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文章研究了在同一样品溶液中连续测定亚铁和总铁的分析方法,对同一标准样品溶液和实际样品进行了单独测定亚铁和总铁含量的实验,同时在完成亚铁含量测定后加入试剂,进行了总铁含量的连续测定,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对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单独和连续测定的总铁含量数据无显著性差异,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2.
目的获取典型钢铁材料在黄河三门峡水库中长期暴露的腐蚀结果和腐蚀行为。方法采用暴露腐蚀试验,将1种碳钢、3种低合金钢和3种不锈钢材料在三门峡水库中暴露1,2,5,8 a,用金相显微镜测量各材料的点蚀深度,观察腐蚀形貌,并计算其腐蚀速率。结果在三门峡水库中暴露8 a,碳钢和低合金钢的腐蚀行为基本相同,4种钢暴露1 a的平均腐蚀速度接近,为0.047~0.050 mm/a,暴露1~8 a,Q235B的平均腐蚀速度为0.040 mm/a,X70,X80和D36钢的平均腐蚀速度与Q235B相差不大,分别为0.039,0.034,0.037 mm/a。暴露1 a后,0Cr13表面有蚀点,最大点蚀深度为0.010 mm,暴露8 a后,0Cr13试样的边角、钻孔处出现溃烂、穿孔。暴露8 a后,304和316L的最大点蚀深度均小于0.1 mm。结论 Q235B,X70,X80,D36在黄河三门峡水库中的腐蚀行为基本相同,它们在第1年的腐蚀速度较大,暴露1 a后腐蚀速度略有降低。0Cr13腐蚀严重,暴露8 a,发生腐蚀溃烂、穿孔现象。304和316L在三门峡水库中有很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弄清金属材料在天然河水中的腐蚀电位变化规律,获得它们的腐蚀电位序。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多通道电位自动采集装置,测试金属材料在武汉长江水中的腐蚀电位。结果获得了24种金属材料在天然河水中的腐蚀电位-时间曲线及腐蚀电位序图谱。结论金属材料在天然河水中初期腐蚀电位变化较快,同种类金属腐蚀电位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腐蚀电位变化规律不同;金属材料在天然河水中的稳定腐蚀电位从低到高大致为镁阳极、纯锌、铝合金、铸铁、碳钢、低合金钢、铜合金和不锈钢。  相似文献   
54.
刘颖  郭依玮  乔俊莲  孙远奎 《环境科学》2022,43(8):4146-4153
利用Fe2+活化过二硫酸盐(PDS)产生SO4-·等高活性氧化物种是去除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方法.然而该方法通常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获得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限制了Fe2+/PDS体系的实际应用.为此,分别从不同pH条件下Fe2+活化PDS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能、活性氧化物的种类和氧气的影响等角度,系统分析了中碱性条件下Fe2+/PDS体系难以氧化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不同pH条件下Fe2+/PDS体系中均有SO4-·和Fe (Ⅳ)的生成;中碱性条件下溶解氧可与PDS竞争Fe2+,但此时仍有可观的PDS (37.6%~100%)得到了活化且排除氧气并不能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改变Fe2+的投量发现,过量的Fe2+会显著降低Fe2+/PDS体系对卡马西平的去除率,这表明过量的Fe2+对活性氧化物种是无谓消耗,是导致中碱性条件下Fe2+/PDS体系除污效能降低的重要原因.鉴于此,进一步探讨了零价铁或硫化零价铁替代Fe2+活化PDS去除污染物的可行性,并利用同步辐射技术分析了零价铁的腐蚀情况.结果为中碱性条件下PDS的有效活化和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5.
利用沼渣和硫酸亚铁对含铬土壤进行共处置,在初步优化处置工艺参数后对共处置的协同效应进行验证,并通过XPS分析和微生物群落分析揭示了协同效用机理.结果表明,沼渣和硫酸亚铁共处置含铬土壤可实现土壤Cr (VI)含量低至未检出(检出限0.2mg/kg),优于硫酸亚铁处置法.共处置还原速率高于沼渣单独处置.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共处置组别细菌群落丰度与多样性高于沼渣单独处置,共处置土壤铬还原菌的相对丰度明显提高.此外,共处置组别内铁还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相对丰度也显著提升.通过XPS分析,共处置后的土壤中存在Fe (Ⅱ)、亚硫酸盐和硫化物,结合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证实了铁和硫催化微生物还原六价铬过程.本研究为低碳型高浓度Cr (VI)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6.
