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2篇 |
免费 | 82篇 |
国内免费 | 22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2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160篇 |
综合类 | 721篇 |
基础理论 | 182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43篇 |
评价与监测 | 80篇 |
社会与环境 | 186篇 |
灾害及防治 | 1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75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黄河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黄河源区MODIS/NDVI数据、1∶100万植被类型图和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区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NDVI时空特征以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1年,黄河源区植被生长呈改善趋势,生长季NDVI年际变化率每10 a为+2.75%,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灌丛生长季NDVI年际变化率分别为每10 a+2.84%、+2.65%、+2.77%。2)黄河源区植被改善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29.39%,主要分布在卡日曲和玛曲上游、扎曲流域、布青山南麓、扎陵湖北部和鄂陵湖周边地区。植被退化面积仅占全区总面积的0.98%,主要分布在约古宗列曲东南部山地和卡日曲北部山地。受水热条件控制,植被改善表现为:①植被改善面积南坡大于北坡;②植被改善面积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小;③植被改善面积随坡度增加迅速减小。3)黄河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与同期气温和降水分别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其中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生长受降水影响更为明显,而高寒灌丛生长受气温影响更为明显。气候的暖湿化趋势可能是促使黄河源区植被生长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994.
50年长江源区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长江源区1959—2008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候要素资料,应用修订的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5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析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气象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959—2008年间,研究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每10年为5.685~13.047 mm,春夏季增幅较大;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每10年在0.240~0.248℃之间,增温率以秋冬季最大;最大蒸散呈增加趋势,年最大蒸散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每10年在5.073~5.366 mm,春季增幅最大;地表湿润指数也呈增加趋势,年地表湿润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每10年为0.013~0.020,冬季增幅最大,在10年周期时间频率附近,出现了6~8个干湿交替期,20世纪90年代之后为偏湿期,在低频区,1998—2005年有偏干振荡;近50年年NPP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NPP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每10年在97.901~197.01 kg.hm-2之间,2001—2008年NPP较高。影响长江源区NPP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是降水量、最大蒸散量和平均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995.
对银川地区菜地土壤和蔬菜中有害元素进行调查并作出初步评价.表明该地区菜田土壤中氟、铅、汞有一定程度污染,镉污染也已露头;一定比例的蔬菜中,受到轻污染的元素有:铜、锌、铅、镉、砷和氟;汞在28.3%~53.2%的大白菜和青萝卜中受到中度及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996.
土壤水分是荒漠草原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通过多个连续生长季的观测能够分析土壤水分的可持续性.对2011-2012年连续2a土壤水分和降水量进行定点观测,比较分析了荒漠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枯水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土壤水分差异比丰水年大;枯水年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均呈增长型,而在丰水年均呈波动型;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在枯水年呈现3峰3谷的变化特征,在丰水年与降水量的波动显著相关,并且有较长时期处于稳定期(7月至次年4月);无论是丰水年还是枯水年,荒漠草原区土壤含水量以人工苜蓿地和人工甘草地较大,甘草苜蓿昆合草地和天然草地次之,柠条林地最低.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年份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以及水分补给与消耗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在景观尺度上的生态过程,对荒漠草原区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及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洋河下游农灌区农作物受灾与水质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情况调查设计严密而合乎逻辑的监测方案:在农灌水质标准缺乏的情况下,根据监测数据和有关资料找出致害污染物;对本次监测数据和历年常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污染源;最后提出防治污染的对策。结论是致死污染物为阿特拉津和乙草胺.而高锰酸盐指数、pH和悬浮物的超标是致害的重要有关因素;致害污染物主要来源了宣化区废水;严格监控农药厂废水、兴建污水处理厂和改善农灌措施是防治污染的途径。后来的事实完全证实了本结论和对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8.
台湾集集地震近断层强震地面运动加速度时程的随机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强震地面运动加速度时程看作随机过程,选取台湾集集地震的30组近断层加速度时程为样本,研究其相关特性。3方向集系上的自相关矩阵和互相关矩阵表明3方向的加速度时程均为非平稳随机过程,并且相关系数的分布是随机的,这种随机相关性是无法用确定性的数学模型来模拟的。为此,又研究了样本函数的相关特性,即随机过程样本函数的相关函数,结果发现在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中包含有明显的随机函数分量,即相关函数仍为一随机过程,我们称这样的随机过程为超随机过程,本文建立了超随机过程相关函数的数学模型。本文的研究表明近断层强地面运动为一复杂的随机过程,对其相关特性的研究应当包括相关系数(性)的大小和相关系数(性)的随机分布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9.
基于二维地震时间序列的PPAR模型在天山地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PP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中的自回归(AR(K))模型结合起来,建立投影寻踪自回归预测模型,在固定研究区内,同时实现地震震级和时间的2要素预测,进而建立二维地震时间序列的投影寻踪自回归模型(PPAR模型)。研究中选取新疆天山地区不同空间尺度的14个实验区进行验算,首先选取范围较大地区作为实验区,然后,逐渐缩小研究区范围,建立相应的PPAR模型。针对每个区域分别尝试以未删除余震的序列、删除余震序列及同时删除余震和前震的序列建立模型,一般来说,以同时删除余震和前震的序列建立的模型具有普适性。研究结果表明:范围较大和地震发生频度高、强度大的研究区建立二维地震时间序列的PPAR模型,其内符、外符检验的合格率均较高,故所建的模型是可行的、有实际意义的。而对于范围相对较小、地震发生频度相对较低的研究区建立二维地震时间序列的PPAR模型,由于受样本量的制约,其信度降低,但其对震级和时间2要素的预测在现实的地震预报实践中仍具有一定实效和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RS和GIS的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山灾害风险评估是火山减灾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长白山火山是中国最具潜在喷发危险的活火山。围绕火山灾害危险性、致灾因子危险性、社会经济易损性,发展了基于GIS和RS的火山灾害风险评估面源模型,对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并编辑了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评估图。研究表明,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在空问上表现为距离衰减规律,离天池越远,风险值等级越低;高风险区位于天池附近,围绕天池呈环状展布;较高风险区向东北方向延伸,主体位于安图境内;中风险区范围相对较大,主要位于安图、和龙、长白、靖宇、抚松境内。为检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将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评估图与已知的单因子风险评估图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相当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