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507篇
安全科学   414篇
废物处理   66篇
环保管理   519篇
综合类   1111篇
基础理论   226篇
污染及防治   284篇
评价与监测   97篇
社会与环境   104篇
灾害及防治   2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182.
基于对湘潭锰矿红旗矿区土-水界面重金属污染流的采样分析,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锰矿区土-水界面重金属污染流中的锰、镍、铜、锌、镉、铅重金属的来源以及同源性。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的差异性、离散程度、变异性较大;锰—镍、锰—锌、锰—镉、锰—铅、镍—锌、铜—锌、铜—铅、锌—镉、锌—铅、铅—镉呈极显著正相关,镍与锰以外的其他重金属相关性都较低;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58.300%、16.628%、11.115%,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1.543%,并且6种重金属在主成分1的载荷非常高。结合矿区的周边环境和自身特点,表明6种重金属的主要共同来源为矿区内的矿业活动,并且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农业活动等也对矿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83.
运用Gambit软件建立了污泥好氧发酵堆体的多孔介质模型,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获得了堆体的通风粘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以及功能膜压差与透气量之间的关系,用Fluent软件分析了堆体不同截面形状及底部通风管数量对堆体通风均匀性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通风管数量及截面几何形状提供理论依据。对上海奉贤区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发酵仓进行堆体流场模拟,确定堆体采用小拱形截面形状,堆高2 m,宽8 m,底部设置4条通风管,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4.
为了改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催化剂上游烟气的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分布,基于CFD仿真分析技术,建立了整个脱硝系统三维模型,并通过优化导流板及整流格栅,使得速度标准偏差、浓度标准偏差、温度偏差、速度偏转角以及压降等性能指标都满足设计要求,在满足脱硝效率和氨逃逸率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烟气对催化剂层的冲刷,保证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最后,为了合理布置吹灰器,对优化结构下粉尘颗粒在烟道内的运动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5.
强化垂直流可渗透反应墙处理渗滤液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垃圾渗滤液污染物组分多、处理难度大、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基于可渗透反应墙(PRB)被动修复技术,通过多种填料的组合构建三重垂直流PRB强化的砂箱模型,对垃圾渗滤液进行连续动态处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填料的组合顺序对强化PRB系统净化能力有较大的影响,由无烟煤、沸石、钢渣依次组成的强化垂直流PRB系统(2#砂箱)对NH+4-N、NO-3-N、NO-2-N、COD、PO3-4-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12%、30.36%、75.24%、39.03%和30.47%,处理效果明显好于相同条件下依次由无烟煤、钢渣、沸石组成的强化垂直流PRB系统(1#砂箱)。与常规PRB处理系统相比,强化垂直流可渗透反应墙系统可实现垃圾渗滤液中多种污染物同步有效去除,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186.
利用新型梨形筒式好氧堆肥反应器,在通风量为3.0 L/min,搅拌频率为5 min/h的条件下,就不接种微生物、接种土著菌种、枯草芽孢杆菌与酵母菌时人粪便连续投加好氧堆肥效果进行了对比。堆制20 d即2个运行周期中各堆体的温度、含水率、COD、总氮、pH值与GI等的变化表明,接种微生物可以显著提高堆体的升温速率与堆体平均温度、COD降解率、GI(P<0.01),堆肥可迅速达到完全腐熟。接种土著菌种效果最为明显(P<0.01),其后相继为枯草芽孢杆菌与酵母菌。接种土著菌种可使堆体温度在50℃以上维持18 d,第8天COD降解率达到61.17%、总氮损失率为25.75%,第6天时GI达到108.22%。  相似文献   
187.
介绍了内蒙古某抗生素废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处理单元类型及其详细设计参数,通过对该污水处理厂半年内运行效果的调研,分析评价该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及出水指标;该水厂工艺流程对COD、TOC、氨氮、总氮、总磷、BOD和急性毒性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52%、95.83%、50.24%、55.20%、62.05%、98.52%和99.14%,COD、氨氮、总氮、总磷出水水质分别为477、438、556.7和7.69 mg/L,达到排放到城区下水道要求,园区内所有废水汇集到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深度处理达标后排放水体。通过对该水厂工艺的介绍和水质分析,为我国抗生素生产企业面临的废水处理工艺类型选择及工程改造升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8.
潘春龙  肖姣 《四川环境》2012,31(3):42-43
采用热效率高的微波消解系统对土壤中的总磷进行消解,建立了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磷的方法,该方法对比HJ632-2011碱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具有快速、简便、节约试剂等特点。本文用两种分析方法对实际土壤样品及标准样品进行定量测定,所得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能快速测定大量土壤样品的总磷。  相似文献   
189.
以我国滨海11个省(市)1995--2011年17年间入境旅游资料为基础,从旅游流流量、旅游流客源地空间结构和旅游流目的地空间结构方面研究入境旅游流空间结构。结果显示,滨海省(市)入境旅游流流量一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滨海省(市)入境旅游外国客源市场的地理集中指数处于31—34.5之间,总体趋势减小;入境游客密度指数说明滨海地区入境旅游流目的地呈现明显的非均衡态势,整体上是从中心向两翼递减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90.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such as DDT and DDE have been detected in the surface 0.2 m of Vertisols in the lower Namoi Valley of north wester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even though they have not been applied to crops since 1982. However, their presence in the deeper soil horizons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OCPs were present to a depth of 1.2 m in Vertisols under irrigated cotton farming systems in the lower Namoi Valley of New South Wales. Soil was sampled from the 0-1.2 m depths in three sites, viz. the Australian Cotton Research Institute, ACRI, near Narrabri (149°36′E, 30°12′S), and two cotton farms near Wee Waa (149°27′E, 30°13′S) and Merah North (149°18′E, 30°12′S) in norther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The OCPs detected and their metabolites were α-endosulfan, β-endosulfan, endosulfan sulphate, DDD, DDE, DDT and endrin. The metabolite DDE, a breakdown product of DDT, was the most persistent OCP in all depths analysed. Endosulfan sulphate was the second most persistent followed by endrin > α-endosulfan > β-endosulfan > DDT and DDD. DDT was sprayed extensively in the lower Namoi Valley up to the early 1980s and may explain the persistence of DDE in the majority of soil samples. Dicofol and Dieldrin, two OCPs previously undocumented in Vertisols were also detected. The movement of OCPs into the subsoil of Vertisols may occur when irrigation or rain transports soil colloids and organic matter via preferential flow systems into the deeper layers of a soil profile. Persistence of OCPs was closely correlated to soil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s. The persistence in soil of OCP’s applied to cotton crops grown more than two decades ago suggests that they could enter the food chain. Their presence at depths of 1.2 m suggests that they could move into groundwater that may eventually be used for domestic and stock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