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697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114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1099篇
基础理论   173篇
污染及防治   325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膜系统处理电镀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膜系统处理二级排放电镀废水,研究在不同的进水条件与操作条件下,膜系统分离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及回收废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膜系统去除二价及以上重金属离子非常有效,当系统的运行压力为0.65 MPa,进水pH在6~8,进水流量和回流比分别维持在1 m3/h与1.0左右,膜系统对Cr3+、Cu2+、Ni2+去除率分别可达99.3%、98.9%、98.6%;废水回收率达35%,运行成本仅为1.6元/t;运用膜系统处理二级排放电镀废水可产生显著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72.
The formation of a dynamic membrane (DM) was investigated using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molecular weight of 35000 g/mol, concentration of 1 g/L). Two natural organic matters (NOM), Dongbok Lake NOM (DLNOM) and Suwannee River NOM (SRNOM) were used in the ultrafiltration experiments along with PEG.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DM with PEG on ultrafiltration, various transpor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nd the analyses of the NOM in the membrane feed and permeate were performed using high performance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and the effectiv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effective PSD) and effective molecular weight cut off (effective MWCO) were determined. The advantages of DM formed with PEG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PEG interferes with NOM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pores by increasing the retention coefficient of NOM in UF membranes, and (2) low removal of NOM by the DM is affected by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pressure increases during UF membrane filtration, which decreases the effective PSD and effective MWCO of UF membranes. However, a disadvantage of the DM with PEG was severe flux decline; thus, one must be mindful of bo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s of the DM when optimizing the UF performance of the membrane.  相似文献   
873.
平板膜在污泥浓缩消化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中试规模的反应器对平板膜-污泥浓缩消化(MSTD)工艺的污泥消化机制和膜污染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5d的运行,MSTD工艺的污泥浓度(MLSS)从最初的3.6g/L上升到约34.2g/L,MLVSS和MLSS的消解率分别达到52%和47%,实现了同步浓缩和消化.由于溶解氧的变化,MSTD工艺的消化机制分为好氧消化和类似的厌氧消化2个阶段,分别降解二价金属离子和铁离子连接的2类生物聚合物.在MSTD过程中,平板膜的截留和污泥消化导致污泥性质剧烈变化,从而造成膜过滤性能剧烈下降.MLSS、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均对膜污染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4.
为了实现特定的功能和应用,越来越多不同结构特性的纳米材料逐渐被人们精确合成。一些研究指出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能够显著影响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但是对于不同特性的纳米氧化亚铜的毒性研究依然比较缺乏。本研究制备了2种不同形貌和结构的微/纳米氧化亚铜(micro/nano-Cu_2O)晶体,通过对大型水蚤(Daphnia magna)进行72 h的急性暴露实验,测定了大型水蚤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钠/钾腺苷三磷酸酶(Na+/K+-ATPase)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2种不同特性的微/纳米氧化亚铜暴露体系中,大型水蚤体内Cu的积累量差别不大,但是不同结构的micro/nano-Cu_2O对大型水蚤抗氧化酶活性和钠/钾腺苷三磷酸酶活性影响存在差别。与立方体相比,八面体micro/nano-Cu_2O能够暴露更多的{111}面,并且其原子排列使其具有较高的表面能量,因此更容易在大型水蚤肠道内诱导产生活性氧(ROS)及溶出更多Cu2+,对大型水蚤产生更强的氧化胁迫和膜损伤。  相似文献   
875.
采用液膜分离技术从草甘膦生产废水中回收可利用资源草甘膦,并通过实际工业废水进行验证。主要考察了外水相pH值、乳水比及内水相浓度对草甘膦去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航空煤油为溶剂,3%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4%载体(体积分数),10%NaOH内水相,油内比Roi为2∶1乳状液膜体系,处理初始浓度为1%的草甘膦工业废水,在pH值为2,乳水比Rew为1∶5的传质条件下,草甘膦去除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876.
采用全封闭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医院污水,出水水质良好,ρ(COD)<60 mg/L,ρ(NH3-N)<6 mg/L,浊度<0.3NTU的概率约为95%,ClO2消毒后出水中未检测出细菌和粪大肠菌群,可满足GB 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高效过滤器对曝气尾气中的微生物粒子截留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MBR系统因气溶胶扩散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和威胁。此外采用了远程监控技术,可以通过公共网络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77.
采用海水为驱动液,研究了正渗透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的通量变化和膜污染行为.结果表明,采用分离层朝向原料液(AL-FS)的膜过滤方向可以降低膜污染程度,并获得稳定的通量.长时间(144h)的运行下膜两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膜污染分析显示支撑层的污染程度较低.但海水中的硅酸盐可能在其表面形成沉积物.相比之下,分离层形成了厚的污染层,主要是由污水中的物质如有机物、微生物、胶体类、盐类等沉积在膜表面造成,是通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正渗透膜对营养物质具有高的截留率,运行结束后海水的总有机碳、氨氮和总磷含量为2.49,2.40,0.05mg/L.说明正渗透采用海水为驱动液处理生活污水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8.
879.
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了汉麻粉体/PVDF混合平板膜,分别采用扫描电镜、孔隙率、机械性能测试对膜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探究汉麻粉体对膜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结构为指状多孔膜,随着汉麻粉体含量的增加,从断面结构可见,脆性增加,断面整齐,指状孔明显,膜的孔径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表征结果表明膜的孔隙率有提高的趋势;承受最大载荷增加,断裂伸长率下降。汉麻粉体膜制备完成后,采用静态吸附法进行吸附试验,分别探讨了温度、粉体含量、铜离子的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汉麻粉体膜对铜离子的吸附,当温度为25℃时,吸附量与吸附率最佳;随着粉体含量的增加,吸附量与吸附率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初始浓度的影响较为显著,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量与吸附率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880.
探讨了a-亚麻酸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从细胞膜渗透性、抗氧化酶系和光合放氧量等方面研究了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a-亚麻酸对赤潮异弯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第7d的IC50为2.4μL/L.在a-亚麻酸作用下,细胞内Na+、K+、Mg2+和Ca2+浓度随着实验的进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36h后都出现明显的下降;藻细胞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在8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之后逐渐下降,到36h时低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MDA)表征了脂质过氧化强度和膜系统受损程度,其在12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之后慢慢下降;藻细胞的光合放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结果表明,a-亚麻酸通过改变细胞膜透性和自由基反应,从而破坏藻细胞的结构,进而达到抑藻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