含氨基的两亲性共聚物.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原料比、引发剂剂量时所合成的产物对人造板游离甲醛捕获率的影响,然后根据单因素实验的结果设计正交试验以优化合成条件.结果表明:苯乙烯单体和丙烯酰胺单体的摩尔比为1:3,引发剂与单体摩尔比为9%,丙烯酰胺单体和NaClO的摩尔比为1:1.2时产品捕获率最好,可达60.40%.实验合成的两亲性共聚物在常温下不挥发,相对稳定而且捕获效果较好,是一种理想的新型甲醛捕获剂.  相似文献   
29.
A novel copolymer system has been synthesized using methyl hydroquinone diacetate (MHQDA), 1,4 naphthalene dicarboxylic acid (1,4 NDCA), and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T) using the melt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The optimum kinetic parameters pertinent to this system are reported in this study. A simple second-order reaction sequence summarizes catalyzed and uncatalyzed reactions between MHQDA, 1,4 NDCA, and PBT. The kinetic parameters for the copolymerization reaction were determined using a new second-order model. This technique was used to compute the moles of acetic acid generated in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The model wa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data. Close comparison (percentage error of less than 5%) was obtaine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data. The kinetic data support block copolyester formation. The thermal data also supports formation of block polymers.  相似文献   
30.
乙酸对硅酸聚合胶凝及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研究了硅酸在不同pH条件下,乙酸存在时的形态分布及转化特征.结果表明:当硅酸溶液中有乙酸存在时,硅酸的聚合胶凝时间将延长.从而证实了乙酸的存在,能有效地减缓硅酸溶液中聚硅酸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