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4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1128篇
安全科学   606篇
废物处理   233篇
环保管理   746篇
综合类   2747篇
基础理论   477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70篇
评价与监测   165篇
社会与环境   179篇
灾害及防治   6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分析了硬铝合金方头柱塞件的冷挤镦工艺 ,设计了方头柱塞冷挤镦件图 ,计算及选用了毛坯形状及尺寸 ,验算了许可变形程度 ,选择了冷成形用的设备 ,拟制了冷挤镦工艺前的毛坯处理并设计了方头柱塞冷挤镦模具结构。  相似文献   
62.
中国污染场地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概述了欧美国家污染场地管理现状,分析了中国污染场地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在污染土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污染土壤治理投入等方面同欧美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结合污染场地管理和场地风险评估、场地修复条件以及土地利用功能,提出了基于风险评估基础上污染场地管理程序和污染场地管理亟待开展的工作.指出了土壤环境标准体系,污染场地管理体系和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体系的三元结构的完善是破解中国污染场地管理和修复的难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评价指标的定量化处理,并根据奖优罚劣的原则对初始指标集进行[-1,1]区间线性规范化处理,确定理想最优方案(A^*)和理想最劣方案(A-),以此计算出各待选方案与它们的相关系数(ζ)。采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各指标权重(ω),并计算各候选方案相对最优方案的灰色关联度,进而确定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4.
影响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若干因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发光细菌法探讨了土壤类型、粘土矿物、无定形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对重金属纯溶液以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降毒效应.红壤、砖红壤对Cu、Cd、Pb呈现负的降毒效应,而对As具有明显的降毒作用.黑土、黄棕壤对供试阳离子金属具有明显的降毒效应,对As降毒却不明显.试验证明粘土矿物及其组成是影响土壤重金属毒性的最基本因素.无定形氧化锰对供试阳离子金属的降毒能力大于无定形氧化铁,对As的效应二者则相反.不同吸附剂对Cu、Cd、Pb呈现基本相同的降毒顺序,即炉烟灰>活性炭>泥炭>干活性污泥,不同配比吸附剂对红壤添加性阳离子和东乡铜矿污染土壤均具有明显的降毒作用.添加吸附剂的东乡铜矿污染土壤随着土壤溶液毒性的消除,随之也消除或减轻了其对水稻种芽的急性毒害.  相似文献   
65.
几种海洋微藻对水中三丁基锡化合物的迁移和转化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实验表明,在半抑制效应浓度下纤弱角毛藻,扁藻,三角褐指藻对三丁基锡均有瞬时强吸附作用,其后,微藻对三丁基锡的吸收可单室生物积累模型描述,根据模型曲线拟合求出其总吸收饱和浓度和生物排出速常数,微藻对三丁基锡的生物富集因子高达10^4-10^5,主要取决于高比表面,高分配比和高摄取速率,72h纤弱角毛藻对三丁基锡的生物降解率在5%左右。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中厌氧生物选择区的停留时间、进水有机物浓度和系统中泥龄、曝气时间等运行参数对选择区内厌氧释磷以及有机物的吸收贮存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区停留时间lh,系统泥龄5d,曝气2h,进水有机物浓度COD/TP=60--70,选择器中释磷效果及微生物的吸附性能最优,可去除进水中78%的COD。而且污泥沉降性能良好,试验运行过程中,SVI一直保持在30--40ml/g左右。  相似文献   
67.
低温条件下生物除磷系统的强化启动和运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比试验对冬季低温条件下生物除磷系统的启动和运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1)温度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有机物的酸化水解而间接产生作用的;(2)通过人工投加HAc使污水中VFA≥80mg/L时,可以顺利启动生物除磷系统;(3)设置独立水解酸化池,可以提高生物除磷效果,在进水COD=150~300mg/L、磷酸盐=5mg/L时,出水磷酸盐≤1mg/L;(4)低温条件下按照水解-外循环ERP-SBR方式运行时,在磷酸盐浓度高达10mg/L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出水磷酸盐浓度≤0.5mg/L。  相似文献   
68.
在厌氧消化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时,不但存在硫酸盐还原菌与产甲烷菌之间发生基质竞争的问题,而且硫酸盐还原菌将硫酸盐还原产生的硫化氢对产甲烷菌产生毒性作用。本文介绍硫化氢对产甲烷菌产生毒性作用的动力学方程,详细分析在厌氧消化条件下硫化氢对产甲烷菌产生毒性作用的机理,重点阐述三种控制硫化氢毒性的方法:气体吹脱法、化学沉淀法和生物除硫法。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多点成形技术、激光成形技术、冲压智能化技术、成形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等几种柔性化程度高的板材成形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0.
Li G  Hu H  Hao J  Zhang H 《环境科学》2002,23(5):13-18
该研究以生物炭为过滤介质 ,探讨过滤塔降解气流中苯、甲苯的生物降解性能 .实验表明 ,在总有机负荷低于 3 5 0 g/ (h·m3)、停留时间 1 5~ 90s的实验条件下 ,滤塔对苯和甲苯混合气体有较好的降解性能 ,苯、甲苯的最大削减能力分别为 1 2 0 g/ (h·m3)和 1 5 0 g/ (h·m3) ,甲苯比苯更易被微生物降解 .滤塔中CO2 生成量随苯、甲苯降解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实验增长速率小于理论增长速率 .菌落分析表明 ,滤塔中微生物主要有真菌、杆菌、芽孢杆菌 ,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种 .根据吸附 生物降解机理 ,建立了VOCs去除模型 ,并予以验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