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安全科学   123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25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105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When plants are observed under a low dose of ozone, some physiological and metabolic shifts occur. Barring extreme injury such as tissue damage or stomata closure, most of these disruptive changes are likely to have been initiated at the level of gene expression. The belief is oxidative products formed in ozone exposed leaves, e.g. hydrogen peroxide, are responsible for much of the biochemical adjustments. The first line of defense is a range of antioxidants, such as ascorbate and glutathione, but if this defense is overwhelmed, subsequent actions occur, similar to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or general wounding. Yet there are seemingly unrelated metabolic responses which are also triggered, such as early senescence. We discuss here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gene control and signal transduction/control in order to increase our comprehension of how ozone alters the basic metabolism of plants and how plants counteract or cope with ozone.  相似文献   
102.
电化学方法现场产生H2O2的影响因素及其废水处理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姜成春  张佳发  李继 《生态环境》2006,15(3):503-508
建立了以石墨碳棒为阴极,Pt为阳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Na2SO4为支持电解质溶液的H2O2制备三电极体系。对电流密度、pH值、通氧流量、支持电解质浓度和极间距等主要参数对生成H2O2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轮换试验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pH值对生成H2O2的影响最为显著,支持电解质浓度和通氧流量也具有较大影响,极间距影响不明显,电流密度则存在着最佳值。通过试验获得的最优参数组合为:pH=2.00,电流密度=1.02mA·cm-2,通氧流量=0.4L·min-1,支持电解质浓度=0.1mol·L-1,极间距=6cm。在该参数组合条件下,采用电-Fenton法对活性染料RedMX-5B进行脱色和矿化试验,初始Fe2 投量为0.25mmol·L-1,电解180min,脱色率可达90%以上,但矿化率不高(<25%)。因此,提高矿化率是染料废水处理在未来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3.
O3/H2O2高级氧化技术H2O2加入量的简易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与臭氧有着不同反应活性的3类有机污染物,探讨并建立了O3/H2O2高级氧化技术H2O2较优投加量的简易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水中存在溶解臭氧是H2O2与臭氧降解效率具有协同作用的必要条件,另外,H2O2的较优加入量直接依赖于目标有机污染物与臭氧的反应活性。对于不同的有机物及在常规的臭氧化水处理时间内,H2O2加入量控制在单独臭氧化处理时水中溶解臭氧的20-30倍(质量比)之间为宜。这种简易控制H2O2加入量的方法对推广O3/H2O2技术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杨进  郦和生  王岽  王彬 《化工环保》2021,41(2):140-145
CaO2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在水和土壤中逐步分解生成H2O2成为氧化反应的氧化剂,已作为H2O2的替代物用于环保领域的研究中.介绍了CaO2的作用机理,综述了CaO2用于处理含卤代物、染料、抗生素、苯系物等废水的研究进展,以及CaO2用于治理含石油烃、多环芳烃、苯系物和农药的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充分...  相似文献   
105.
以质量比9∶1的活性炭和乙炔黑制备气体扩散电极,着重研究电流密度、pH值、曝气量等因素对H2O2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较大范围内均适用;电流密度控制在50~75 mA/cm2,曝气量确定为5 L/min时,反应产生H2O2较多.另外,利用该气体扩散电极做阴极,石墨电极做阳极,以Na2SO4为电解质,研究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pH值、初始苯酚浓度、曝气量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75 mA/cm2、曝气量为5 L/min、初始pH=3的条件下,当苯酚的初始浓度为80 mg/L时,1 h后其去除率达77%.  相似文献   
106.
王辉  卞兆勇 《环境科学》2010,31(6):1506-1512
采用自制的Pd/C气体扩散阴极和Ti/IrO2/RuO2阳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对苯酚模拟废水降解效果及机制进行了研究,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对电解体系中产生的羟自由基(·OH)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Pd/C气体扩散体系中掺杂Pd催化剂可以促进H2 O2的生成(H2 O2的稳定浓度是7.5 mg/L),有利于·OH的产生.经电化学氧化处理120 min后,苯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2%和50%,表明在电催化氧化过程中苯酚被氧化生成了大量低分子量中间产物.废水的BOD5/COD值达到0.73是处理前的9.1倍,苯酚废水的可生化降解性通过电化学氧化处理后显著提高.在该电化学体系中苯酚的降解是在阳极直接、间接氧化及阴极产生的H2 O2、·OH的氧化共同作用下完成的.通过对紫外扫描光谱图的分析推断出苯酚在电解过程中有醌类物质生成;由GC-MS检测到了邻苯二酚、对苯二酚、苯醌等芳香族化合物和己二酸、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丁二酸、丙二酸、乙二酸等短链羧酸,据此提出了苯酚降解的可能历程.  相似文献   
107.
O3/H2O2去除水中硝基苯效果与机理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硝基苯为目标反应物,对O3/H2O2体系氧化去除水中硝基苯的效果和机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值、H2O2剂量、自由基抑制剂或促进剂对硝基苯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pH≤7时,H2O2促进臭氧化去除硝基苯的效果较为明显,当H2O2投加量从1.0 mg/L增加到4.0 mg/L时,在氧化5 min内,硝基苯  相似文献   
108.
电化学原位产生H2O2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数学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t为阳极,石墨碳棒为阴极,Na2SO4为支持电解质,实验探讨了电化学原位产生H2O2的规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阴极溶液初始pH值、电流密度CD、通氧流量Q和支持电解质浓度CNa2SO4等主要参数对H2O2产生量的影响,并提出最佳参数组合:pH=2.00,CD=1.02mA·cm-2,Q=0.4L·min-1,CNa2SO4=0.1 mol·L-1,极间距D=6cm.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和BP神经元网络2种方法,建立了这些参数对于H2O2产生量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一定参数条件下都可预测阴极区溶液中H2O2浓度,BP神经元网络法预测的准确度好于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且更适合于在线控制.  相似文献   
109.
硫化氢分解制取氢和硫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 H2 S分解制氢和硫的热力学、动力学最新研究成果 ,综述了 H2 S分解制氢和硫的各种工艺技术的新进展 ,并对这些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H2 S分解制氢的同时回收硫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理废气减轻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左氧氟沙星的超声/H2O2联合降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声/H2O2高级氧化技术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进行降解,考察了H2O2浓度、超声功率、溶液初始pH值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超声和H2O2氧化相比,超声/H2O2对左氧氟沙星具有明显的协同降解作用. H2O2 添加浓度在3.0~20.0mmol/L范围, 左氧氟沙星的降解率随其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声功率在260W时降解效果最佳;左氧氟沙星初始浓度在10~30mg/L范围内,左氧氟沙星的降解量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声/H2O2降解左氧氟沙星在未调节(pH 7.14)效果最佳. HPLC分析发现降解过程主要有2种产物生成, 产物的生成和分布受体系pH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