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75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太湖梅梁湾水体实测结果表明 :在水体表面 ,UV -C的强度较小 ,只有 10 -5μE·m-2 ·s-1数量级 ;UV -B的强度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呈现递增的趋势 ;UV -A的强度较强 ,达 10 -2 μE·m-2 ·s-1数量级 ,并且在水体中衰减较快 ,衰减系数 (Kd)可以达到 12 .5m-1。可见光在水体中Kd 可达 8.2m-1。在水下 0 .5m处 ,紫外线不足表面光强的 1% ,可见光是表面光强的 2 0 %左右。初级生产力在表面相对较小 ,在水下 0 .2m处最大 ,且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少 ;在水体中直接测定发现 ,0 .2m处溶解氧值较高。初级生产力的这种分布是水体中紫外光与可见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2.
人工甜味剂(ASs)作为一类新兴污染物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水体中被广泛检出,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糖精(SAC)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紫外/过氧化氢(UV/H2O2)和UV/过硫酸盐(PS)两种高级氧化工艺(AOPs)降解SAC的动力学、影响因素、矿化率、转化产物和降解机制.结果表明:单独的UV、PS和H2O2对SAC的去除效果有限(去除率<5%),UV/H2O2和UV/PS工艺对SAC的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99%)且降解符合伪一阶动力学,速率分别为0.38 min-1和0.09 min-1.降低溶液pH值、增大PS浓度均可促进SAC降解;但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SAC降解效率先增加后减小.相比UV/PS工艺,UV/H2O2工艺降解SAC的矿化率更高(可达43%).产物鉴定结果表明,两种UV-AOPs氧化降解SAC均会生成开环产物,表明反应会破坏SAC分子中的N—S结构.此外,UV/H2O2工艺更易生成羟基化产物,二聚体产物仅在UV/PS工艺中被检测到.  相似文献   
73.
目的估算敦煌地区太阳紫外辐射量,为高分子材料及产品在该地区的老化试验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6年敦煌试验站紫外辐射和总辐射的实测数据,讨论紫总百分比的计算方法、日出日落初期紫总百分比的处理,采用方差分析研究敦煌紫总百分比随季节、时段的变化特征,给出敦煌地区四季及全年的紫总百分比平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日出日落初期,紫总百分比很大,计算方法、异常数据的判定与处理对紫总百分比的计算结果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太阳高度角较小是导致敦煌不同时段太阳紫总百分比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夏季降雨较多是敦煌不同季节太阳紫总百分比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结论日出日落初期紫总百分比应作为异常数据剔除,冬季紫总百分比最高、夏季最低,春秋二季相近,介于冬、夏季之间,中下午时段的紫总百分比高于上午和傍晚。敦煌地区紫总百分比年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5.5%、1.3%。  相似文献   
74.
节球藻毒素的紫外光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节球藻毒素(NOD)光解处理的最佳光源及反应条件,利用自制光反应装置研究了NOD在暗反应、可见光、暗反应+TiO_2、可见光+TiO_2及单独紫外光(UVA、UVB、UVC)处理下的去除效果,继而选择UVC作为最佳光源进行后续实验,探讨NOD初始浓度、温度、p H和光强对NOD去除效果的影响及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暗反应、可见光、可见光+TiO_2的组合、UVA和UVB均对NOD无显著去除作用,最高去除率约为20%;UVC处理可以快速去除水中NOD,其去除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UVC处理时,pH对NOD的去除无显著影响;温度升高,NOD去除率缓慢增大,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初始浓度越大,NOD去除率越低;光强增大,NOD去除率快速升高,但到达一定临界值后保持稳定状态.3种因素对UVC去除NOD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光强时间温度.光强318μW·cm~(-2)、p H=7、温度30℃、反应时间4 h为最佳处理条件,此时NOD去除率最高,初始浓度为0.1μg·m L~(-1)的NOD几乎被完全去除,残留浓度低于WHO及我国规定的藻毒素含量限值.研究表明,UVC光解NOD安全高效,是一种非常理想的NOD去除方法.  相似文献   
75.
吸附-混凝-紫外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医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吸附—混凝—紫外光催化氧化法对医药废水进行处理。在废水pH为6.8、聚合氯化铝(PAC)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的和量分别为400和12mg/L条件下,废水COD、色度去除率分别为37.8%、72.7%;在废水(混凝处理后)pH为3、分3次加入H2O2(投加量为2.5g/L)条件下,紫外光照射6h后,废水COD、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7.6%、100%。用该法处理后的医药废水,其COD、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9.1%、100%,出水水质达到医药行业废水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6.
通过静态间歇试验,对紫外光照下水中无机氮的转化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有机物在反应过程中对亚硝氮生成的促进作用,分类比较了不同有机物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下,氨氮不能转化为亚硝氮,硝氮可以转化为亚硝氮;有机物的投加可以促进亚硝氮的生成;不同有机物对亚硝氮形成的促进作用大小与有机物的还原性有关,还原性愈强,促进作用愈大;有机物促进作用大小的顺序如下:相同碳链醇>醛>酸>酮、官能团愈多促进作用愈大,相同官能团碳链愈长促进作用愈大.  相似文献   
77.
侯筠 《环境科学》1991,12(4):90-93
本课题对模拟废水中RDX在紫外光和氧化剂等作用下的光化学降解情况进行了研究.运用正交设计法来安排实验,获得了废水的酸碱度、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的投加量、紫外光照射的时间等RDX降解的最佳条件.自行设计了光化学降解装置.在最佳条件下对RDX模拟废水进行光化学处理,并利用721分光光度计以及TOC-500测试仪对实验结果进行鉴定,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8.
微波紫外协同降解染料活性艳红X-3B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微波激发的无极紫外灯应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考察了反应过程中染料废水脱色率、TOC去除率、溶液pH以及反应前后染料废水高效液相色谱图的变化情况。染料活性艳红X-3B经无极紫外光处理110min后,脱色率达96%,TOC去除率达66%,降解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微波或普通紫外灯的降解效果总和,溶液pH先降低后缓慢升高。  相似文献   
79.
长波紫外线对M13mp2噬菌体的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型大肠菌CSH50及mutM缺陷的大肠菌MF67为宿主,检测了长波紫外线(UVA)对M13mp2噬菌体单链DNAlacZα基因区域的致突变能力。结果显示,UVA照射可引起噬菌体lacZα基因区域的突变,在mutM缺陷的宿主中,UVA照射的致突变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了抗氧化剂甘露醇对UVA照射致突变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0.1mol/L的甘露醇可以部分拮抗UVA的致突变作用。说明UVA照射具有致突变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DNA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0.
以钛箔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及浸渍-烘焙-煅烧法制备了负载型TiO2薄膜,并进行了SEM,EDS,XRD表征。探讨了TiO2薄膜对气态偏二甲肼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并对比研究了不同紫外光源、不同初始浓度对气态偏二甲肼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O2均匀负载在钛箔上且为多孔状的薄膜;偏二甲肼质量浓度为877 mg/m3时,反应17 min后偏二甲肼的降解率为99.99%,500 mg/m3时反应60 min后偏二甲肼的矿化率达到41.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