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江苏某典型正规电子废弃物拆解厂为研究对象,在实测排放源数据的基础上,采用Calpuff大气扩散模式模拟其排放的多溴联苯醚(PBDEs)和重金属Pb、Cd大气浓度的区域与局部空间分布,进而对所排放PBDEs、Pb和Cd导致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气象条件最为不利的情景下,污染物在东北、西南方向污染物扩散行为显著.PBDEs、Pb和Cd在区域空间范围的大气浓度最大值分别为3×10~(-6)、8.6×10~(-5)和3.6×10~(-6)μg·m~(-3),而局部范围的浓度则会高出一个数量级;其中BDE-209对于PBDEs的大气浓度贡献可达77%.在局部范围内,以HQ表达的PBDEs和Pb健康风险数值均在10~(-3)以下,非致癌健康风险极低;BDE-209和Cd的终生致癌风险最大值为1.10×10~(-12)与6.32×10~(-7),致癌风险可以忽略.该评估表明,正规操作的电子废弃物拆解厂的大气污染物不会对公共健康造成不可控风险.  相似文献   
52.
针对近年我国频繁出台的电子废物回收处理产业政策,系统论述了其发展脉络,并从循环经济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电子废物产业发展的主体思路,同时还对我国电子废物回收处理产业发展机遇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如何稳定企业的电子废物来源、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进行建议性分析。  相似文献   
53.
The electronic waste (e-waste) is increasingly flooding Asia,especially China.E-waste could precipitate a growing volume of toxic input to the local environment if it was not handed properly.This makes the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from electronics an essentially important task for the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and the end-of-life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products.This study presented a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n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typical electronics.Two types of disposed mobile...  相似文献   
54.
多溴联苯醚在电子废弃物拆卸地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陈社军  田密  罗勇  林镇  罗孝俊  麦碧娴 《环境科学》2010,31(12):3088-309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采自清远电子废弃物拆卸地水库钻孔沉积物中的多溴联苯(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进行了分析,调查其在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PBDEs在所有的样品中均检出,含量为0.43~141 ng/g,平均为9.26 ng/g.PBDEs在下层(16 cm以下)沉积物中含量较低、变化很小(0.43~2.30 ng/g),但在上层沉积物中含量明显增加(2.90~141 ng/g),反映了当地电子废弃物拆卸活动的影响;3种工业源的PBDEs,即五溴、八溴和十溴PBDEs,表现出相似的垂向分布趋势,说明其来源的一致性.其中,十溴PBDEs是最主要的PBDEs,平均占所有PBDEs的79.6%,其次是五溴PBDEs(14.7%),而八溴PBDEs所占比例最低(5.69%).3种PBDEs的组成模式显示,它们与相应的工业品PBDEs组成都有一定差异,可能因其降解行为不同所致.一些PBDE的同族体组成在沉积钻孔的垂直变化也进一步说明高溴代PBDE在沉积物的埋藏期间可能发生了降解,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5.
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是一系统问题,除电子废弃物收集计划与物流、政策措施外,电子废弃物资源流程结构的建立和资源回收技术是保证。全面分析了电子垃圾中的资源结构,论述了从电子废物中回收材料的各种可行方法,尤其是从电子废物中回收玻璃、塑料和金属的各种再循环技术。如玻璃,讨论了从玻璃—玻璃和从玻璃—铅的再循环技术;如塑料,分析了化学再循环、机械再循环和热量再循环方法;如金属,讨论了铜、铅,以及贵重金属如银、金、铂和钯的回收过程与程序,最后对生物技术在电子垃圾金属回收中的应用这一环境友好的新技术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56.
电子垃圾拆解对台州氯代/溴代二噁英浓度和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垃圾拆解会导致有毒有害污染物向大气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产生。为了解电子垃圾拆解及废旧金属再生活动对拆解地及邻近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对台州峰江金属再生园区附近及对照区路桥市区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氯代二噁英(PCDD/Fs)、溴代二噁英(PBDD/Fs)的含量、同系物组成及气/固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了PCDD/Fs和PBDD/Fs的可能来源。结果显示,金属再生园区冬季采样期间17种2,3,7,8-PCDD/Fs和8种2,3,7,8-PBDD/F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12.2 pg·m-3和17.6 pg·m-3,夏季采样期间的平均浓度分别为84.5 pg·m-3和5.4 pg·m-3,均显著高于对照点。夏季采样期间对照点处于再生园区的下风向,其二噁英浓度高于冬季,说明其受到了金属再生园区的明显影响。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塑料焚烧是金属再生活动中氯代和溴代二噁英的主要来源。初步的暴露风险评价表明,金属再生园区附近居民每日摄入的二噁英含量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人体每日耐受量(1~4 pg W-TEQ·kg-1·d-1)。上述研究结果为规范电子垃圾拆解活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7.
采用生物淋滤法处理电子垃圾焚烧迹地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土壤。所用氧化亚铁硫杆菌是从矿坑废水中通过一系列培养、分离和纯化得到。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淋滤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土壤中重金属Cu、Ph和Zn,去除率的大小顺序为Zn〉Cu〉Pb;采用五步连续提取法分析处理前后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通过氧化亚铁硫杆菌处理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以促使易移动的重金属结合态的溶解(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并使难移动的重金属结合态向易移动的重金属结合态转变。  相似文献   
58.
采用生物淋滤法处理电子垃圾焚烧迹地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土壤。所用氧化亚铁硫杆菌是从矿坑废水中通过一系列培养、分离和纯化得到。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淋滤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土壤中重金属Cu、Pb和Zn,去除率的大小顺序为Zn>Cu>Pb;采用五步连续提取法分析处理前后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通过氧化亚铁硫杆菌处理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以促使易移动的重金属结合态的溶解(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并使难移动的重金属结合态向易移动的重金属结合态转变。  相似文献   
59.
中国电子废物回收处理体系的生态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态效率分析方法,以废弃台式电脑电源为例,对电子废物回收处理体系的2种不同策略进行模拟与比较,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废物回收处理模式。其中环境效应的评价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经济价值采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以人力收集与人工拆解、元件再利用为特点的电子废物回收处理策略的生态效率要优于以机动车辆运输与破碎、分选处理相结合的策略。从生命周期阶段看,人力收集运输相比机动车辆收集运输模式,并不存在明显优势。但在处理处置阶段,人工拆解与元件再利用的模式生态效率更高。综合考虑,建议在收集运输阶段应鼓励发展高效合理的机动车辆收集运输模式,在处理处置阶段应更多支持人工拆解与元件再利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60.
The cessation of production and replacement of cathode ray tube (CRT) displays with flat screen displays have resulted in the proliferation of CRTs in the electronic waste (e-waste) recycle stream. However, due to the nature of the technology and presence of hazardous components such as lead, CRTs are the most challeng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to recycle. In the State of Delaware it is due to this challenge and the resulting expense combined with the large quantities of CRTs in the recycle stream that electronic recyclers now charge to accept Delaware’s e-waste.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hat the Delaware Solid Waste Authority (DSWA) understand future quantities of CRTs entering the waste stream.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assessment of CRT obsolescence in the State of Delaware. A prediction model was created utilizing publicized sales data, a variety of lifespan data as well as historic Delaware CRT collection rates. Both a deterministic and a probabilistic approach using Monte Carlo Simulation (MCS) were performed to forecast rates of CRT obsolescence to be anticipated in the State of Delawar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eak of CRT obsolescence in Delaware has already passed, although CRTs are anticipated to enter the waste stream likely until 20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