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410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79篇
社会与环境   67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洞庭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针对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研究工作较多,但是针对其生态风险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工作比较少见。基于2012年2月和2013年4月对洞庭湖9个具有代表性监测点位的采样分析以及相关监测历史资料的收集,采用Hakanson生态危害指数法,研究了洞庭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洞庭湖表层沉积物中Cd、Hg、As、Cu和Pb的含量分别为0.60~20.7 mg·kg-1、0.090~0.640 mg·kg-1、10.4~83.7 mg·kg-1、17.9~70.9 mg·kg-1和16.9~95.8 mg·kg-1,其大小顺序为PbCuAsCdHg。洞庭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单因子生态风险程度顺序为CdHgAsPbCu,Cd和Hg为主要重金属风险污染物,其中Cd为首要污染物;全湖RI值在117.10~589.80之间,平均289.99,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南洞庭湖区西洞庭湖区东洞庭湖区;根据Hakanson提出的分级标准,南洞庭湖区Cd具有极高的生态风险,全湖生态风险程度为中。初步分析结果表明,30年来,除Hg外,其它重金属生态风险均有一定上升,其中以Cd的上升趋势较明显,全湖重金属生态风险程度由低生态风险上升到中生态风险,提高了一个等级。因此,洞庭湖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应以湘江和资水的Cd为重点。  相似文献   
932.
采用曼-肯德尔和森方法,对海河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达标比例和主要指标的超标比例及降雨量进行分析,探讨水质的演变特征及与降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近10年非汛期达标比例和全年期COD超标比例呈现显著的变化趋势.氨氮的断面超标比例较高.汛期水质达标比例与汛期降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汛期降雨量增加降低了水质达标比例.DO、高锰酸盐指数、BOD和氨氮的超标比例年内变化存在差异,其主要与指标自身特性、气温以及与水文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933.
2015—2020年,全国重污染发生天数、比例及城市数量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15年相比,2020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1 847 d,降幅达55.2%;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1.6个百分点;发生过重污染天气的城市数量减少60个。其中,全国细颗粒物重污染天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沙尘重污染天数随气象条件的差异波动变化,臭氧重污染天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十四五"期间,消除重污染天气的主要对象仍是细颗粒物重污染。应将天山北坡城市群、"2+26"城市、汾渭平原及苏皖鲁豫交界地区作为"十四五"期间污染减排的重点关注区域。此外,需遏制"2+26"城市臭氧重污染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934.
对环境综合分析报告的特点和分类进行了阐述。指出目前的环境综合分析报告对环境监测成果的利用不够,对环境管理政策措施的了解不足,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有待改进,环境综合分析手段有待提高。提出环境综合分析报告应由讲述型向解答型发展,由纯文本型向多媒体型发展,由专业型向通俗型发展,由定期型向实时型发展。  相似文献   
935.
2010—2016年上海城区臭氧长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10—2016年上海城区近地面大气臭氧(O3)的连续在线观测数据,研究了上海城区O3长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近7年来上海城区O3污染逐渐凸显,但总体以轻度污染为主,7—8月高温炎热季节以中度污染居多.城区O3-8 h(臭氧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年均增速为3.81 μg·m-3·a-1,99%和95%分位值增速较快,分别为6.65和4.94 μg·m-3·a-1;25%、50%和75%分位值的增速在3.06~4.45 μg·m-3·a-1之间.春季O3浓度均值较高,年际变化小;夏季极值较高,且污染超标情况最为突出;秋季O3浓度次于春、夏季,冬季最低;夏、秋和冬季O3浓度总体呈上升态势.O3日变化呈"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13:00左右,且峰值逐年增加,污染持续时间变长,最小值出现在早晨7:00.城区O3"周末效应"逐渐减弱.基于KZ过滤器方法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城区O3-8 h长期变化主要受O3-BF(O3-8 h的基准组分)影响;O3-SF(O3-8 h的天气影响组分)在5—9月对O3-8 h影响较大,其范围为-98.85~139.60 μg·m-3.  相似文献   
936.
Use of extensive but low-resolution abundance data is common in the assessment of species at-risk status based on quantitative decline criteria under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 and national endangered species legislation. Such data can be problematic for 3 reasons. First, statistical power to reject the null hypothesis of no change is often low because of small sample size and high sampling uncertainty leading to a high frequency of type II errors. Second, range-wide assessments composed of multiple site-specific observations do not effectively weight site-specific trends into global trends. Third, uncertainty in site-specific temporal trends and relative abundance are not propagated at the appropriate spatial scale. A common result is the propensity to underestimate the magnitude of declines and therefore fail to identify the appropriate at-risk status for a species. We used 3 statistical approaches, from simple to more complex, to estimate temporal decline rates for a designatable unit (DU) of rainbow trout in the Athabasca River watershed in western Canada. This DU is considered a native species for purposes of listing because of its genetic composition characterized as >0.95 indigenous origin in the face of continuing introgressive hybridization with introduced populations in the watershed. Analysis of abundance trends from 57 time series with a fixed-effects model identified 33 sites with negative trends, but only 2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y contrast, a hierarchical linear mixed model weighted by site-specific abundance provided a DU-wide decline estimate of 16.4% per year and a 3-generation decline of 93.2%. A hierarchical Bayesian mixed model yielded a similar 3-generation decline trend of 91.3% and the posterior distribution showed that the estimate had a >99% probability of exceeding thresholds for an endangered listing. We conclude that the Bayesian approach was the most useful because it provided a probabilistic statement of threshold exceedance in support of an at-risk status recommendation.  相似文献   
937.
概述了国内旋压设备 3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 ,指出了国产设备与发达国家的产品存在的差距 ,以及近年来国内旋压机床制造业取得的成绩。并结合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提出了旋压设备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