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在同一种原煤上使用液体节煤固硫添加剂前、后锅炉废气的对比测试,分析了加入添加剂后锅炉排放废气中烟尘粒径、烟尘浓度、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等变化的原因及趋势。结果表明,在使用液体节煤固硫添加剂后,锅炉排放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浓度均有显著降低,氮氧化物浓度基本不变,排放烟尘粒径呈现由较大向较小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介绍了石灰湿式洗涤法脱硫的改进思路 ,通过采用三级串联喷淋、低液气比和投加防垢剂等办法 ,成功解决了设备管道结垢问题。实践表明 ,该法具有工艺简单、投资省、操作简便、运行费用低、脱硫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3.
利用软锰矿与微生物联合催化氧化烟气SO2.分别选取氧化亚铁硫杆菌(T. ferrooxidans菌)和锰氧化细菌,研究微生物对SO2-3的氧化性能和恢复体系中Mn(Ⅱ)和Fe(Ⅲ)的活性性能.采用紫外线诱变法,选育出了对SO2-3和Fe2+转化效率高T. ferrooxidans菌的优势菌株,对Fe2+的完全氧化时间缩短为约24 h.通过分析细菌与软锰矿联合催化氧化脱除SO2的脱硫效率变化、液相中SO2-3离子的变化,以及二者的关系,探讨了细菌在软锰矿脱硫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反应前后锰氧化细菌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Fe2+T. ferrooxidans菌共同存在时,T. ferrooxidans菌对SO32-的转化速率可达到0.015?3 g/(L·min),优于化学氧化.T. ferrooxidans菌和锰氧化菌联合软锰矿脱硫实验结果表明,细菌对软锰矿脱硫存在强化作用;锰氧化细菌促进脱硫存在适应期,T. ferrooxidans菌和锰氧化菌存在协同效应,微生物可以完成铁锰催化剂的再生循环.  相似文献   
54.
本研究提出了在我国研究利用冷却塔排放烟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介绍了利用冷却塔排放烟气的工艺流程及方法 ,分析了利用冷却塔排放烟气的特点及采用排烟冷却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5.
蒸汽锅炉烟气脱硫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桂霞  曹超 《环境工程》2000,18(3):32-33
简要介绍了工业锅炉房利用锅炉水中的碱性物质除去烟气中SO2 的经济方法。  相似文献   
56.
油母页岩干馏煤气脱硫工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页岩炼油厂生产工艺和二氧化硫的产生量,提出了煤气干法和湿法脱硫工艺,并对这两种工艺在原理和适用性方面进行了对比,认为湿法脱硫更适合于该厂的实际情况,经对湿法脱硫的投资费用进行的估算结果显示,该厂采用湿法脱硫技术将会带来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喷雾吸 脱硫装置的技术特点,对国内外脱硫装置的技术经济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适于我国实际情况的脱硫装置的开发,研制方向。  相似文献   
58.
喷雾脱硫时拐形流道内烟气与水雾间传热传质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在冷态的基础上 ,就单拐形流道内烟气与水雾间传热传质过程进行理论及实验研究。理论上考虑了水雾相的作用 ,提出了对烟气动量方程的修正模型。对拐形流道内烟气单相传热与流动 ,采用K ε湍流模型。两相流动采用两相分离流模型 ,由Lagrange方法求解 ;实验中 ,通过调节多种工况参数 ,结合理论计算最终得出了对烟气脱硫及分离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湿法、干湿结合法、干法3种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对其做了综合分析,结合国情提出了重点推广湿法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60.
以甘肃临泽产凹凸棒黏土(以下简称凹土)为原料制备吸附剂,对120#溶剂油进行脱硫实验,同时采用脱硫率、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以临泽凹土为原料制备吸附剂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时间3.0h、焙烧温度350℃、未精制吸附剂质量和溶剂油体积的比值1∶5 g/mL、脱硫时间75 min.按此最佳条件制备吸附剂,可将120#溶剂油含硫量由424 μg/g降至213 μg/g.脱硫率可以达到49.8%.(2)经过XRD及IR分析,120 #溶剂油中的硫被脱除后在吸附剂中以硫醚和CaS的形式存在.用浸渍法制备的吸附剂达到了一定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