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造纸黑液制备球形阳离子木质素吸附树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明华  邹锦光  洪树楠  曾振欧 《环境科学》2005,26(5):120-120-123
以造纸黑液中的碱木质素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制备球形阳离子木质素吸附树脂,并用扫描电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表征.第1步以造纸黑液中的碱木质素为原料,利用反相悬浮法制备球形木质素珠体,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以占木质素质量1.5%的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吐温80为分散剂(含量为木质素质量的3%),煤油为分散相,O/W相比为3∶1,反应温度为90℃,搅拌速度为200r/min,反应时间1h为球形木质素珠体制备的最佳条件.第2步利用丙烯酰胺对球形木质素珠体接枝,得出以H2O2/Fe2+为引发剂,丙烯酰胺浓度为0.72mol/L,室温反应2h为接枝的适宜条件,在此条件下可得到离子交换容量为1.6405mmol/g的阳离子木质素吸附树脂.  相似文献   
42.
重金属致毒的化学机理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结合Pb(Ⅱ)对Ca(Ⅱ)生理活性的抗拮,取代金属对锌酶活性的影响,以及Hg(Ⅱ)和Pb(Ⅱ)对巯基(—SH)的亲合而致毒等实例,论述了分子水平上的金属致毒机理中,生物大分子配体的特殊结构与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Nafion交换剂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废水中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Nafion交换剂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废水中的Cr(Ⅲ)和Cr(Ⅵ),富集底液选用0.01mol NaAc-HAc缓冲液(pH=4.5),测定线性范围为5—100ng/ml,回收率在92—106%之间。对含Cr(Ⅲ)量为25ng/ml试样溶液进行十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5.9%,特征浓度为2.4ng/ml Cr(Ⅲ),十多种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44.
土壤酸沉降缓冲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选取南方主要酸沉降区土壤作模拟酸雨淋溶实验,分析在酸雨作用下各土壤盐基离子的淋溶特性,硅、铝元素的释放规律及淋出液的 pH值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土壤酸沉降的缓冲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5.
克百威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TiO2光催化技术对克百威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并系统地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溶液初始pH值,底物浓度,活性氧物种和各种阴阳离子对其降解动力学的影响.用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对克百威的光催化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克百威在弱碱性条件下降解速率最快,×OH对克百威降解贡献比约为93.4%,h+和其他ROSs的贡献则相对较小.而水溶液中的阴离子BrO3-和S2O82-对克百威的光催化降解有促进作用,I-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水溶液中的K+,Ca2+,Na+,Mg2+和Cu2+等金属阳离子对克百威的降解也均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6.
为明晰土壤酸度与团聚体交换性酸对植茶年限的响应特征,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植茶16、23、31和53 a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植茶年限对土壤酸度及其团聚体交换性酸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土壤pH逐渐降低,交换性氢、交换性铝和交换性酸含量均呈升高的趋势.各植茶年限土壤0~20 cm土层pH均低于>20~40 cm土层,而交换性氢、交换性铝和交换性酸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且交换性氢含量在植茶23 a后的增幅可达21.29%. ②土壤交换性氢、交换性铝和交换性酸含量均随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而升高,各粒径团聚体交换性氢、交换性铝和交换性酸含量随植茶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升高. ③各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交换性氢的分配比例均远低于交换性铝.随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各植茶年限交换性氢的分配比例均呈升高的趋势,而交换性铝的分配比例则呈降低趋势. 0~20 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交换性氢的分配比例均以植茶53 a时较高,为17.97%~19.69%;>20~40 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交换性氢的分配比例以植茶16 a时较高,为19.51%~22.77%,而各粒径团聚体交换性铝的分配比例则呈相反的趋势.研究显示,长期植茶会导致土壤酸化,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土壤pH逐渐降低,交换性氢、交换性铝和交换性酸含量均升高,不同粒径团聚体对交换性酸的保持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7.
