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87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前,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且总体上呈不断恶化的态势。这种状况的持续不仅严重影响和翻约着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同时也威胁着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其内在的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包括生态意识在内的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本文针对锡林郭勒退化草地现状与历史的分析.揭示了其中的文化特征与哲学内涵.并且指出生态意识的确立和生态文化的形成对于保护草地、建设草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2.
川西草原十字花科油料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首次对四川西部草原的野生十字花科油料植物资源作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收集植株和种子标本约12属20种。经过种子油分分析和引种观察,筛选出几种有特种用途且适应力较强的植物资源。这些植物资源是蕴藏量大的食用油料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菥蓂(Thlaspi arvense),高亚油酸的优质食用油料植物高蔊菜(Rorippa elata),高亚麻酸的工业用油料植物涩荠(Malcolmia africana)、独行菜(Lepidiumapetalum)等。可供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3.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青海省有可利用草地3161×104hm2,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在长期传统游牧畜牧业经营方式下 ,对草地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 ,片面追求牲畜存栏数 ,超载过牧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重 ,生态环境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畜牧业经济效益低下。在这样的基础上实施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需要执行科技兴牧 ,教育先行 ;强化畜牧业生产基础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 ;大力促进畜牧业产业化 ,走商品化生产发展道路的方针。推行高效集约化经营的畜牧业生产模式 ,发展具有高原特色 ,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畜产品生产 ,在实现畜牧业向高效益产业转变的基础上顺利地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草地资源保护 ,从而达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4.
1:1000000中国草地资源图的编制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编制1:1000000中国草地资源图(以下简称《草地图》)是"1978~1985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点研究课题。首先在全国约800万km2草地分布区的2000多个县内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产草量测定,辅以航、卫片校核,编绘县级1:5万或1:10万草地类型图、草地等级图、草地利用现状图。然后采用系列制图方法,遵照全国统一的编制规范和制图综合原则,用上述县级草地图逐级缩编成国家级1:100万草地资源图。该图在不同的制图区域──牧区、半农半牧区、农区有不同的地理要素选择标准;不同的图斑表现级;不同的最小图斑面积。《草地图》除传统地表现草地植被类型外,还表现草地利用性状,按制图单元进行草地等级评价。用变距等高距选取了少量对划分草地类型界线、重要牧草分布界线、季节草地界线有重要指示意义的等高线。  相似文献   
75.
在西部大开发中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工业污染成为草原环境面临的严重威胁。本文从著名的白羊绒产地鄂尔多斯市的部分旗县为例,分析了受工业污染的草原现状,并且为经济建设与草原环境保护冲突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及主张处理好三大关系,完善草原环境保护的立法并加大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76.
对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和土壤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年强度放牧使土壤的全氮含量和草地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牧草产量下降17.1%,草地主要种红三叶的重要值降低了33.8%,均质度系数增加51.1%,土壤的氮磷比升高1.3。轻度放牧使草地全氮含量降低0.096%,红三叶的均质度系数增加21.0%。中度放牧并未使草地牧草产量和红三叶的重要值降低,同时使草地红三叶均质度系数保持在远低于1.0水平以下,但使土壤全氮含量下降0.085%。根据以上结果,中度放牧是保持草地持续高产的最好的放牧管理选择。  相似文献   
77.
针对西北地区农业越来越依赖化肥、农药来提高产量以及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现状 ,提出将发展草地生态农业与革新产品作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建议先主抓多途径开辟有机肥源 ,大田作物资源化增值 ,快速解决奶牛牛源与增加系统生物多样性 4项 ,可改善生态环境 ,使农民增收 ,将农业生态系统导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8.
呼伦贝尔草原土壤粘粉粒组分对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在维持全球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土壤粒级分组的方法,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土壤有机碳、全氮、阳离子交换量,并探讨其空间差异与成因。结果表明,(1)在呼伦贝尔草原,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在不同地质发育的土壤类型中变异较大,而土壤粘粉粒组分中的有机碳(SOCclay-silt)、全氮(TNclay-silt)质量分数变异较小。在土壤表层(0~20cm),SOC、TN质量分数分别介于0.24%~3.70%、0.0316~0.3403mg/kg,而SOCclay-silt、TNclay-silt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61%±0.50%、0.3440%±0.0251%。在土壤下层(20~40cm),SOC、TN质量分数分别介于0.13%~2.91%、0.0175~0.2511mg/kg,而SOCclay-silt、TNclay-silt平均值分别为2.65%±0.63%、0.2622%±0.0923%。(2)土壤有机碳、全氮与土壤粘粉粒比例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土壤粘粉粒比例愈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在土壤中稳定性就愈强。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六种植物配置方式及三种开发模式的对比试验分析,试验出了一种融水土保持效益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高效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并探讨了灰毡毛忍冬产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小沙江高海拔山区,采用金银花(品种为灰毡毛忍冬) 三木药材或其它草本药材,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开发,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能保持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试验出了主栽树种灰毡毛忍冬在海拔1000~1400m之间时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0.
Abstract:  Seminatural grasslands in Europe are susceptible to habitat destruction and fragmentation that result in negative effects on biodiversity because of increased isolation and area effects on extinction rate. However, even small habitat patches of seminatural grasslands might be of value for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species richness in a landscape with a long history of management, which has been argued to lead to high species richness. We tested whether ant communities have been negatively affected by habitat loss and increased isolation of seminatural grasslands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We examined species richness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seminatural grasslands of different size in a mosaic landscape in Central Sweden. Grasslands managed continuously over centuries harbored species-rich and ecologically diverse ant communities. Grassland remnant size had no effect on ant species richness. Small grassland remnants did not harbor a nested subset of the ant species of larger habitats.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ants was mainly affected by habitat condition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bandonment of traditional land use and the encroachment of trees, rather than the effects of fragmentation, are important for species composition in seminatural grasslands.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land-use continuity and dispersal ability of the focal organisms when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habitat loss and fragmentation on biodiversity. Landscape history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conservation programs focusing on effects of land-use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