两段式还原工艺处理铬渣的生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焦亚硫酸钠和硫酸亚铁将铬渣中的六价铬进行两次溶出和两次还原,解毒后铬渣中总铬含量≤1.5 mg/L,六价铬含量≤0.5mg/L,远远低于HJ/T 301—2007《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暂行)》铬渣以一般工业固废进行固化填埋标准浓度值。该工艺技术解毒彻底,无返铬现象,过程简单,处理成本低,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7.
Different dosages of ferrous chloride and ferric chloride were added to digestors separately, and the volumes of methane and hydrogen sulphide contained in the digestor gas (biogas) were monitored. It was noted that the effects of adding of 16, 18 and 32 kg ferrous chloride/ tonne volatile solids, and 16 and 18 kg ferric chloride/tonne volatile solids were similarly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the hydrogen sulphide levels.

According to an average amount of undigested sludge (primary sludge mixed with surplus activated sludge) of 41 tonne volatile solids produced each day during the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in Shatin sewage treatment works, and the required dosage of 16 kg ferric chloride/ tonne volatile solids, the amount of iron salts required should be 656 kg/day or 3.3 mg/L for the actual application, based on an average sewage flow of 200,000 m3/day.  相似文献   
58.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是了解大气污染特征和控制对策的前提。根据排放因子方法,建立了2018年西宁市金属(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M2.5、PM10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清单,并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和清单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M2.5、PM10的总排放量分别是4.88×103、8.37×103 t;该行业对PM2.5、PM10排放量贡献率最大的是城北区,分别为58.36%、49.6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M2.5、PM10的总排放量分别是1.85×103、2.78×103 t,该行业对PM2.5、PM10贡献率最大的是大通县,分别为53.51%、56.9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对PM2.5、PM10贡献率最大的产业是粗钢产业,贡献率分别是38.41%、30.2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对PM2.5、PM10贡献率最大的是铝行业,贡献率分别是97.33%和98.01%。2个行业PM2.5和PM10的排放受月份影响较小,一天中09:00—18:00是排放高峰期。蒙特卡罗法模拟结果表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95%置信区间的不确定性较高,PM2.5和PM10的不确定性分别为-59.33%~58.55%和-47.51%~47.28%。  相似文献   
59.
采用次氯酸钠(NaClO)与亚铁(Fe(II))结合处理污泥以提高污泥破解和脱水效能,考察了NaClO和Fe(II)投加量的影响,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污泥中胞外聚合物质(EPS)的迁移转化,确定NaClO和Fe(II)对污泥脱水和破解的机制.试验结果表明,NaClO和Fe(II)投加量(以干泥固体计)分别为44 mg·g-1和66 mg·g-1时,污泥毛细吸吮时间(CST)从原泥的112 s下降到66.3 s.同时,NaClO/Fe(II)处理污泥能够使上清液中化学需氧量(COD)显著升高,并使污泥中紧密束缚型EPS(TB-EPS)和松散束缚型EPS(LB-EPS)转化成溶解性EPS(S-EPS),导致S-EPS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升高,而LB-EPS和TB-EPS的DOC含量降低.此外,NaClO/Fe(II)还能使污泥中有机物质矿化,使3种EPS中蛋白质类和腐殖酸类物质减少.NaClO和Fe(II)能够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强化污泥破解效果,利于污泥后续的处理处置.  相似文献   
60.
利用FZC-1化学清洗剂防止硫化亚铁自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化工生产装置发生硫化亚铁自燃的危害性,比较了目前防止硫化亚铁自燃的几种方法,介绍了FZC-1硫化亚铁化学清洗剂的性能特点及在扬子石化加氢裂化装置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FZC-1硫化亚铁化学清洗剂对防止硫化亚铁自燃效果明显,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