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以铅离子为模板离子、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偶氮二异丁腈为交联剂和引发剂、稀盐酸为洗脱剂,采用微波辅助反相乳液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磁性离子印迹聚合物(MIIP),通过SEM、FTIR、XRD和BET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水中Pb(Ⅱ)的吸附.在初始质量浓度60 mg/L、溶液pH 6、吸附温度303 K、吸附时间6...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明确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并制备出超低导热系数的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方法 以超细玄武岩纤维针刺毡为增强体,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酸/碱两步法和超临界干燥制备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研究玄武岩纤维质量配比、玄武岩纤维针刺毡针刺密度、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名义厚度对玄武岩纤维...  相似文献   
73.
水稻秸秆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秸秆沟埋还田方式,设置沟埋深度分别为20、30、40、50 cm及对照5个处理,将上季作物秸秆进行全量还田(秸秆沟埋量为2 kg.m-1),研究水稻秸秆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含水量、温度、容重和孔隙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结束后12 d内,沟埋深度20和30 cm处理土壤含水量(与埋草沟边水平距离10 cm处)显著下降(P<0.05);而沟埋深度40和50 cm处理土壤含水量(与埋草沟边水平距离10 cm处)与对照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埋草沟秸秆下层土壤温度变化较小,秸秆对下层土壤具有保温作用;除沟埋深度20 cm处理外,其他不同沟埋深度处理均能明显降低秸秆上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使耕层土壤疏松。  相似文献   
74.
悬浮法聚合氯乙烯生产过程的主要风险是氯乙烯的"暴聚"事故和氯乙烯泄漏事故.聚合反应散热不足,温度过高导致"暴聚"事故.易燃易爆有毒的氯乙烯泄漏可能引发氯乙烯蒸汽云爆炸和火球(BLEVE)事故.以某PVC化工厂氯乙烯聚合釜生产为例,定量计算氯乙烯小孔泄漏量、蒸汽云及BLEVE火球的事故伤害与破坏后果.提出避免导致"暴聚"事故3种安全技术措施:良好的聚合釜反应散热降温;足够的搅拌强度和防止"粘釜"等.防止引发氯乙烯泄漏的3种途径为反应釜轴封、超压泄压时跑料和压力容器及管道的防泄漏技术.  相似文献   
75.
聚硅酸硫酸铁混凝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1,自引:3,他引:58  
以硅酸钠、硫酸和硫酸铁为原料制备聚硅酸硫酸铁混凝剂(简称PFSS),考察了PFSS在不同条件下水解产物表面的ζ电位变化情况,研究了Fe/SiO2摩尔比和投加量对PFSS除浊效果的影响,试验了PFSS的最佳混凝pH范围与Fe/SiO2摩尔比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其混凝机理.结果表明,Fe/SiO2摩尔比对PFSS水解产物的ζ电位、PF-SS的混凝效果以及PFSS适宜的最佳pH值范围都有影响;当Fe/SiO2摩尔比达1.5左右时,PFSS的混凝除浊效果趋于最佳.  相似文献   
76.
石油液化气储配站火灾爆炸危险分析与事故后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石油液化气储配站火灾爆炸危险因素从危险物质、设计与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进行了重大危险源辨识,对石油液化气泄漏引发蒸气云爆炸事故进行后果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77.
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粉煤灰-聚苯乙烯微珠载体,通过矿化接枝技术将水热法制备的纳米TiO2负载在粉煤灰-聚苯乙烯微珠载体上,制成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光催化降解甲醛实验评价了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在载体上分散良好,平均粒径为36.4nm;该催化剂活性较高,明显优于粉体纳米TiO2光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左右,该催化剂的活性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8.
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方法,研究探讨了金沙江头塘小流域7种不同植被恢复人工林土壤剖面层次有机碳(SOC)含量、有机碳密度(SOCD)和有机碳储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间土壤SOC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就整个土层(0~100 cm)而言,7种林分土壤SOC平均含量介于6.46±1.67~24.95±2.32 g·kg–1,大小依次为柳杉林旱冬瓜林圆柏林栓皮栎林圣诞树林墨西哥林藏柏林,且差异显著(p0.05);7种林分土壤SOC含量均出现表聚现象,从表层到深层都呈现递减趋势,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7种林分土壤容重总体上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土壤容重表现为:柳杉林栓皮栎林圣诞树林圆柏林旱冬瓜林墨西哥柏林、藏柏林;7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垂直分布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特征一致,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减少,以表土10 cm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有机碳储量均随着土层加深所占比例逐渐降低,同时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于土层0~40 cm内,分别占总有机碳的65.60%(圣诞树林)、63.16%(旱冬瓜林)、54.41%(墨西哥柏林)、58.56%(圆柏林)、62.96%(藏柏林)、61.70%(栓皮栎林)和56.37%(柳杉林),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百分比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79.
以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通过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磁性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Fe3O4@P(St-MMA))微球,采用光学显微镜、红外光谱、样品磁力振荡计和X射线衍射(XRD)对磁性微球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复合磁性微球在不同的p H、离子强度和吸附时间等条件下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运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了磁性微球对亚甲基蓝的表面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微球粒径在100~200μm之间,表面含有羧基,饱和磁化强度为9.44 emu/g,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够快速分离出来。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100 min内基本达到吸附平衡;25℃下,最大吸附量高达144.9 mg/g,且吸附随着p H值的升高而增加,当p H7时,吸附量基本不变;随着离子强度增加,吸附量逐渐下降;Langmuir等温线能比较好地拟合磁性微球对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吸附。  相似文献   
80.
研究了广东省几个主栽甘蔗品种的肥料效应,提出广东省甘蔗专用BB肥的适宜配肥比例为N:P2O5:K2O=1:0.30:0.78-1.00.在中等肥力土壤上,高产甘蔗推荐施肥量为甘蔗专用BB肥1140-1410kg/hm2.施用甘蔗专用BBe肥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益,其肥效优于通用型复合肥(15-15-15)和当地肥料,单位面积投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