选用美国戴安公司ICS-1000型离子色谱;IonPacCG12A分离柱;CSRS3004mm抑制器;对环境水样中氨氮指标进行检验并与纳氏试剂光度法做比较以分析其可行性。经实测分析结果看离子色谱法的线性相关性能够满足分析要求,环境标准平行双样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质控分析要求范围之内;各个样品加标回收率均在要求控制范围之内;与钠氏试剂光度法测定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本方法线性范围广,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尤其更适用于大批样品多项目的测定。  相似文献   
48.
北京市中心城区道路尘土中铂族元素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北京市中心城区铂族元素(PGEs)的污染状况,于2009年12月采集了二环道路尘土样品.样品经王水消解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道路尘土中PGEs的含量.结果表明,二环道路尘土中,Pd的含量为17.40~458.75 ng.g-1(平均值为126.66 ng.g-1),Pt的含量为10.04~182.89 ng.g-1(平均值为65.25ng.g-1),Rh的含量为4.00~68.04 ng.g-1(平均值为22.67 ng.g-1).与国内外其它城市相比,Pt含量偏低,Pd和Rh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总体而言,近几年道路尘土中Pd含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升高.中心城区的PGEs平均含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西二环≈东二环>北二环>南二环,主要受机动车流量控制.不同粒径的道路尘土中PGEs含量不同,0.125~0.25 mm粒径范围内尘土中的PGEs含量最高,而粒径<0.063 mm的尘土中PGEs含量较低.采用粒径<0.063 mm尘土中的PGEs含量来评价整个道路尘土中的PGEs含量容易导致结果偏低,从而低估其在环境的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49.
用长碳链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膨润土,研究其对典型液态有机物(苯、氯苯、硝基苯、柴油)的截留性能及作用机制,并进行了中试规模的模拟应急处置试验.改性膨润土对液态有机物的单位截留量(2.83~9.01 g.g-1)明显高于常规截留剂(0.28~1.17 g.g-1).表面活性剂的性质、添加量及有机物本身的黏度是影响改性膨润土对液态有机物截留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为改性剂且其添加量为100%CEC的改性膨润土的截留性能最佳.在液态有机物泄漏模拟处置中,改性膨润土应急截留装置可在短时间内(30 min)完成对液态有机物90%以上的就地截留.研究表明改性膨润土截留液态有机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表面活性剂的改性处理增强了改性膨润土的疏水性,并增大了其层间距,从而提高了其对液态有机物的截留性能.  相似文献   
50.
盐基离子随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的迁移成为森林元素输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迁移过程中,冠层淋溶、树干冲刷等改变了盐基离子含量,而不同林型的林冠特征、树皮性质等存在差异,因此盐基离子含量在不同林型中可能存在差异对米槠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穿透雨、树干茎流进行为期4年的监测,对比研究4种盐基离子(K+、Ca2+、Na+、Mg2+)浓度和输入量的动态特征.结果显示:(1)米槠次生林树干茎流Ca2+、Mg2+浓度显著低于杉木人工林而K+浓度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穿透雨除Na+浓度外均为米槠次生林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Na+浓度林型差异不显著.(2)两种林型盐基离子季节动态变化基本一致,在雨季旱季各有一个峰值,雨季浓度普遍低于旱季.米槠次生林盐基离子浓度稳定性普遍高于杉木人工林.(3)分析盐基离子浓度与降雨强度的关系发现:Ca2+、K+、Mg2+浓度随雨量级的增加而降低,Na+浓度随雨量级的增加而增加.(4)观测期间米槠次生林穿透雨累计输入Ca2+、K+、Mg2+和Na+总量分别为47.97、35.17、7.15和12.94 kg/hm2,树干茎流累计输入Ca2+、K+、Mg2+和Na+总量分别为11.38、6.21、1.54和3.00 kg/hm2;杉木人工林穿透雨累计输入Ca2+、K+、Mg2+和Na+总量分别为47.24、26.63、6.43和11.55 kg/hm2,树干茎流累计输入Ca2+、K+、Mg2+和Na+总量分别为4.11、1.20、0.50和0.83 kg/hm2.米槠次生林的林内雨盐基离子输入量大于杉木人工林.总体而言,米槠次生林比杉木人工林有更高的养分输入,能更好地维持生态系统养分的供应;上述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森林物质随水文过程的流动,可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一定科学基础数据.(图6表1参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